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學習先進典型 凝聚奮進力量】陽泉:“嵌入式”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發布時間:2022-01-14 14:04:00來源: 山西日報

  “李大爺,今天感覺怎麽(me) 樣?”1月11日,陽泉市城區陽坡堖社區養(yang) 老服務站,一大早,護工李健就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忙碌。收拾衛生、打流食、換衣服……

  70歲的李慶民老人腦梗導致偏癱,需要專(zhuan) 人陪護。兒(er) 子李健健在天津工作,兒(er) 媳趙瑤瑤在本市務工,如何照顧老人成了小兩(liang) 口的一大難題。

  陽坡堖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站建成,老人第一時間辦理入住手續。“這裏的工作人員對我都很好,兒(er) 媳婦經常過來看我。現在有人陪我聊天,生活有人照顧,年輕人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家門口的養(yang) 老院,滿足了李慶民老人的一應需求。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陽泉,受益於(yu) “15分鍾便民養(yang) 老圈”,幸福“夕陽紅”成為(wei) 山城一道美麗(li) 風景。

  養(yang) 老服務站:幸福就在家門口

  陽坡堖社區佳禾小區,程巧珍老人因腦梗塞行動不便,獨自在家又摔壞了腿。老伴去世,兒(er) 子尚未成家,困難顯而易見。兒(er) 子回家照顧,既讓年輕人丟(diu) 了自己的營生,自己的退休金又維持不了全家生活;兒(er) 子上班去,自己在家吃飯喝水都成了難題。情緒低落,老人頭發一夜白了大半。

  社區有了養(yang) 老服務站,老人第一時間搬了進去。“飯有人做、衣有人洗、病有人看,還有電視看,有周圍的老人陪著聊天解悶。”老人精神狀態越來越好,身體(ti) 狀況逐漸恢複,兒(er) 子也能安心工作了。

  陽坡堖社區養(yang) 老服務站是2020年全省30個(ge) 城市幸福養(yang) 老工程之一,也是陽泉第一個(ge) “嵌入式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項目。通過引進市民政局老年頤養(yang) 中心,開展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老服務運營。

  社區托養(yang) 開展生活護理、心理疏導、健康講座、法律援助、康複治療、用餐送餐、文體(ti) 娛樂(le) 等服務。同時,還能夠滿足社區老年人上門體(ti) 檢、打針輸液等需求,為(wei) 病後、術後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康複指導、精神慰藉、康複訓練、入戶照護等服務。

  電話下單,飯菜上門。家住佳禾小區13號樓的張雲(yun) 光和老伴胡淑媛,一個(ge) 93歲,一個(ge) 88歲,子女都在外地居住。老兩(liang) 口雖說身體(ti) 都還不錯,但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一日三餐確實也是個(ge) 難題。社區成立養(yang) 老服務站,每周派人早早地送上一周食譜,每天有人按時送上可口的飯菜,讓他們(men) 的晚年生活輕鬆了許多。

  “頤養(yang) 中心辦得好,服務熱情又周到,每日飯菜不重樣,營養(yang) 經濟都辦到……”前不久,張雲(yun) 光、胡淑媛、王巧英等老人為(wei) 陽坡堖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站送上了感謝信。“這個(ge) 養(yang) 老站就在家門口,既解決(jue) 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又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文體(ti) 服務,來這兒(er) 聊聊天、喝喝茶、唱唱戲、看看書(shu) ,大家都感覺日子過得很充實。”

  著眼於(yu) “老有所樂(le) ”,陽坡堖社區探索出了“醫養(yang) +文養(yang) ”為(wei) 老人服務新模式,整合轄區養(yang) 老服務站、衛生服務站、小區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公司、愛心企業(ye) 等資源,聯合駐地單位為(wei) 老年人提供健康講座、免費體(ti) 檢等服務,並建立了茶藝室、圖書(shu) 室、瑜伽室等,每天開展相關(guan) 文化活動,豐(feng) 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陽坡堖社區養(yang) 老服務站運營一年來,為(wei) 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5000餘(yu) 人次,長期包月送餐8人,助浴服務50餘(yu) 次,簽訂居家養(yang) 老服務協議4家,開展助潔服務52家,上門入戶宣傳(chuan) 養(yang) 老知識400家,免費義(yi) 診300多人次,有效解決(jue) 了社區老年人“養(yang) 老不離家”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前不久,陽泉市城區南煤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站正式啟動運營,這也成為(wei) 首個(ge) 超過1000平方米的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站。

  幸福工程:造福千家萬(wan) 戶

  午飯時刻,盂縣幸福匯養(yang) 老服務中心紅樓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92歲的老紅軍(jun) 張壽長笑著從(cong) 服務員手中接過餐盤,不時和前來就餐的老年人打招呼,他說:“這裏服務周到,能吃好喝好,還能天天和老相識們(men) 見見麵、聊聊天,心情暢快多了!”

  盂縣“幸福匯養(yang) 老服務中心”自2019年7月正式注冊(ce) 成立,為(wei) 136名8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用餐服務,同時按照“成本控製、程序透明、管理有序、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依托富春園社區、站前社區、橋溝社區、紅樓社區、錦隆社區等6個(ge) 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為(wei) 6萬(wan) 多名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陽泉市把城鎮社區養(yang) 老幸福工程列為(wei) 重點民生實事,按照“政府提供場所、財政給予補貼、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的總體(ti) 思路,先後建成3個(ge) 省級養(yang) 老幸福工程、15個(ge) 市級養(yang) 老幸福工程(社區老年餐桌),另外建成了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129個(ge) 、農(nong) 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39個(ge) ,為(wei) 廣大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日間照料、文體(ti) 娛樂(le) 、家政服務、身體(ti) 保健等溫馨、便捷的服務,打造沒有圍牆的養(yang) 老院,真正把貼心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實現“垂暮不離親(qin) ,養(yang) 老不離家”。

  晉東(dong) 一社區中區的李大爺,今年66周歲,沒有子女,自身還患有間歇性帕金森、糖尿病,愛人有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家庭日常生活還得靠比他們(men) 更年長的叔叔照顧。陽泉城區開展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項目,了解到李大爺家的情況,第一時間給老人配備了緊急呼叫設備,及時提供專(zhuan) 業(ye) 照顧。

  “有了這個(ge) 呼叫設備,一個(ge) 電話,就有誌願者上門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擦玻璃、收拾家庭衛生,隔三岔五還幫我們(men) 買(mai) 東(dong) 西,幫著做飯、洗碗、洗衣服、按摩、理發,定期還有醫護人員為(wei) 我們(men) 做身體(ti) 常規檢查,真的很感謝黨(dang) 和政府對我們(men) 這些生活困難老年人的關(guan) 愛,讓我們(men) 的晚年生活能過得這麽(me) 幸福!”李大爺激動地說。

  李大爺的晚年幸福生活得益於(yu) 陽泉市城區民政局開展的“醫養(yang) 相宜、康樂(le) 古稀”生活困難老年人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項目。這個(ge) 項目依托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組織陽泉市宜康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通過專(zhuan) 業(ye) 服務和資源整合,為(wei) 居住在城區60周歲以上低保家庭中有服務需求的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共計80人開展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健康管理、生活幫助、緊急援助、文體(ti) 娛樂(le) 、精神慰藉、喘息照料等專(zhuan) 業(ye) 化服務。

  幸福快車:暖心服務到身邊

  陽泉城區鴻龍灣社區,陳愛平老先生如今成了敬老愛老幸福快車投放點的常客。每天早上7時多,晨練歸來,在這裏買(mai) 好一日三餐的食材,開開心心提回家。“孩子們(men) 在外地,家裏就我和老伴。這些菜都是半成品,簡單炒一炒就行,麵條、饅頭、包子都很新鮮,早上來一趟,一天三頓飯就都解決(jue) 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飯是人的基本需求,解決(jue) 好老人的吃飯問題是養(yang) 老服務的首要任務。今年,陽泉市著眼於(yu) 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飲食需求,在城區、礦區、開發區、郊區啟動了“敬老愛老幸福快車進社區”項目,為(wei) 60歲以上的老年人精心提供低鹽餐、低脂餐、低嘌呤餐、方便快餐等多種套餐配送服務,解決(jue) 一些社區養(yang) 老設施不足的痛點,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敬老愛老幸福快車進社區”項目由陽泉城區鈺潭中央廚房食品加工園區負責運營,項目總投資5000萬(wan) 元,一期中央廚房建設項目總投資1500萬(wan) 元,采取“中央廚房+移動零售”新模式,由中央廚房集中采購、集約生產(chan) ,對所有進駐社區的“敬老愛老幸福快車”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取證、統一品牌、統一檢驗、統一配送,打造15分鍾養(yang) 老生活服務圈。

  在“敬老愛老幸福快車”推廣過程中,山西親(qin) 情緣養(yang) 老有限責任公司充分發揮家政服務、養(yang) 老培訓、居家照護等優(you) 勢,與(yu) 鈺潭中央廚房食品加工園區密切配合,在城區、礦區、開發區等的社區為(wei) 老年人宣傳(chuan) 健康養(yang) 生、居家照護等知識,累計為(wei) 28戶居家老年人送餐662次;為(wei) 36戶居家老年人理發40人次;為(wei) 居家老年人提供助潔服務237戶;家電清洗471戶;為(wei) 14戶居家老年人提供護理29人次。同時,他們(men) 以社區養(yang) 老設施為(wei) 平台,將生活照護、心理慰藉、助餐助購、家政服務等暖心服務送到了老年人身邊,用真情打造有溫度的養(yang) 老品牌。

  遠親(qin) 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在陽泉,“嵌入式”養(yang) 老在解決(jue) 老人生活難題的同時,相熟的人,相知的情,讓許多老人寂寞的晚年生活充滿了陽光。“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而這涓涓愛流又匯聚成幸福陽泉河流裏的美麗(li) 浪花、歡快之歌。(記者白雪峰)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