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寧海八旬老人32年手編籃子助力環保
臨(lin) 近春節,在寧波市寧海縣桃源街道浦西社區,不少當地居民和新寧海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春節禮物,88歲的俞德富老人編織的“福籃”。俞德富表示,春節到了,為(wei) 了讓大家支持環保事業(ye) ,少用塑料袋,就編織籃子,貼上“福”字送人。
在浦西社區,俞德富的手工編織籃非常出名,到浦西菜市場走走,你就能看到很多人挎著他送的籃子買(mai) 菜,小孩子稱他為(wei) “籃子公公”。因為(wei) 籃子編得好,不少人上門討要。
俞德富原先並不會(hui) 編籃子,退休後,他一心想為(wei) 社會(hui) 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便開始自學編籃。經過自己琢磨研究,籃子越編越好,美觀大方,結實耐用。“一開始是用竹子編的,後來年紀大了,加上竹子容易發黴,改用包裝袋和細鋼筋編籃子,即美觀,又耐看。”俞德富說。
32年來,編籃子已成為(wei) 老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老人每天淩晨3時起床編籃子,編到晚上6時休息,平均一天能編五六個(ge) 。浦西社區周邊的居民很多都收到過老人送的編織籃。有不少人過意不去要掏錢購買(mai) ,都被老人拒絕。編籃所用的材料都是老人自己買(mai) 的,也有小部分包裝帶是周邊小店用完後送來的,算是廢物利用。一個(ge) 籃子的成本雖然不高,但多年來老人編織了數萬(wan) 個(ge) ,加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老人毫不在意。據了解,老人已免費送出了6萬(wan) 多個(ge) 手工編織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