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創新驅動力明顯增強,綠色發展成效顯著,2020年 ——
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近日,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wei) 119.33,與(yu) 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3.22點。其中,綠色發展指數、創新發展指數、共享發展指數是推動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因素,三個(ge) 分指數分別為(wei) 140.81、131.87、133.78,協調發展指數和開放發展指數分別為(wei) 114.52和75.69。
區域創新驅動力明顯增強,研發經費投入河北與(yu) 京津差距縮小
京津冀區域創新發展指數增勢強勁,2020年為(wei) 131.87,與(yu) 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31點。伴隨創新驅動戰略實施,京津冀創新成果不斷豐(feng) 富,創新質量穩步提升。
在創新投入方麵,區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cong) 2014年的3.48%升高到2020年的3.99%,提高0.51個(ge) 百分點;京津冀三地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之比由2014年的4.46∶3.52∶1(以河北為(wei) 1,下同)變為(wei) 2020年的3.68∶1.97∶1,河北與(yu) 京津的差距有所縮小。在創新產(chan) 出方麵,2020年區域每萬(wan) 常住人口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為(wei) 37件,比2014年增長2.2倍;區域技術市場成交額由2014年的3584億(yi) 元增加至2020年的7987.8億(yi) 元,增長1.2倍。在創新效率方麵,2020年每億(yi) 元研發經費產(chan) 生的專(zhuan) 利授權量為(wei) 95.8件,比2014年增長61.8%。
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城市群空間聯係日益密切
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指數穩步上升,2020年為(wei) 114.52,與(yu) 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2.42點。區域協調、城鄉(xiang) 協調呈現積極變化。
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麵,城市群空間聯係日益密切,2020年區域聯係強度比2014年增長27%。在城鄉(xiang) 協調發展方麵,隨著京津冀城鄉(xiang) 一體(ti) 化進程不斷推進,三地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均持續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城鄉(xiang) 收入比由2014年的2.57∶1(以農(nong) 村收入為(wei) 1,下同)縮小至2020年的2.51∶1,河北由2014年的2.37∶1縮小至2020年的2.26∶1。
區域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區域能耗持續下降
京津冀區域綠色發展指數快速提升,2020年為(wei) 140.81,與(yu) 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6.8點。節能減排、空氣質量改善成效明顯。
在節能減排方麵,區域能耗持續下降,2020年京津冀三地單位GDP能耗分別比2014年下降28.7%、25.0%和26.1%(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在空氣質量方麵,區域PM2.5年均濃度由2014年的93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1.0%;區域內(nei) 13個(ge) 城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的比重為(wei) 72.4%,比2014年提升30個(ge) 百分點。在綠色投資方麵,2020年區域節能環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wei) 4.2%,比2014年提高0.4個(ge) 百分點。
區域共享發展成果豐(feng) 碩,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拉動明顯
京津冀區域共享發展指數呈較快上升趨勢,2020年為(wei) 133.78,與(yu) 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點。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拉動作用明顯。
在基本公共服務共享方麵,區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社會(hui) 保障、就業(ye) 和醫療衛生支出快速增加,2020年為(wei) 2014年的1.8倍;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會(hui) 保障、就業(ye) 和醫療衛生支出之比從(cong) 2014年2.84∶2.40∶1縮小至2020年的2.49∶1.60∶1;區域每千常住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由2014年的5.9人增加至2020年的8.5人。在基礎設施共建方麵,區域高速公路裏程密度由2014年的367.6公裏/萬(wan) 平方千米提高至2020年的474.6公裏/萬(wan) 平方千米,增長29.1%。在教育質量方麵,2020年區域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人數占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為(wei) 21.5%,比2014年提升5.5個(ge) 百分點。在社會(hui) 保障方麵,2020年區域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為(wei) 8065.2萬(wan) 人,比2014年增長16.9%。(記者方素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