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60條道路完成整治提升 成都城市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完成率100%

發布時間:2022-01-26 15:55:00來源: 四川新聞網

  原標題:60條道路完成整治提升 成都城市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完成率100%

  25日,記者從(cong) 成都市城管委獲悉,成都市城管委按照“項目化”“清單化”“標準化”工作要求,落實責任、細化任務、強化監督,結合“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相關(guan) 工作,提前謀劃、重點推進、動態跟進,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民生實事工作任務。

  聚焦市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切實解決(jue) 出行難題,2021年,完成城市道路整治提升60條,城市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20處,完成率100%。

  科學治堵

  城市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

  城市通勤效率是市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的一樁“大事”,而道路狹窄導致通行緩慢、綠化帶設置不合理導致車輛分流不暢等問題卻讓這件“大事”變為(wei) 一件“難事”。

  著力解決(jue) 市民群眾(zhong) 出行難題,成都聚焦城市道路設施的短板弱項環節,對東(dong) 大街沿線、成都西站周邊、光華大道沿線等城市道路交通堵點進行梳理,選定20個(ge) 擁堵情況突出的道路、節點及片區開展“微整治”。

  “道路中間綠化帶幾乎與(yu) 人行斑馬線連接,這就讓左轉或掉頭的車輛與(yu) 過街的行人無法有效錯讓,容易造成擁堵。”曾經的東(dong) 大路匯泉南路口,因為(wei) 綠化帶設置不合理而給行人、車輛“添堵”。

  市道橋監管中心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後,選擇“拆除綠化帶恢複成路麵”的方式對該路口進行改造,將中央綠化帶位置挖除後改造成左轉及掉頭車道,原左轉及掉頭車道則改為(wei) 直行及左轉車道。

  改造完成後,車輛通過路口的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通行效率,緩解了該區域交通堵塞情況。

  同樣被綠化帶“困住”的還有下沙河鋪街大涼山路口,“下沙河鋪街周邊樓宇密集,上下班高峰期車流量巨大,路口排行較長,而綠化帶設置不合理導致直行車輛與(yu) 左轉車輛相互幹擾,加重了擁堵。”會(hui) 同交管部門主動征求了街道、市民意見後,市道橋監管中心對該路口側(ce) 分帶進行破除,拓展左轉專(zhuan) 用車道。

  “原本這條路是雙向六車道,其中兩(liang) 條是公交專(zhuan) 用道,如今新增的左轉專(zhuan) 用車道切實緩解了這個(ge) 路口的擁堵情況!”在附近上班的陳先生感歎道,下沙河鋪街大涼山路口進行“微整治”後,通行更加順暢了,實實在在給大家帶來了方便。

  科學治堵,釋放道路通行潛力。成都通過局部優(you) 化調整道路斷麵、綠化設施,拓寬節點路口等手段,合理增加車道,優(you) 化車輛候車空間,提高易堵節點道路通行能力,有效解決(jue) 沿線交通擁堵的問題。截至目前,20處道路擁堵路口“微整治”已全部完成。

  安全出行

  城市道路整治提升

  路麵開裂、盲道破損、台階坑窪不平……曾經的吉福南路,因年代久遠且人流、車流量大,車行道、人行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市城管委選定該路段進行整治提升工作。

  考慮到吉福南路周邊分布有磨子橋小學分校、武侯十三幼兒(er) 園等多所學校,在材質選擇上,不僅(jin) 要保證抗壓、抗折、防滑、耐磨等基礎功能,還要盡量降低行車噪音對周邊學校教學的影響。

  而在人行道麵層材料選擇上,則是兼顧“實用”與(yu) “顏值”,選用了外觀大方、易於(yu) 造型的聚氨酯碎石砼,在路麵嵌入銀杏葉、大熊貓等造型,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街道氛圍,達到“整治一條路、美化一條街”的效果。

  “這條路是我們(men) 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是孩子上學的路,如今更是一條通往‘幸福’的路!”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見證了吉福南路的變化,看著眼前平整開闊的道路,很是感慨。

  打造良好出行環境,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ti) 化設計導則》《成都市人行道維護整治技術導則》,在車行道“黑化”、人行道鋪裝更新的基礎上,將“三線統籌”“市政+社區+小區”、街道座椅增補提升等融入方案,引入PC仿石磚、陶瓷承重磚、陶瓷透水磚等新材料新工藝,為(wei) 市民群眾(zhong) 提供暢通、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2021年,市城管委完成了60條城市道路的整治提升工作,切實滿足市民舒適出行需求,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四川新聞網記者 李丹)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