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多措並舉確保群眾溫暖過冬(金台視線)

發布時間:2022-01-18 15:2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製圖:汪哲平

  供暖工作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受到社會(hui) 公眾(zhong) 廣泛關(guan) 注。這個(ge) 冬天,老百姓家裏溫度是否達標?保障供暖過程中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連日來,不少讀者紛紛來信來電,針對保障供暖工作談經曆、提建議。

  進一步優(you) 化供暖設施規劃設計,加強對管網的維護和改造力度

  前不久,本報讀者來信版和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聯合開展“確保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意見建議征集活動,收到不少與(yu) 供暖問題相關(guan) 的來信和留言,其中大部分都是反映室溫不達標的問題。河北讀者高雲(yun) 說:“我家暖氣經常不熱,遇上降溫天氣,家裏還得開空調。”青海讀者王會(hui) 中反映:“從(cong) 2016年我家搬進小區以來,暖氣就一直不熱,室溫還不到15攝氏度,家裏一直冷颼颼的,希望能夠盡快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

  記者調查了解到,造成居民家中“暖氣不暖”的問題有多方麵因素,其中,換熱站、供暖管道等硬件設施存在缺陷和不足,是很重要的一個(ge) 原因。

  據山東(dong) 讀者楊小軍(jun) 反映,最近幾個(ge) 供暖季,他家的室溫往往都達不到標準,“我們(men) 向供熱公司反映過這個(ge) 問題,供熱公司說是因為(wei) 小區建設比較早,當初設計的供暖管道管體(ti) 細、流量小,再加上年久失修,導致居民家裏的暖氣不熱。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需要進行徹底的管網改造”。

  還有群眾(zhong) 反映,當初小區在建設的時候,將供暖管道安置在了牆體(ti) 內(nei) ,卻沒有預留檢修口,如果需要檢查維修管道,就必須砸破牆體(ti) 。“要麽(me) 破壞房間牆麵,要麽(me) 繼續忍受低溫。當初管網規劃設計上的缺陷,如今真叫人進退兩(liang) 難。”一位居民說。

  除了規劃設計上存在不足,一些地方的供暖管道還存在後期維護不到位的問題。地暖管道結水垢、分水器供水前端過濾器堵塞等問題,都是造成導熱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黑龍江讀者叢(cong) 女士反映,供暖開始後,家中地熱溫度一直很低。街道辦與(yu) 供熱公司工作人員來到她家中進行檢查,發現是管道堵塞的原因,於(yu) 是進行了濾網清洗、係統排氣等作業(ye) 。很快,室溫順利提升到20攝氏度。叢(cong) 女士建議:“隨著時間推移,管道故障、老化等問題難以避免,建議供熱公司統籌安排,定期對管道進行‘體(ti) 檢’,避免小隱患拖成大問題”。

  還有一些群眾(zhong) 家中暖氣片熱乎乎的,可室溫卻總是上不去。內(nei) 蒙古的郭女士說,自家客廳、臥室的暖氣片摸起來都很熱,可是室溫卻總在15攝氏度左右,供熱公司的工作人員多次來檢修過,管道、暖氣片都不存在問題。“工作人員說,是房屋本身保溫性能有問題,影響了供暖效果。”郭女士說,自家小區屬於(yu) 老舊小區,沒有外牆保溫層,牆體(ti) 保溫效果不理想,“希望有關(guan) 部門能夠盡快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老舊小區暖和起來”。

  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溝通協調,合力解決(jue) 好居民供暖問題

  “如果供熱企業(ye) 、物業(ye) 、小區態度積極,與(yu) 居民充分溝通,相信會(hui) 對解決(jue) 暖氣不熱問題有所幫助。”甘肅讀者馬力康在來信中說,暖氣不熱的原因很複雜,有些還涉及管網升級、小區改造等大工程,問題一時半會(hui) 兒(er) 不好解決(jue) ,而供熱企業(ye) 、物業(ye) 等消極敷衍的態度往往加劇了群眾(zhong) 對供暖問題的不滿情緒。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供暖管道跑冒滴漏等一般性故障不難解決(jue) ,但有些供熱企業(ye) 在處理群眾(zhong) 報修訴求時反應遲緩。遼寧讀者安先生說,供暖季開始時,家中供暖管道遲遲沒有通水,他向供熱公司反映了很多天,才找到人上門維修,“一開始,供熱公司提供了一個(ge) 受理本片區維修的手機號碼。可我打了幾次,一直關(guan) 機。後來,我輾轉聯係到了供熱公司的上級單位,這才找到人解決(jue) 了問題。本來是件小事,解決(jue) 起來也不難,卻因為(wei) 找不到責任人耽擱了這麽(me) 久,供熱企業(ye) 的服務態度有待改進”。

  山西讀者呂平原是一位社區工作者,曾參與(yu) 某老舊小區的“三供一業(ye) ”(即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ye) 管理)改造工作。據他介紹,老舊小區進行供暖改造時,因為(wei) 涉及人員多,往往需要居民集體(ti) 決(jue) 策,如果缺少互信、溝通不暢,經常會(hui) 引發矛盾糾紛,阻礙改造工程推進。“老舊小區供暖改造首先要解決(jue) 的難題就是居民意見不統一,對於(yu) 改造方案、資金分攤等問題,大家經常產(chan) 生分歧。如果有強有力的業(ye) 委會(hui) 或者信譽良好的物業(ye) 公司扮演協調者的角色,就能事半功倍地解決(jue) 問題。”呂平原說。

  遼寧讀者孫一鳴說,2021年,他所在的小區進行了供暖改造,主管道建設完成後,入戶管道的施工卻陷入停滯,“主要原因還是大家改造的意願、積極性不盡相同,有些住戶不願意管道穿過自家房間,還有些住戶長期在外、聯係不上。結果供暖季開始的時候,管道改造工程還沒完工,小區也沒能及時供上暖。後來,還是街道和社區出麵協調,才最終確定了方案。”

  “冬病夏治”、未雨綢繆,積極探索解決(jue) 之道,辦好民生實事

  “這幾年,許多城市都改變了原來固定時間供暖的模式,開始實行‘看天供暖’,以氣溫作為(wei) 判斷是否開始供暖的標準,供暖工作變得越來越精細化。”河北讀者馮(feng) 毅說。供暖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大事,近年來,針對群眾(zhong) 反映的硬件、服務等方麵問題,一些地方積極探索解決(jue) 之道,形成了值得借鑒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

  比如針對供暖設施故障問題,一些地方采用“冬病夏治”的辦法,在非供暖季節開展走訪、排查,積極了解群眾(zhong) 訴求、排查風險隱患,實現從(cong) “投訴即辦”向“未訴先辦”的轉變。北京市在開始供暖之前,城市管理部門和供熱企業(ye) 就對老舊小區供熱質量予以重點關(guan) 注、加強巡檢,備足配件和備用設備,完善應急預案和搶險隊伍建設,以應對極端天氣、設施故障等突發情況。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23家供熱企業(ye) 組織職工2000餘(yu) 人,對供熱轄區內(nei) 的5.5萬(wan) 餘(yu) 戶居民走訪調研,了解居民家中實際室溫,對室溫不達標的區域及時查找原因、製定方案、源頭解決(jue) 。

  一些地方將供暖改造作為(wei) 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nei) 容,要求將尚未開展集中供暖的小區盡快接入管網,對年久老化的管網進行維修升級。“管網一旦鋪設完畢,再要進行大幅調整,成本會(hui) 比較高。因此一定要事先做好詳細規劃,處理存量問題的同時減少新增問題。”呂平原說。

  供熱企業(ye) 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直接影響著群眾(zhong) 滿意度、獲得感。河南讀者謝雨薇建議:“部分企業(ye) 回應訴求遲緩,久拖不決(jue) ,建議采取措施督促這些企業(ye) 提升服務質量。”

  還有一些地方推出了供熱企業(ye) “紅黑榜”製度。在采暖期結束後,對所轄區域的供熱企業(ye) 進行考評,並在政府網站公示考評結果,定期通報供熱情況。對群眾(zhong) 反映強烈、投訴量高、溫度不達標的供熱企業(ye) 調整供熱指標,督促其提高供熱質量;對造成大麵積停熱帶來嚴(yan) 重後果的供熱企業(ye) 卸載供熱負荷;對引發嚴(yan) 重社會(hui) 事件的供熱企業(ye) ,取締其資質,清退出供熱市場。

  (趙一峰參與(yu) 采寫(xie) )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7日 07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