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沙地結出“致富果” 農戶收入上漲300%

發布時間:2022-01-12 14:02:00來源: 杭州日報

  “網商路網易園區,200斤;永金路北幹一苑,30斤……”早上10點,諶偉(wei) 一邊嘴裏念叨著,一邊滑動手機屏幕,規劃好路線,新的一天送貨之旅開始了。

  又是一年一度草莓季。過去這一個(ge) 多月裏,他一個(ge) 人開著貨車,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賣出了上萬(wan) 斤“沙地草莓”。

  諶偉(wei) 以前在城西做過“程序猿”,眼看種草莓收益越來越好,他也卷起袖子辭職回了江東(dong) 。像這樣的“莓農(nong) ”,在杭州錢塘區河莊街道新江村還有41戶。

  要知道,2022年也是新江村在沙地上種出草莓的第14個(ge) 年頭,“老實講,我們(men) 必須感謝小小的草莓,讓村裏農(nong) 戶的人均收入從(cong) 1.6萬(wan) 元增長到了現在的4.7萬(wan) 元,漲幅近300%,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新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伯祥感慨道。

  從(cong) 三個(ge) “臭皮匠”到一群“莓農(nong) ”

  一顆小小草莓讓整個(ge) 村子都嚐到了甜頭

  新江村不大,村域麵積不到2平方公裏,總人口2300餘(yu) 人——和周邊的其他村落一樣,地處錢塘江南岸的新江村也屬於(yu) 典型的圍墾地區,傳(chuan) 承著沙地人勤勞務實、拚搏創業(ye) 的奮鬥精神。

  “最早的一批居民來這裏生活的時候,因為(wei) 土壤原因,這裏水稻種下去收不起來,大家吃飯都成問題。”王伯祥介紹。

  麵對這樣一塊顆粒無收的鹽堿地,新江村的農(nong) 戶們(men) 卻並沒有垂頭喪(sang) 氣——灌水衝(chong) 洗、深耕土地、土壤改良,在他們(men) 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沙地土壤慢慢“熟化”,逐漸恢複了活力。

  正是這片質地疏鬆、顆粒粗糙,卻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沙地,又給新江村帶來了新的可能——草莓,就是在這個(ge) 時候“低調”登場的。

  周金棠、宋豐(feng) 平、孫建江這三位村民,是首批“吃螃蟹的人”。不過,那時他們(men) 三戶加起來的草莓種植麵積總共不到10畝(mu) 。“種草莓大家都沒學過,我是江對岸下沙姐夫那裏學來的,種子、種植技術都是他教我的。”周金棠回憶說。

  三個(ge) “臭皮匠”,頂個(ge) 諸葛亮。雖然種植麵積不大,但是新江村有史以來的第一撥草莓十分“爭(zheng) 氣”,收益也比較可觀。2008年,打新江村的第一顆草莓成熟開始,三家的草莓田邊就自發地來了很多“觀眾(zhong) ”,到第二年,草莓的種植版圖像漣漪一樣在沙地擴散。“為(wei) 什麽(me) 要這樣種”“什麽(me) 時候要施肥”……就在這樣你問我答的氛圍中,第二批的新江“莓農(nong) ”誕生了。

  和第一批投石問路的“莓農(nong) ”不同,這一批的種植戶本身就是村裏的種植大戶,他們(men) 的起點更高、魄力更大。

  榜樣效應一旦發酵,結果往往令人吃驚。近年來,新江村的草莓種植麵積逐年增加:2019年,200餘(yu) 畝(mu) ;2020年,380餘(yu) 畝(mu) ;2021年,更是猛增到600餘(yu) 畝(mu) ,“草莓經濟”總規模達2500餘(yu) 萬(wan) 元。

  從(cong) 種植零散化到草莓品牌化

  村企聯動擦亮沙地草莓“金名片”

  新江“莓農(nong) ”的共富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草莓抗病害能力弱,不耐運輸、不易儲(chu) 存,稍微不留神就會(hui) 爛掉,這就需要我們(men) 要在品種選擇、種植技術、運輸、儲(chu) 存等方麵動足腦筋。”諶偉(wei) 說。

  “草莓賽道”的競爭(zheng) ,也讓大家完全停不下來。身處競爭(zheng) 激烈的市場,新江草莓又將如何打響自己的品牌?開拓發展新模式,著眼長遠的布局必不可少。2021年年初,在河莊街道的牽頭下,新江村與(yu) 周圍5個(ge) 區域相近、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人文相親(qin) 、村情相仿的村一起,共同成立了“田城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黨(dang) 建聯盟品牌。

  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理念,“田城匯”品牌把6個(ge) 村劃分為(wei) 智慧漫居、田園品鮮、錢塘耕韻、圍墾聽潮4大板塊,同時開發了一條集觀光農(nong) 業(ye) 、遊憩休閑、健康養(yang) 生、農(nong) 耕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新江村的草莓基地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草莓的“技術攻關(guan) ”,更依賴專(zhuan) 業(ye) 機構。為(wei) 此,新江村與(yu) 浙江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積極開展草莓種植合作,提供15畝(mu) 大棚作為(wei) 草莓研發基地,由浙江省農(nong) 科院為(wei) 村裏現有的“章姬”“越秀白雪公主”等十多個(ge) 草莓品種提供培育和種植技術,在草莓育苗體(ti) 係、草莓新品種選育試驗推廣、草莓主要病害鑒定防控等方麵開展技術創新攻關(guan) 。

  就在上個(ge) 月,新江“莓農(nong) ”們(men) 又收到了一條好消息:新江村與(yu) 某水果銷售商簽訂購銷意向合同,在合作期間,該銷售商將主要負責種苗的選擇、產(chan) 品包裝、品牌營銷、農(nong) 旅體(ti) 驗等;新江村負責土地供給,合作社草莓基地的生產(chan) 與(yu) 管理工作,雙方將在基礎設施改造、草莓主要病害鑒定防控、品牌運作等方麵通力合作,擦亮新江草莓這塊“金名片”。

  “這些措施,都提高了我們(men) 草莓種植戶的信心,激勵我們(men) 種出更好的草莓。”諶偉(wei) 說。

  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2021年,新江村新引進草莓種植戶種植麵積達到120多畝(mu) ,老種植戶擴大的麵積達到100多畝(mu) ,兩(liang) 項數據均創曆年新高。

  打造錢塘草莓“第一村”——帶著這樣的願景,新江村的“莓”好生活越來越近。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