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構建零碳、親民性公園體係

發布時間:2022-01-26 15:52:00來源: 四川日報

  原標題:構建零碳、親(qin) 民性公園體(ti) 係

  1月22日下午,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成為(wei) 成都市政協十五屆五次會(hui) 議分組討論會(hui) 的熱點之一。民盟成都市委、台盟成都市支部都對這一主題作了深入的調研和思考,分別提出了建設零碳公園體(ti) 係、親(qin) 民性公園體(ti) 係的建言,將綠色低碳發展與(yu) 公園城市建設結合在一起。

  成都市政協委員、民盟成都市委主委劉旭光鎖定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零碳公園體(ti) 係、全域碳匯生態體(ti) 係。把綠色低碳發展與(yu) 公園城市建設結合,提出“零碳”概念,是指遵循零碳理念設計、建造、運行的公園,是能自身達到零碳並支持所在區域趨向零碳的公園,核心是以碳中和對衝(chong) 碳排放,甚至還可使公園成為(wei) 城市中的“負碳”區塊,助力全域碳中和。

  建設零碳公園體(ti) 係,民盟成都市委提出了4點主要建議。一是製定建設標準。製定零碳公園體(ti) 係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營管理各階段綠色低碳標準,減少碳排放、降低總能耗。二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規範。包括分析碳足跡、管控碳排放、開展碳評估,鼓勵綠色能源、綠色低碳技術及其產(chan) 品的推廣應用。三是增強城市碳匯功能。開展生態係統碳匯核算和零碳展示係統建立,健全碳匯計量監測和碳資產(chan) 評估,完善“碳惠天府”區域碳減排機製。創建零碳公園組群,從(cong) 個(ge) 體(ti) 到全域提升碳匯功能。四是推進綠色低碳治理機製創新。加快構建市、區兩(liang) 級碳排統計核算體(ti) 係和目標考核體(ti) 係,建立健全市級公園城市信息中心及區(市)縣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和重點排放資源核查的常態化機製。

  近年來,成都大力營造川西林盤等生活消費場景,台盟成都市支部梳理了大約120個(ge) ,並進行了深入調研。聯組會(hui) 上,成都市政協委員、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在報告中講述了對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思考及建議——開展公園城市生態資源價(jia) 值評估測算,構建相應的指標和評價(jia) 體(ti) 係。構建富有西蜀園林風格的親(qin) 民性公園體(ti) 係,要堅持生態、景觀、文化統一協調和節約資源的原則,保護和利用原有水體(ti) 、地形地貌、植被和曆史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資源,采用木地喬(qiao) 木數占80%以上,形成以遮蔭喬(qiao) 木為(wei) 主體(ti) 、多種植物合理配置的種植結構。(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張紅霞)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