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學習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精神

發布時間:2022-01-19 16:3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自2021年3月起,中宣部出版局組織開展“青少年期刊講黨(dang) 史”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從(cong) 廣大青少年期刊申報項目中遴選100個(ge) 優(you) 秀選題。各地各單位組織相關(guan) 期刊精心推出符合青少年特點的黨(dang) 史宣傳(chuan) 作品,並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采訪、紅色閱讀推廣等活動。有關(guan) 青少年期刊緊密圍繞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四史”宣傳(chuan) 教育要求,推出160餘(yu) 個(ge) 專(zhuan) 欄專(zhuan) 題專(zhuan) 刊和一大批優(you) 秀文章,組織開展近400場次線上線下活動,影響覆蓋青少年1.4億(yi) 人次。

  開展多樣主題宣傳(chuan) ,策劃推出專(zhuan) 題活動

  各期刊推出的主題宣傳(chuan) 作品包括:團中央《中國青年》、新華社《瞭望》策劃的“百年青年英雄”“28歲的對話”等專(zhuan) 題,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黨(dang) 史觀。

  新華社《半月談》“把根紮在群眾(zhong) 中:我黨(dang) 百年基層工作啟示”專(zhuan) 題,深入總結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人民至上的寶貴曆史經驗,揭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將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wei) 美好生活而奮鬥。浙江《幼兒(er) 故事大王》、團中央《知心姐姐》、天津《作文通訊》推出“娃娃講故事:我在嘉興(xing) 看紅船”“小小紅船到我家 對黨(dang) 說句知心話”“弘揚紅船精神主題作文”等專(zhuan) 題活動,生動宣傳(chuan) 解讀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甘肅《讀者》精選70篇文章,300餘(yu) 幅配圖,深入解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引導廣大青少年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上海《好兒(er) 童畫報》接連出版《讚美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紅色精神代代傳(chuan) 》等3本專(zhuan) 刊,涵蓋上海600多所小學和幼兒(er) 園。廣西《作文大王》麵向城鄉(xiang) 小學開展“脫貧感黨(dang) 恩、奮進新時代”主題征文活動,宣傳(chuan) 黨(dang) 帶領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偉(wei) 大壯舉(ju) 。雲(yun) 南《漫畫派對》策劃《一回憶,就幸福》漫畫連載,從(cong) 身邊小事記錄時代變遷,反映國家富強、民族複興(xing) 、人民幸福的生動畫麵。陝西《小哥白尼》、團中央《我們(men) 愛科學》、河北《少兒(er) 科學周刊》等科普期刊推出“科技強國跟黨(dang) 走”“科技時光機”“溫史知興(xing) ——感受科學力量、國家力量”等係列主題文章,引導青少年立誌勇攀科學高峰,為(wei) 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深入挖掘精神財富,生動講述紅色故事

  各期刊深入挖掘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所蘊含的豐(feng) 富精神財富和教育資源,努力提升作品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江蘇《興(xing) 趣閱讀》深入解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少先隊員們(men) 的回信精神,推出《追尋“新安旅行團”足跡,爭(zheng) 當新時代“小好漢”》等文章。安徽《家教世界》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安徽金寨老區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策劃推出“金寨小紅軍(jun) ”漫畫專(zhuan) 欄。《內(nei) 蒙古畫報》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到的“三千孤兒(er) 入內(nei) 蒙”的曆史佳話,展現各族同胞手足相親(qin) 。上海《萌芽》推出“紅色起點”專(zhuan) 欄,講述“黨(dang) 的誕生地·上海革命遺址係列故事”。貴州《青年時代》開設“青春長征”專(zhuan) 欄,講述“紅軍(jun) 長征在貴州”的故事。廣東(dong) 《孩子》搜集整理曾在當地工作過戰鬥過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事跡,推出“紅孩子愛聽紅故事”係列故事音頻。河南《金色少年》邀請知名作家開設“作家講紅色故事”專(zhuan) 欄,推出《人工天河紅旗渠的設計師——吳祖太》《親(qin) 民為(wei) 民的焦裕祿》等英雄模範故事。北京《東(dong) 方少年》編輯團隊采訪革命紀念地20餘(yu) 處,推出“童心向黨(dang) ——尋找英烈戰鬥過的地方”走訪紀實專(zhuan) 欄。團中央《中國少年兒(er) 童》開設“尋找身邊的‘紅色寶貝’”專(zhuan) 欄,讓孩子化身小記者、小講解員,探尋文物背後的故事。山東(dong) 《小葵花》策劃“讀紅色家書(shu) 做家國棟梁”進校園活動,編輯記者帶領孩子誦讀革命家書(shu) ,暢談理想抱負。

  相關(guan) 期刊結合自身定位和優(you) 勢,注重題材創新、角度創新、手段創新,將黨(dang) 史宣傳(chuan) 融入嵌入少年兒(er) 童喜聞樂(le) 見的各類題材中。四川《紅領巾》推出的“時光雜貨鋪之‘黨(dang) 的印記’”專(zhuan) 欄,將各地紀念館中的紅色文物介紹給小讀者。吉林《意林》開設“紅色印記”欄目,持續解讀“紅色家書(shu) ”“紅色文物”。廣東(dong) 《少男少女》刊發“‘紅色履痕’——詩詞中的黨(dang) 史故事”。中國外文局《中國報道》以“從(cong) 黨(dang) 史中汲取成長和前進的力量——‘Z世代’學黨(dang) 史”為(wei) 主題,向青少年推薦一係列黨(dang) 史讀物、電視劇、電影和黨(dang) 史展覽。重慶《課堂內(nei) 外(高中版)》刊登《〈覺醒年代〉:以熱血之我,創青春中國——高考作文必備主旋律素材》等係列文章,解析如何圍繞紅色影視劇寫(xie) 出好作文。中國外文局《英語角》特別邀請優(you) 秀插畫師,對建黨(dang) 百年的重大事件進行插畫創作,並將黨(dang) 史知識轉化為(wei) 英語學習(xi) 素材。教育部《中學曆史教學參考》主辦“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曆史教育全國學術研討會(hui) ”,來自全國近千名曆史教育工作者參會(hui) ,研討成果豐(feng) 富。河南《幼兒(er) 智力開發畫報》“泡桐花開”專(zhuan) 題,精心設計30多種益智遊戲,強化了曆史場景體(ti) 驗感。江西《小星星》開設《方寸之間,回顧紅色足跡——郵票上的黨(dang) 史》等專(zhuan) 欄。團中央《少先隊小幹部》推出“‘小人書(shu) ’裏學四史”主題,選取與(yu) “四史”內(nei) 容相關(guan) 的小人書(shu) 進行閱讀推廣。上海《故事大王》推出“一餐一飯有故事”專(zhuan) 題,以食物視角講述紅色故事,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山東(dong) 《幼兒(er) 園(中英文)》組織開展“童心繪童話,慶建黨(dang) 百年”主題活動,幼兒(er) 用手中的畫筆抒發對黨(dang) 和國家的熱愛。西藏《少年發明與(yu) 創造》將主題宣傳(chuan) 與(yu) 手工相融合,推出《重溫黨(dang) 史心向黨(dang) 火炬傳(chuan) 遞立誌向——教你拚紅船》等文章。河南《大學書(shu) 法》編印《學黨(dang) 史·葆初心——全國大學生書(shu) 法篆刻主題創作》作品集,將黨(dang) 史學習(xi) 與(yu) 書(shu) 法篆刻等藝術創作有機結合。

  線上線下參與(yu) 互動,掀起主題宣傳(chuan) 熱潮

  各相關(guan) 期刊積極組織開展紅色紀念地瞻仰體(ti) 驗、紅色演講征文、儀(yi) 式活動等,積極推出參與(yu) 性、互動性強的融媒體(ti) 產(chan) 品,掀起自信昂揚、熱烈向上的網上網下主題宣傳(chuan) 熱潮,引導青少年抒發對黨(dang) 的熱愛、對祖國的深情。

  上海《好兒(er) 童畫報》聯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hui) 等單位共同組織“紅色精神代代傳(chuan) ”主題宣傳(chuan) 活動,近8萬(wan) 學生和家長參與(yu) 互動。陝西《兒(er) 童與(yu) 健康》策劃“紅色情懷的感動——讓孩子們(men) 了解黨(dang) 的曆史”,組織少年兒(er) 童走進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南泥灣革命舊址等紀念地開展黨(dang) 史主題教育活動。江蘇《科學大眾(zhong) 》設計“特色課程+實地叩訪+體(ti) 驗教學”方式,帶領青少年重走紅軍(jun) 路。湖南《小學生導刊》開展編讀互動活動,推動廣大師生走出教室,探訪家鄉(xiang) 紅色文化。江西《小獼猴學習(xi) 畫刊》開展“走近‘八一起義(yi)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活動。吉林《演講與(yu) 口才》組織“演說中國·致敬百年”演講會(hui) 並現場直播,40多萬(wan) 網友在線觀看。福建《小火炬》在微博直播平台進行革命先輩遺書(shu) 展直播展示,近4萬(wan) 人次觀看。遼寧《初中生學習(xi) 指導》推出《打卡紅色地圖》融媒體(ti) ,吸引省內(nei) 29萬(wan) 人次觀看。新華社《半月談》打造“理論達人講解建黨(dang) 百年”欄目,推出《100年前,一群年輕人的決(jue) 定最終改變了中國命運》等視頻版係列講解。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8日 06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