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強鏈補鏈生力軍(產經觀察·推動結構政策落地見效①)

發布時間:2022-01-19 16:1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出“要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加快形成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本版今天起推出“推動結構政策落地見效”係列報道,分別從(cong) 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優(you) 化物流網絡、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等角度,分析當前情況、聚焦重點任務,展望如何推動結構政策落地見效。

  ——編 者

  深耕減速機行業(ye) 10餘(yu) 載,破解國內(nei) 高精密行星齒輪減速機難題;攻克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些強鏈補鏈的創新成果,都出自“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之手。

  中小企業(ye) 能辦大事。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湧現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如何千方百計培育好“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和多家企業(ye) 。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強鏈補鏈生力軍(jun) ——

  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建設

  全國地下管廊施工中,頂管機用減速機85%以上來自科峰傳(chuan) 動;高速公路收費站,控製ETC欄杆起降的減速機,80%以上由科峰傳(chuan) 動製造。

  “我們(men) 研發生產(chan) 了第一台國產(chan) 小型行星減速機、第一台國產(chan) 盾構機用減速機等,每項‘第一’,都打破了一些發達國家的長期壟斷。”科峰智能傳(chuan) 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俊峰說,為(wei) 改變進口減速機價(jia) 格高昂、貨期緩慢、維修困難的狀況,公司堅持將年銷售收入的15%投入研發,年利潤的80%用於(yu) 技改,“在全部采用國產(chan) 原材料、元器件的情況下,我們(men) 成功將減速機精度控製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實現大批量產(chan) 。”

  科峰傳(chuan) 動的故事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關(guan) 鍵領域奮力補短板的一個(ge) 縮影。“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4萬(wan) 多家,‘小巨人’企業(ye) 4762家。其中,‘小巨人’企業(ye) 平均擁有50項以上有效專(zhuan) 利,超六成從(cong) 事工業(ye) 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細分行業(ye) 10年以上,超八成位於(yu) 本省份細分市場首位,主營業(ye) 務收入占全部營收的比重達到97%以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說,“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為(wei) 中小企業(ye) 創新轉型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成為(wei) 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強鏈補鏈生力軍(jun) 背後,是對創新的高度重視與(yu) 持續投入。

  不必進入賽場,隻需佩戴VR(虛擬現實)頭盔,8K分辨率超高清畫麵便會(hui) 呈現眼前,場上運動員的每個(ge) 神情和動作都能完美捕捉。“我們(men) 通過自主研發深度學習(xi) 算法,突破關(guan) 鍵技術,推出全球首款12K超清VR影視級攝影機。”深圳看到科技首席執行官陳丹告訴記者,公司推出的5G+8K VR直播係統、消費級全景相機等產(chan) 品,已多次被國內(nei) 外知名運營商采用。

  “‘小巨人’企業(ye) 創新能力強勁,研發人員占比達到25%,平均研發強度超過7%,年研發投入在1000萬(wan) 元以上的超過50%。”工信部中小企業(ye) 局局長梁誌峰說,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快,“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創新創造活力還將不斷湧現。

  通過在細分領域建立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核心技術上實現創新引領,“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韌性更足。

  阿聯酋阿布紮比哈利法港二期碼頭,接到係統派單後,一輛輛白色的Q—Truck無人駕駛集卡往來穿梭,不僅(jin) 能按最優(you) 路線完成集裝箱吊裝搬運,還能自動計算出運輸費用……不隻在中東(dong) ,由“小巨人”企業(ye) 西井科技自主研發的全電動無人集卡車隊已在泰國林查班港碼頭安全作業(ye) 了18個(ge) 月,累計運輸超過6.65萬(wan) 標準箱。

  “自2016年建立無人駕駛團隊以來,我們(men) 深耕港口場景,憑借自主研發的底層人工智能算法與(yu) 芯片成功拓展了全球市場。”西井科技首席執行官譚黎敏說。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以專(zhuan) 注鑄專(zhuan) 長、以配套強產(chan) 業(ye) 、以創新贏市場,培育好這類企業(ye) ,是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的關(guan) 鍵。”中國中小企業(ye) 國際合作協會(hui) 副會(hui) 長單立坡表示。

  推動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由強變優(you) ——

  加強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

  新年伊始,浙江寧波巨隆機械公司一派繁忙:6個(ge) 車間全部滿負荷生產(chan) ,一件件樣式新、造型美的自行車腳踏接連下線。“去年企業(ye) 產(chan) 值超6億(yi) 元,同比增長約30%。”公司總經理鄭有武說。深耕自行車零部件行業(ye) 10餘(yu) 年,巨隆機械憑借其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能力,成功在細分市場站穩腳跟,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腳踏基地,產(chan) 品行銷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前幾年,公司產(chan) 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40%,雖然量大但是品質不精,高附加值產(chan) 品不足,盈利能力很快遇到‘天花板’。”隨後,鄭有武決(jue) 定轉變思路,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從(cong) 低端市場轉向高端運動市場,“通過引入鈦金材料、鋁鎂合金等新材料,新產(chan) 品的重量下降40%,強度增加兩(liang) 倍多,價(jia) 格也提升了一倍以上。”2020年11月,巨隆機械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並成為(wei) 浙江省省級單項冠軍(jun) 培育企業(ye) 。未來,他們(men) 還將不斷提升高附加值產(chan) 品占比,拓展全球高端自行車配件市場。

  從(cong) “小而多”走向“精而強”,巨隆機械折射出“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成長軌跡。寧波市經信局中小企業(ye) 處有關(guan) 負責人說,寧波已擁有182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目前正加緊建立梯級培育庫,助推一批成長性好、專(zhuan) 業(ye) 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ye) 加入“小巨人”企業(ye) 行列。

  “從(cong) 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出發,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和市場競爭(zheng) 力,發展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再通過持續專(zhuan) 注細分產(chan) 品市場的創新引領、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鞏固和提升全球市場地位,成長為(wei)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已成為(wei) 中小企業(ye) 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由強變優(you) 的清晰路徑。”單立坡說。

  “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小巨人’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等組成的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正在加快構建。”梁誌峰表示。《“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通過中小企業(ye) “雙創”帶動孵化100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培育10萬(wan) 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000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逐步構建起“百十萬(wan) 千”的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

  據梁誌峰介紹,“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一是建立分層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為(wei) 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精準‘畫像’,夯實為(wei) 中小企業(ye) 分層指導、分類培育、精準服務的基礎;二是完善分類培育辦法,通過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定製專(zhuan) 屬服務包等活動,精準支持中小企業(ye) 發展。”

  加強資金支持、優(you) 化發展環境、加快數字化轉型——

  激發湧現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據工信部對1000餘(yu)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跟蹤顯示,2021年1至9月,我國“小巨人”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31.6%、67.9%,比規模以上工業(ye) 中小企業(ye) 增速分別高8.8個(ge) 和35.4個(ge) 百分點。許多中小企業(ye) 認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已成為(wei) 企業(ye) 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激發湧現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還須多管齊下、係統推進。

  緩解資金不足,支持企業(ye) 創新研發。

  “目前,盡管一些熱門行業(ye) 受到社會(hui) 資本青睞,但總體(ti) 看,許多先進製造業(ye) 領域還需得到更有力的投融資支持。”高瓴投資創始合夥(huo) 人李良表示。

  “資本市場在企業(ye) 價(jia) 值發現、風險分擔、創新激勵等方麵具有獨特優(you) 勢,是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獲取融資服務、規範治理結構、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工信部中小企業(ye) 局副局長王海林介紹,去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81家首批上市企業(ye) 中一半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其中16家是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作為(wei)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北交所的設立進一步打通了中小企業(ye) 成長壯大的資本市場通道。此外,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加快設立子基金,也有助於(yu) 將更多資金投向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ye) 。

  優(you) 化發展環境,拓展企業(ye) 發展空間。

  在單立坡看來,部分地區和行業(ye) 出台的涉企政策很豐(feng) 富,但中小企業(ye) 獲知政策渠道有限,有時較難享受項目、土地、資金以及人才等優(you) 惠政策;一些“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高端研發人員、專(zhuan) 業(ye) 管理人員以及技能人才“找不到、招不來、留不住”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有關(guan) 部門應出台更多操作性強的政策,精準幫扶企業(ye) 創新發展。”寧波市經信局中小企業(ye) 處有關(guan) 負責人建議,可以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國內(nei) 主機廠優(you) 先選擇“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產(chan) 品,推動關(guan) 鍵產(chan) 品實現進口替代,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性,也為(wei) 中小企業(ye) 拓展市場空間。

  加快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

  “技術創新有突破,製造水平也要跟得上。”鄭有武說,近年來公司開展的智能化改造多是“單點突破”,係統升級仍存在一些困難,“期待有關(guan) 部門和相關(guan) 企業(ye) 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提供更加精準的技術解決(jue) 方案。”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特定發展階段決(jue) 定了其對公共服務需求的差異性。”通過服務上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京東(dong) 中小企業(ye) 平台業(ye) 務部總經理羅曉華發現,廣大中小企業(ye) 對全流程數字化建設有著十分迫切的需求,“未來我們(men) 將通過供應鏈協同,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轉型解決(jue) 方案,更好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

  “中小企業(ye) 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jun) ,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工信部中小企業(ye) 局一級巡視員葉定達表示,下一步,將麵向中小企業(ye) 提供一批成本低、見效快、適用性強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推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發展、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9日 18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