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上達村創新“股票樹”模式 助力集體與農戶“雙增收”
人民網汕尾1月21日電 (王星)1月17日,汕尾市可塘鎮上達村舉(ju) 辦經濟聯合社荔枝“股票樹”項目簽約儀(yi) 式,開啟村民“以樹入股”模式,充分激發農(nong) 村發展內(nei) 生動力,實現集體(ti) 與(yu) 農(nong) 戶“雙增收”。
上達村有200多年的曆史,是汕尾地區最早種植荔枝樹的地區。其後山共有荔枝林麵積350畝(mu) ,約6000棵荔枝樹,品種多為(wei) 老舊的“黑葉”和“懷枝”,以及少量“妃子笑”“糯米滋”和“桂味”。
由於(yu) 老舊的“黑葉”和“懷枝”品種收購價(jia) 在1-2元/斤,低於(yu) 管理成本,造成該荔枝林完全失管,已撂荒10多年,雜草叢(cong) 生,薇甘菊危害嚴(yan) 重,荔枝樹體(ti) 弱化,部分瀕臨(lin) 枯死。
2018年11月,隆興(xing) 源現代化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通過可塘鎮三資平台流轉上達村後山連片荔枝林250畝(mu) ,計劃實施“上達創新荔枝綜合產(chan) 業(ye) ”項目。由於(yu) 前期溝通不暢,村民對項目參加的熱情不高,項目一度陷入困境。
2021年7月底,深圳市龍崗區駐可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情況,立即投入到項目協調當中。“一方麵,我們(men) 穩住企業(ye) ,力保項目落地;另一方麵入村入戶,與(yu) 村委和村民溝通協調。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終於(yu) 使荔枝‘股票樹’項目成功落地。”上達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範棟祥說。
據悉,該項目以上達村經濟合作聯社為(wei) 中間實體(ti) ,開展公司+村集體(ti) +村民的新型產(chan) 業(ye) 合作模式。村民采取“1樹1股”以樹入股,合作前5年為(wei) 荔枝樹改種期,從(cong) 合作第6年起,按荔枝樹收獲分成。
“‘股票樹’的創新模式,可充分激發農(nong) 村發展內(nei) 生動力,實現集體(ti) 與(yu) 農(nong) 戶雙增收。”範棟祥表示,近年來,龍崗區駐可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把解決(jue) 農(nong) 地撂荒問題擺在當前農(nong) 村工作的突出位置。為(wei) 此,工作隊提早謀劃,以期充分發揮合作社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引領帶動作用,引導村民參與(yu) 土地流轉,借力新科技,耕耘“股票樹”,通過智慧農(nong) 業(ye) 數字化種植,助力農(nong) 業(ye) 科技化成果轉化,持續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