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在家門口,看一場“村晚”

發布時間:2022-01-26 10:3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晚”現場。
  袁昌俊攝(人民視覺)

河南省蘭(lan) 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村晚”現場。
  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供圖

  1月25日是農(nong) 曆臘月二十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豐(feng) 收的鑼鼓敲起來,迎賓的鼓點響起來,一場以“暖暖的十八洞”為(wei) 主題的“村晚”正在舉(ju) 辦。第一個(ge) 節目《苗鼓神韻》亮相,100麵迎賓鼓震天齊響,鼓聲回蕩在十八洞村上空,傳(chuan) 遞著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春節臨(lin) 近,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主辦的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正在各地開展,活動緊扣“歡樂(le) 過大年,喜迎冬奧會(hui) ——我們(men) 的美好生活”主題,各地聯動、線上線下融合。村民們(men) 滿懷熱情,用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展現美好幸福生活。

  1月25日,“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暨四川省‘千龍千獅鬧新春’示範展演”在瀘州市瀘縣龍橋文化生態園舉(ju) 行。在現場,鐵水龍、功夫龍、蓮槍龍等11種龍舞,或飛騰挪位,或繞場遊動,以不同的風格,共同演繹“祥龍鬧春”。參加鴛鴦龍表演的演員王萬(wan) 裏說:“我們(men) 這支舞龍隊有25個(ge) 人,接到演出任務的時候,大家都很興(xing) 奮,希望通過表演來體(ti) 現地震後齊心合力、重建家園的新氣象。”

  “村晚”是展現我國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豐(feng) 富活躍的一個(ge) 重要窗口。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各地舉(ju) 辦“村晚”活動9522場,參與(yu) 人次達1.24億(yi) 。“村晚”活動與(yu) 時俱進,還推出接力雲(yun) 展播、網絡線上直播等形式。

  1月25日至26日,農(nong) 曆小年之際,國家公共文化雲(yun) 推出“村晚”接力雲(yun) 展播,集中展示《我的“村晚”我的年》融媒體(ti) 節目,以及來自內(nei) 蒙古、黑龍江、上海等20個(ge) 省(區、市)的30場精彩“村晚”活動。節目通過文化傳(chuan) 承、時代新風、展望未來3個(ge) 篇章,以訪談、互動、遊戲等方式,展播各地特色“村晚”節目、分享“村晚”台前幕後故事、展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畫卷、推介鄉(xiang) 村美景好物。

  在浙江,“越劇+說唱”《我家門口看亞(ya) 運》由來自6個(ge) 城市的農(nong) 村文化禮堂歌手表演,有趣有味,“潮範兒(er) ”十足;在廣東(dong) ,廣州市從(cong) 化區同時在4個(ge) 特色小鎮開展“5G直達最美小鎮”——雲(yun) 上“村晚”係列展演活動,以5G直播搭配無人機,生動呈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在重慶,“村晚”匯聚鄉(xiang) 村好戲、好物、好景,通過文藝演出、文旅短視頻、帶貨直播等,展現鄉(xiang) 村文化魅力。

  “歌舞《咱農(nong) 民的胸懷比天地寬》、男聲三重唱《走進新農(nong) 村》、歌曲《咱們(men) 村裏的幸福嗑兒(er) 》、小品《第一書(shu) 記》等節目,以鄉(xiang) 村變化為(wei) 主線,把村民們(men) 切身感受到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故事唱出來、演出來。”遼寧省朝陽市北四家子鄉(xiang) 唐杖子村村民李春軍(jun) 說。

  1996年,李春軍(jun) 在自家菜園子裏第一次舉(ju) 辦村裏的農(nong) 民春晚。從(cong) 隻有一台卡拉OK機,到音響、燈光、舞美等設備齊全;從(cong) 隻有十幾名年輕人參與(yu) ,到160多名演職人員自編自導自演……唐杖子村“村晚”26年來的變化,折射出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今年85歲的付鳳雲(yun) 是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法水村“村晚”的表演者。付鳳雲(yun) 感歎:“現在吃穿不愁,還有空閑去表演,日子越過越有滋味了!”

  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展現美好生活。河南省蘭(lan) 考縣以“桐花芬芳旗正紅”為(wei) 題,打造了一場獨具地方特色、接地氣有人氣的“村晚”展演,表達父老鄉(xiang) 親(qin) 傳(chuan) 承弘揚焦裕祿精神、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堅定信心。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源潭灣村“村晚”現場,展出了“跟著畫筆學黨(dang) 史”“咱有紅色傳(chuan) 家寶”等紅色文化主題展覽,歌曲《紅色傳(chuan) 家寶》、朗誦《英雄故事代代傳(chuan) 》等節目一一上演。

  生態美、生產(chan) 美、生活美,鄉(xiang) 村發展欣欣向榮,也給“村晚”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今年“村晚”,各地激發群眾(zhong) 的創作和表演熱情,湧現出一批弘揚文明鄉(xiang) 風、表達愛黨(dang) 愛國之情、喜迎北京冬奧會(hui) 、體(ti) 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成果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飽含濃濃中國味,充盈滿滿中國風。

  四川省綿竹市推出了獨具特色的年畫“村晚”,有“年畫迎春過大年”“年俗村裏說年畫”“畫出鄉(xiang) 村新時代”等;貴州省雲(yun) 匠“村晚”分別在肇興(xing) 侗寨和台江縣設置會(hui) 場,以民族節目表演、視頻短片、互動訪談等形式,展現豐(feng) 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和旅遊資源;山東(dong) 省榮成市西霞口村“村晚”,通過石島漁家大鼓、漁民號子、漁家秧歌等節目,展現別具風情的漁村年味。

  “村晚”關(guan) 注鄉(xiang) 土、凝聚鄉(xiang) 情。“我們(men) 家鄉(xiang) 風景美,美食多”“高科技用在‘村晚’舞台上,真酷真炫”……家鄉(xiang) “村晚”激發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自豪感。在收看“村晚”的過程中,短視頻征集活動也隨即開展。村民拿起手機、相機,發現美好、記錄變遷。一個(ge) 個(ge) 短視頻,展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畫卷,也讓“村晚”的舞台更加多彩。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6日 13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