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交優異答卷 譜環保新篇

發布時間:2022-01-14 14:04:00來源: 山西日報

  全省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72.1%,PM2.5濃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30+”;地表水國控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71.3%以上,提前達“十四五”目標任務;萬(wan) 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下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數量創曆年最高……

  2021年,我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緊緊圍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深化“大環境”主業(ye) ,統籌“全生態”治理,協同推進減汙降碳,在紮牢汙染防治攻堅防線的基礎上,精準施策、科學施策,生態環境成績單亮眼,各項指標均有突破,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下好先手棋

  環境質量實現大提升

  這個(ge) 冬天,不少太原市民發現,重汙染天氣基本消失了,往年頻繁的重汙染天氣預警、企業(ye) 限產(chan) 、車輛限行的天數也是少之又少。這與(yu) 我省去年以來打好汙染防治主動仗、下好環境整治先手棋,牽引帶動環境質量實現大提升息息相關(guan) 。

  2021年,我省將生態環境改善需求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年初即組織實施散煤清潔化替代、工業(ye) 汙染深度治理等十項重點工程,並定期調度、強力推進,帶動環境質量鞏固提升行動深入開展,超額完成生態環境各項約束性指標。

  在空氣質量方麵,抓住汙染減排這一關(guan) 鍵,聚焦結構性汙染矛盾,製定空氣質量鞏固提升2021年行動計劃,開展“五個(ge) 再提升”和“五大專(zhuan) 項”工作;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ye) 治理力度,完成22家鋼鐵聯合企業(ye) 、11家焦化企業(ye) 和8家水泥企業(ye) 超低排放改造,新增清潔取暖改造99.31萬(wan) 戶,淘汰國三及以下標準營運柴油貨車20309輛;強化監測預警,采取提前減排措施,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2021年,全省空氣質量改善邁上新台階,PM2.5年均濃度達到39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30+”,實現曆史性突破;SO2年均濃度實現連續4年20%以上的改善幅度;11市NO2年均濃度首次全麵達標。

  在水環境質量方麵,堅持汙染減排與(yu) 生態擴容同時發力,紮實推進93項省級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和10項水汙染防治管控措施。圍繞減少入河汙染物排放,全麵溯源推進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新建成7個(ge) 工業(ye) 園區和23個(ge) 建製鎮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新開工建設636個(ge) 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年全省地表水國控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71.3%以上,提前達到“十四五”目標任務,劣Ⅴ類斷麵比例超額完成年度控製目標。

  在土壤汙染防治方麵,完成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行政驗收,紮實推進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強化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積極推進國家試點項目及我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持續開展危險廢物規劃環境管理評估,建立完善全口徑產(chan) 廢單位和經營管理單位清單,全省6404家單位完成管理計劃備案,較去年增加1095家;持續推進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補短板嚴(yan) 格落實“兩(liang) 個(ge) 100%”的要求,守牢疫情防控生態環境陣地。

  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

  減汙降碳協同增效

  萬(wan) 榮廟前斷麵國家監測站是汾河入黃的最後關(guan) 口,運城市生態環境局萬(wan) 榮分局局長薛鋒告訴記者,從(cong) 目前重點監測的5項水質數據來看,汾河去年實現了“一泓清水入黃河”。為(wei) 保證汾河水質穩定入黃,汾河入黃口生態修複保護工程正在緊張施工,車輛往來運輸渣土,工程有序進行。這項投資5.5億(yi) 元的工程利用汾河河灘建立人工生態濕地,降解水中有害元素,確保汾河國考斷麵水質達標。該項目已納入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景觀規劃(2020-2035年)》,未來可助力提升汾河水質、調蓄徑流洪水、涵養(yang) 地下水,打造鳥翔魚躍、人水和諧的濕地景觀帶。

  去年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設立黃河實驗室,開展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清廢行動”和尾礦庫環境治理,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運城示範區(河津先行區),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樣板。

  2021年,我省繼續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決(jue) 遏製“兩(liang) 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綠色低碳轉型。製定出台了《關(guan) 於(yu) 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關(guan) 於(yu) 嚴(yan) 格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環境管理的通知》,嚴(yan) 把生態環境準入關(guan) 。開展焦化行業(ye) 環境問題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推動焦化行業(ye)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並以此為(wei) 牽引帶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落實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專(zhuan) 班部署,完成達峰目標等核心指標測算。充分發揮碳市場機製減排作用,首批組織107家發電企業(ye) 參與(yu)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主動服務重大轉型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依法依規、高質高效完成集大原鐵路、運城機場改擴建、朔州機場等一批重點項目環評審批工作。2021年,我省萬(wan) 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下降。

  提升生態係統質量與(yu) 穩定性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在2021年10月份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上,我省創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陽城縣、安澤縣、平順縣和創建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沁水縣、蒲縣獲得表彰。

  去年以來,我省持續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以生態省建設為(wei) 抓手,對標“美麗(li) 中國”建設標準,持續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力度,2021年,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數量為(wei) 曆年之最。

  在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我省持續抓好“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生態治理,全麵提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承載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入冬以來,在侯馬市香邑湖,陸續有越冬南遷的天鵝“組團”在這裏中轉休息,它們(men) 有時在湖麵休憩,有時在天空嬉戲,市民們(men) 紛紛用手機記錄了它們(men) 美麗(li) 的身影。湖區景觀、天鵝與(yu) 人繪就成一幅和諧共融的生態美卷。

  去年以來,我省還以EOD模式推進石太高鐵沿線生態廊道建設,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治理新格局。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製定《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防範生態環境風險工作指南》,妥善應對處置25起突發環境事件。推動建成全國首個(ge) 省級環境汙染責任保險互聯網服務平台,有力推進汙染責任由政府買(mai) 單轉向由環境汙染損害責任主體(ti) 和第三方承擔的轉變。

  去年以來,全省生態環境係統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hui) 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積極築牢生態係統安全屏障,提升保障生態環境改善成果,譜寫(xie) 了山西生態環境的嶄新樂(le) 章。(記者程國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