人民網評: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麵高質量發展
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印發了《“十四五”全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的總體(ti) 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舉(ju) 措,對於(yu) 促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轉型升級、加快全產(chan) 業(ye) 鏈強化農(nong) 機裝備研發製造和推廣應用、更好支撐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農(nong) 機一響,種地不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進入快車道。全國農(nong) 機總動力達到10.56億(yi) 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長17%;創建614個(ge) 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基於(yu) 北鬥、5G的無人駕駛農(nong) 機、植保無人飛機等智能農(nong) 機進軍(jun) 生產(chan) 一線;新增農(nong) 機合作社1.9萬(wan) 個(ge) ,農(nong) 機服務組織達到19.5萬(wan) 個(ge) ……一個(ge) 個(ge) 跳動的數字,是提升,是創新,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nong) 民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和農(nong) 機裝備發展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農(nong) 機產(chan) 品研發製造薄弱、農(nong) 業(ye) 機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務有待提升、部分領域或環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等短板弱項依然明顯。《規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亟待解決(jue) 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舉(ju) 措,部署了25項重點工作、重要項目和行動計劃。從(cong) 東(dong) 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到設施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創建,再到丘陵山區農(nong) 田宜機化改造等重要任務進行細化落實,《規劃》既立足當下,也著眼長遠,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通過深化“科技”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的作用,推動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持續夯實農(nong) 業(ye) 安全基礎,保證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發展行穩致遠。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農(nong) 機總動力穩定在11億(yi) 千瓦左右,全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到2035年,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取得決(jue) 定性進展,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實現全過程機械化,機械化全程全麵和高質量支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格局基本形成。藍圖已經繪就,能不能實現《規劃》設定的各項目標,關(guan) 鍵要靠強有力的落實。一方麵,各地要抓緊落實,結合發展實際,製定可預期、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具體(ti) 實施方案,全力推進《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另一方麵,充分調動社會(hui) 各界支持農(nong) 業(ye) 機械化、關(guan) 心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搭建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平台,構建政府、社會(hui) 、市場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鉚足幹勁,不懈奮鬥,跑出農(nong) 業(ye) 機械化的“加速度”,推動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全麵高質量發展,才能讓每一寸土地在科技的推動下,都成為(wei) 豐(feng) 收的沃土,交上一張豐(feng) 收的答卷,繪就出新時代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