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組委:北京2022年冬奧會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的場館遺產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北京冬奧會(hui) 已經準備就緒,3周後將拉開大幕。“綠色辦奧”理念在整個(ge) 籌辦過程中貫徹得怎麽(me) 樣?“綠色冬奧”是個(ge) 什麽(me) 樣子?今天上午,國新辦舉(ju) 行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綠色冬奧和可持續發展發布會(hui) 。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的場館遺產(chan) ,國家體(ti) 育場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開閉幕式場地,2022年仍將使用為(wei) 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開幕式和閉幕式場地。國家遊泳中心,就是原來的“水立方”,在冬奧會(hui) 時將變成“冰立方”,作為(wei) 冰壺和輪椅冰壺的比賽場地。國家體(ti) 育館和五棵鬆,這些都是2008年時的體(ti) 育場館,將在冬奧會(hui) 的時候用作冰球場地。在這些場館使用的同時,我們(men) 還有一些2008年時候的土地遺產(chan) ,比如2008年的一個(ge) 臨(lin) 時場館“曲棍球場”,我們(men) 在冬奧會(hui) 時建設為(wei) “速滑館”。北京冬奧村、主媒體(ti) 中心等,這些使用的土地都是在2008年時預留出來的。另外,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麵,我們(men) 大量使用了2008年的遺產(chan) ,比如地鐵8號線和10號線,以及相應的變配電設施、自來水廠等,這些都將為(wei) 這次冬奧會(hui) 提供切實的保障。
劉玉民介紹,剛才說到的這些利用,尤其是對原有體(ti) 育場館的改造,並不是簡單的功能轉換,實際上我們(men) 在建設過程中仍然保留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同時注入了新的冬季運動使用功能。比如,“水立方”仍然可以在賽後作為(wei) 遊泳中心來使用,冰壺場地是可以轉換的,通過幾天時間的轉換,就能把它從(cong) “冰”變成“水”。場館的利用,我想不是一個(ge) 簡單的重複,而是把它在功能上進行拓展,這也是原有設施利用的一個(ge) 亮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