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農村“金改”十年:點綠成金 賦能共富

發布時間:2022-01-14 15:27:00來源: 麗水日報

  從(cong) 一片山林抵押貸款,到用森林的碳排放指標質押貸款;從(cong) 要有人擔保才能貸款,到憑借信用等級就可隨貸隨還;從(cong) 常規的金融服務模式,到數字金融助農(nong) ……

  自2012年麗(li) 水深入開展農(nong) 村金融改革工作以來,麗(li) 水從(cong) 林權抵押貸款等金融改革切入,陸續推出“GEP生態價(jia) 值貸”“兩(liang) 山貸”“生態貸”等創新型貸款模式,並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改革試點市,金融惠農(nong) 支農(nong) 效應明顯。

  十年磨一劍。麗(li) 水農(nong) 村金融發揮了“點綠成金”的作用,成為(wei) 賦能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的“金鑰匙”。

  破冰——

  林權抵押貸款全國示範

  一張林權證,隨時可貸款。“我得到第一筆10萬(wan) 元的林權貸款後,開辦了一個(ge) 小型木材加工廠,三年賺了50萬(wan) 元!”麗(li) 水龍泉市花橋村村民馬上德說,“兩(liang) 年多來,我們(men) 村貸款230筆,總計1838萬(wan) 元。不少村民都通過林權抵押貸款致富。”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不僅(jin) 林地變成了抵押物,而且貸款隔日到賬。

  從(cong) “守著青山過窮日子”,到“活了林權、富了林農(nong) 、綠了群山”。林權抵押貸款讓林權證變成了“綠色信用卡”,讓農(nong) 民手中的山林資源變成實實在在的金融資本。

  麗(li) 水,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1.7%,有林地麵積2076.3萬(wan) 畝(mu) ,森林蓄積量近1億(yi) 立方米,素有“浙南林海”之稱。

  在這裏,林木就是百姓手中最大的資源。以每畝(mu) 山林價(jia) 值1000元計算,理論上能夠盤活的資產(chan) 總量超過210億(yi) 元。然而,受體(ti) 製機製以及發展觀念製約,一直以來這片綠色資產(chan) 長期沉睡。

  為(wei) 了讓“沉睡”的森林資源成為(wei) 可以變現的資產(chan) ,麗(li) 水在2006年就率先啟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從(cong) 製度建設、政策保障、信用環境等方麵率先探路。

  大膽探索,勇於(yu) 創新。麗(li) 水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實現行政村信用評級全覆蓋,自主研發農(nong) 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將全市農(nong) 戶信用信息納入數據庫。同時,推動財政貼息、風險補償(chang) 、業(ye) 務考核等政策措施到位,激發金融機構參與(yu) 積極性。

  麗(li) 水還根據林權抵押貸款的特點,推動建立中介機構,將前期林權確認、登記、變更、備案,收集和發布林權流轉交易供求情況、市場交易行情等相關(guan) 信息,組織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招標掛牌拍賣等交易工作以及資源資產(chan) 調查評價(jia) ,完善林權抵押的基礎工作。

  一招妙棋,滿盤皆活。截至2021年7月末,麗(li) 水全市農(nong) 村產(chan) 權抵(質)押貸款累計發放量超530億(yi) 元。

  而借助林權抵押貸款的成功經驗,巧妙複製到農(nong) 房、土地流轉經營權、茶園、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股權、水利工程產(chan) 權、農(nong) 副產(chan) 品倉(cang) 單質押等農(nong) 村產(chan) 權上,金融活水全麵打開三農(nong) 發展閘門,為(wei) 農(nong) 民創業(ye) 送去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

  到目前,麗(li) 水林權、土地流轉經營權、農(nong) 村房屋產(chan) 權為(wei) 主體(ti) 的“三權”抵押貸款餘(yu) 額達134.9億(yi) 元,占全市涉農(nong) 貸款總量的8.6%。其中,林權抵押貸款占全國總量的9%。

  升級——

  構建多層次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

  自林權抵押貸款模式之後,麗(li) 水農(nong) 村“金改”的步伐邁得更大:先後組織實施了以破解農(nong) 村抵押擔保物缺失問題為(wei) 目標、以林權抵押貸款為(wei) 重點的“信貸支農(nong) ”工程;以破解銀農(nong) 信息不對稱問題為(wei) 目標、以農(nong) 村信用體(ti) 係建設為(wei) 重點的“信用惠農(nong) ”工程,以破解農(nong) 民取現難問題為(wei) 目標、以助農(nong) 取款服務為(wei) 重點的“支付便農(nong) ”工程。

  2009年4月,人民銀行總行聯合國家林業(ye) 局等5個(ge) 部委在麗(li) 召開全國金融支持集體(ti) 林權改革和林業(ye) 發展現場會(hui) ,推廣麗(li) 水經驗。

  2010年7月,人民銀行總行發文批準麗(li) 水在全國率先開展銀行卡助農(nong) 取款服務試點。

  2010年8月,人民銀行總行牽頭22個(ge) 部委在麗(li) 召開全國農(nong) 村信用體(ti) 係建設工作現場交流會(hui) ,“麗(li) 水模式”逐漸走出浙江、推向全國。

  2012年3月,人民銀行和浙江省政府聯合發文,決(jue) 定在麗(li) 水開展農(nong) 村金融改革試點。

  多年來,一個(ge) 個(ge) 鮮活的金融助農(nong) 增收故事在麗(li) 水山區發生。

  在海拔600多米高山上的麗(li) 水景寧縣桃源村水果基地,主人吳建明正忙著做好冬季果園管理工作,並不斷接到來年訂貨的電話。“我家種了5畝(mu) 獼猴桃和2畝(mu) 葡萄,葡萄畝(mu) 產(chan) 1500餘(yu) 公斤,每公斤采摘價(jia) 格26元,單是葡萄一項,就有5萬(wan) 多元的收入。”吳建明說,自己在6年前還是年收入不到4000元的困難戶。改變的契機,是6年前從(cong) 景寧縣農(nong) 商銀行獲得5萬(wan) 元扶貧貸款開始。

  促使吳建明致富的扶貧貸款,是“政銀保”小額貼息貸款。人民銀行景寧縣支行負責人介紹,靠政府貼息、銀行貸款、保險投保,低收入農(nong) 戶可獲得限額10萬(wan) 元的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發展生產(chan) 。

  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體(ti) 係,激活鄉(xiang) 村發展內(nei) 生動力,麗(li) 水農(nong) 村“金改”接續創新,迭代升級。

  特別是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部署後,麗(li) 水在全國農(nong) 村“金改”試點基礎上,向國務院申報“普惠金融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改革試驗區”,開啟了新一輪的以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推共同富裕為(wei) 目標的金融改革新征程。

  突破——

  綠色金融助力“兩(liang) 山”轉化

  2022年元旦前,麗(li) 水市首筆碳排放配額抵押貸款落地麗(li) 水遂昌縣。憑借生態環境部門核發的碳排放配額為(wei) 抵押物,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公司已從(cong) 金融機構獲優(you) 惠利率貸款30萬(wan) 元。

  “綠水青山”真的能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龍泉市蘭(lan) 巨鄉(xiang) 官浦垟村村民李漢清用親(qin) 身經曆告訴所有人,金融機構的介入,這是真的!2021年8月,他以林業(ye) 碳匯為(wei) 質押,向銀行申請並獲得首筆“碳匯地役權”貸款,80畝(mu) “碳匯林”總共貸款20萬(wan) 元。

  2021年,麗(li) 水市率先出台《林地地役權補償(chang) 收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完成了首批林地地役權補償(chang) 收益質押貸款發放,戶均可貸8萬(wan) 元,可盤活資產(chan) 近6億(yi) 元,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chan) ”。

  在國家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麗(li) 水農(nong) 村“金改”再次彰顯了金融的力量。2021年8月,人民銀行麗(li) 水市中心支行出台《關(guan) 於(yu) 開展林業(ye) 碳匯質押貸款業(ye) 務試點的通知》。

  據測算,麗(li) 水市可開發用於(yu) 碳匯交易和大型活動碳中和的碳匯總量(10年期)為(wei) 174.52萬(wan) 噸,按照當地林業(ye) 碳匯100元每噸的市場價(jia) ,若以未來10年的林業(ye) 碳匯收益權放大10倍,可為(wei) 全市林農(nong) 提供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17.4億(yi) 元。

  同時,綠色信貸創新產(chan) 品不斷湧現。

  2019年初,麗(li) 水市列入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金融機構也及時介入改革工作,推出了“生態貸”“兩(liang) 山貸”等眾(zhong) 多新產(chan) 品。

  景寧佘族自治縣率先推出了以GEP(生態產(chan) 品總值)收益權為(wei) 質押的“生態貸”和以生態信用為(wei) 基礎的“兩(liang) 山貸”,並成立“兩(liang) 山轉化金融服務站”,助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為(wei) 當地通過生態發展增收保駕護航。

  2021年8月,麗(li) 水慶元縣國投集團下屬慶元縣萬(wan) 裏林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獲得浙江省中行係統內(nei) 首筆“GEP生態價(jia) 值貸”1000萬(wan) 元貸款。

  隨後,麗(li) 水市城投公司下屬的浙江萬(wan) 物生長水業(ye) 有限公司也獲得了“GEP生態價(jia) 值貸”1000萬(wan) 元,用於(yu) “麗(li) 水山泉”相關(guan) 的經營。

  全麵推進農(nong) 村金融改革,破題金融支持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麗(li) 水還創新“生態抵質押貸”“兩(liang) 山信用貸”“生態區塊鏈貸”“生態主題卡”,“兩(liang) 山”金融服務站和“兩(liang) 山”銀行等“三貸一卡、一行一站”,累計設立金融服務站126家,發放“生態貸”187億(yi) 元,“兩(liang) 山貸”3.32億(yi) 元。

  過去“窮在山上,難在路上,缺在錢上”,如今麗(li) 水農(nong) 民實現“綠色掘富、生態致富”。2020年,麗(li) 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23637元,同比增長7.8%,增幅位居浙江省第一。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