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實體店人氣重新旺起來(消費視窗·聚焦消費升級新趨勢②)

發布時間:2022-01-26 15: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實體(ti) 店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載體(ti) 。很多實體(ti) 店適應消費需求新變化,增強了商品、服務、業(ye) 態等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人氣重新旺了起來

  要加快應用更多新技術,培育形成更多新業(ye) 態、新模式

  創新驅動——

  實體(ti) 店舊貌換新顏

  進入臘月,銀泰百貨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店裏采購年貨的顧客多了起來,比往常又增添了幾分熱鬧。

  “跟以前的商場相比,這家商場逛著更有意思。”90後市民張怡帶孩子到這裏逛商場買(mai) 東(dong) 西時,參加了商場組織的非遺元素手繪體(ti) 驗活動,近距離了解非遺傳(chuan) 承文化、感受傳(chuan) 統文化魅力。

  買(mai) 完東(dong) 西,張怡不需要再把大包小包的商品拎回家,而是可以直接選擇快遞服務,24小時內(nei) 就能發貨送到家。

  在消費市場,實體(ti) 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chan) 、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ti) ,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ye) 的重要渠道。如今,很多實體(ti) 店適應消費需求新變化,增強了商品、服務、業(ye) 態等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實現了“華麗(li) 轉身”,人氣重新旺了起來。

  業(ye) 態豐(feng) 富的商業(ye) 綜合體(ti) 受到歡迎——

  “就算不消費購物,在裏麵轉一轉、玩一玩也是種享受。”在四川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商場裏,消費者可以享受多元化的購物體(ti) 驗。商城的各樓層都分布著跟餐飲休閑娛樂(le) 健身有關(guan) 的業(ye) 態,從(cong) 書(shu) 店、琴行、茶莊、花店,到美容美發、健身中心,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商場頂樓空中花園裏的環球美食廣場環境非常優(you) 美,引得很多熱愛美食的消費者慕名而來。

  轉型升級的傳(chuan) 統商場煥發新活力——

  在山東(dong) 濟南銀座購物廣場泉州廣場店,重裝開業(ye) 的超市裏顧客熙熙攘攘。在重裝升級中,這家超市在商品結構、消費需求等方麵進行了調整。其中,畜水產(chan) 類主打新鮮健康主題,通過向顧客清晰展示加工過程,打造“色、香、味、形”煙火氣。此外,超市自采直營進口產(chan) 品增加上千個(ge) 。“這些產(chan) 品特色鮮明,銷量很好。”超市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擁抱新潮科技的新型商場吸引關(guan) 注——

  “專(zhuan) 門帶著孩子來體(ti) 驗商場的裸眼3D屏,感覺就像置身於(yu) 科幻世界裏。”京東(dong) 在線下打造的購物中心京東(dong) MALL,從(cong) 整體(ti) 設計到交互體(ti) 驗都充滿潮流與(yu) 科技元素,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商場的外牆打造了一塊巨型裸眼3D屏,逼真的3D效果令人感覺屏幕內(nei) 的畫麵伸手可觸。店內(nei) 配有全息投影、VR裝備、智能機器人、虛擬直播間、電路透明機房等科技裝置及設施,讓人耳目一新。

  “創新是實體(ti) 零售轉型的直接動力。”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近年來,我國實體(ti) 零售規模持續擴大,業(ye) 態不斷創新,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大力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不僅(jin) 進一步提高了流通效率和服務水平,也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新供給,重新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服務多樣——

  讓逛店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

  “我不喜歡在家宅著,每到周末都會(hui) 跟朋友約著一起來逛商場。”在濟南銀座購物廣場泉州廣場店,和朋友一起在電影院門口排隊買(mai) 票的市民李莉說,逛商場已經不再是單純為(wei) 了買(mai) 東(dong) 西,約著朋友一起看電影、喝咖啡、逛書(shu) 店,已經成了一種休閑方式。

  “和線上購物相比,商場有自己的優(you) 勢,隻要提供的商品好、提供的服務好,顧客自然也就來了。”在銀座商場負責人看來,針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要釋放出更多的空間給年輕人,滿足他們(men) 喝咖啡、會(hui) 朋友等多樣化需求,實體(ti) 店才真正有了吸引力。

  讓逛店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成為(wei) 很多實體(ti) 店增加顧客黏性的法寶。圍繞改善消費者逛店體(ti) 驗,實體(ti) 店下足了功夫,湧現出了一批好買(mai) 、好逛、好玩的購物場所。

  “以前在商場買(mai) 衣服,我總是為(wei) 衣服搭配發愁。有搭配師提供參考,感覺從(cong) 容多了。”在銀泰百貨杭州武林店,前來購物的市民張薇說。在商場服裝搭配師的建議下,她很快就選購了兩(liang) 套新衣服。

  商場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順應一些消費者的需求,商場兩(liang) 年前推出了搭配師服務,受到了顧客好評。商場通過自有課程體(ti) 係的開發,釋放導購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同時結合新零售的能力,讓用戶既可以在線上進行搭配谘詢,也可以實現線上預約、線下搭配服務新體(ti) 驗。

  新服務不僅(jin) 更好滿足了消費者需求,給商場也帶來新增長點。在銀泰百貨,搭配師服務提升了品牌銷售的連帶率,據統計,通過引入優(you) 秀的搭配師,能讓專(zhuan) 櫃的連帶率、客單價(jia) 翻一番。

  “對於(yu) 一個(ge) 電子產(chan) 品迷來說,能夠第一時間體(ti) 驗剛剛推出的新產(chan) 品,真的很幸福。”在京東(dong) MALL裏,前來體(ti) 驗剛剛推出的遊戲機的消費者李維說。為(wei) 了讓商場逛起來更有趣味,京東(dong) MALL設置了11大主題場景體(ti) 驗區和29大產(chan) 品互動體(ti) 驗區,包括美容沙龍、音頻體(ti) 驗、無人機體(ti) 驗、按摩養(yang) 生等區域,讓消費者能夠體(ti) 驗多元化場景空間,更直觀地與(yu) 店內(nei) 產(chan) 品進行互動。

  “逛店需求不僅(jin) 沒有減少,而且越來越多。”趙萍說,有的消費者喜歡“宅”在家上網購物,但有的消費者更喜歡到商場邊逛邊買(mai) 。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個(ge) 性化,線下購物能滿足集購物、娛樂(le) 、休閑、飲食、出遊於(yu) 一體(ti) 的社會(hui) 性需求,以及消費者麵對麵選購、擁有和使用商品的即時性需求。圍繞這一需求發力,商場完全可以打造出不同於(yu) 線上的新優(you) 勢。

  業(ye) 態融合——

  小店鋪也能更時尚

  時尚的街區、琳琅滿目的小店、方便的生鮮超市,還有多功能體(ti) 育館……在北京大興(xing) 區興(xing) 豐(feng) 街道三合南裏小區的便民綜合服務中心三合·美鄰坊,前來購物、休閑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現在的模樣,跟以前比真是改變太大了。”小區居民張阿姨每天都帶著小孫子來玩,說起改造一新的生鮮超市、社區食堂和咖啡書(shu) 屋,她豎起了大拇指。

  在升級過程中,便民綜合服務中心在保留原有鍋爐房建築整體(ti) 風格的同時,完善社區商業(ye) 功能。一層的生鮮超市內(nei) ,貨品齊全、價(jia) 格合理、環境舒適;二層的社區公益空間,不僅(jin) 有便民社區食堂、裁縫鋪、理發店,還有兒(er) 童活動空間和“美好會(hui) 客廳”;三層有咖啡屋式的文化書(shu) 吧,居民可以在咖啡香中閱讀。升級後的便民綜合服務中心輻射了周邊15個(ge) 社區、10萬(wan) 居民,每天都吸引很多消費者。

  近年來,針對發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給不足、運行效率不高問題,實體(ti) 零售加快融合發展,致力於(yu) 改變以前千店一麵、千店同品的現象,著力增加智能、時尚、健康、綠色商品品種,形成了很多新、優(you) 、奇、特的新供給。

  與(yu) 線上融合,傳(chuan) 統實體(ti) 店也能更時尚。

  有這樣一個(ge) 數據:從(cong) 門店打烊到第二天早上營業(ye) 這段時間,全國銀泰百貨每天的線上銷售業(ye) 績相當於(yu) 一個(ge) 5萬(wan) 平方米中型商場的全年銷售額。激發這個(ge) 新增長點的法寶,就是對線下商場的數字化改造。

  在銀泰百貨,不僅(jin) 可以逛線下門店,還可以逛“雲(yun) 上”百貨,“雲(yun) 逛街”“躺著買(mai) ”大大延長了銀泰和消費者的接觸時間。無需走進商場,消費者便可獲知商場諸多信息。數據顯示,銀泰喵街APP訂單中超四成來自夜間,有數萬(wan) 消費者晚上逛喵街“躺著買(mai) ”,且集中在深夜11點至淩晨2點下單。

  與(yu) 新業(ye) 態融合,實體(ti) 店體(ti) 驗更新潮。

  “那個(ge) 秋千好高呀,我也想玩!”時值冬日,四川成都的最低氣溫已降至零下,位於(yu) 市中心的富力廣場購物中心內(nei) 卻是暖意融融。許多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排隊體(ti) 驗時下最火的室內(nei) 高空拓展項目——“空中芭蕾”,陣陣歡笑聲“溫暖”了整個(ge) 商場。富力廣場作為(wei) 成都市中心最早出現的一批購物中心之一,從(cong) 商業(ye) 空間、內(nei) 容與(yu) 服務等層麵全方位持續探索創新,扮演起集藝術、人文、購物於(yu) 一身的“新角色”,逐漸從(cong) 單純的購物場所向能夠同時滿足娛樂(le) 、就餐、休閑、親(qin) 子等多元消費需求的“生活空間”轉型。

  西南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彭龍認為(wei) ,傳(chuan) 統購物中心轉型是必然趨勢,關(guan) 鍵之處在於(yu) 既要迎合消費潮流,又要考慮自身所處的城市地段與(yu) 賣場特點,也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轉型規劃與(yu) 管理。

  趙萍認為(wei) ,客觀地說,實體(ti) 零售發展麵臨(lin) 經營成本上漲、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網絡零售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但背靠中國消費大市場,實體(ti) 店仍有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未來。“圍繞新需求主動作為(wei) 、敢於(yu) 創新的企業(ye) ,能贏得消費者,也能贏得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6日 19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