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養老金漲多少?共同富裕怎麽幹?你關心的各地都安排上了!

發布時間:2022-01-26 15: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養(yang) 老金漲多少?共同富裕怎麽(me) 幹?你關(guan) 心的各地都安排上了!

  目前,大多數省份的省級兩(liang) 會(hui) 都已召開,作為(wei) 透視各地發展的窗口,地方版《政府工作報告》頗受外界關(guan) 注。一些2021年備受輿論關(guan) 注的熱點、焦點甚至敏感點話題,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都有回應。

  “共富”寫(xie) 進多地報告:確保一個(ge) 都不掉隊

  2022年地方發展規劃,無論是東(dong) 中西部,“共同富裕”話題都被關(guan) 注。麵對這個(ge) 看似宏大的概念,地方版的“共富”探索更多是細化到經濟社會(hui) 和民生的每一個(ge) 微觀層麵,其目標都要讓民眾(zhong) 切實感受到發展獲得感。

  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今年該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共同富裕是高頻詞。在共同富裕的措施中,浙江提到一個(ge) 兜底目標:城鄉(xiang)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標準達到1.1萬(wan) 元以上,集中供養(yang) 孤兒(er) 最低養(yang) 育年標準達到2.1萬(wan) 元,確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ge) 都不掉隊。

  中部省份山西提出,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比重,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安徽則提出“推進中等收入群體(ti) 倍增工程”。

  在西部,甘肅今年明確,無論財政壓力有多大,用於(yu) 民生的支出隻增不降,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隻增不減。陝西提出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wei) 城鄉(xiang) 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抓手,“培育一批工業(ye) 強縣、農(nong) 業(ye) 大縣和旅遊名縣,實現縣域生產(chan) 總值增速高於(yu) 全省1個(ge) 百分點”。

  養(yang) 老金漲多少?延遲退休怎麽(me) 落地?

  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延遲退休的話題被寫(xie) 入,國家層麵還明確了“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

  養(yang) 老金、延遲退休,這些都是事關(guan) 民眾(zhong) 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今年不少地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養(yang) 老金,例如,去年,江蘇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人均提高4.5%,雲(yun) 南企業(ye) 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實現17連增,甘肅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礎養(yang) 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13元。

  對於(yu) 今年的規劃,陝西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落實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推進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確保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河南提到,今年要落實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適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河北也明確要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江蘇的表述是,提高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待遇水平,實施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

  反思災害應急、疫情防控等暴露的問題

  地方兩(liang) 會(hui) 不僅(jin) 談成績、話規劃,也直麵問題,反思不足。

  “7·20”特大暴雨災害就寫(xie) 進了河南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總結工作不足時特別提到“防災救災和應急處置體(ti) 係不夠完善”。

  去年夏天,河南連續遭遇多輪曆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2407萬(wan) 人受災,“7·20”特大暴雨災害還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

  河南省政府列出的2022年十方麵重點工作中,“加快災後恢複重建”被納入。該省提出,“注重城市‘裏子工程’‘避險工程’建設”“提升地下交通避險能力”。此外,河南還提出一個(ge) 目標:經過3年努力,全麵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向黨(dang) 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優(you) 秀答卷。

  陝西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問題:常態化疫情防控機製不健全,城市應急管理、社區基層治理、基礎防疫體(ti) 係等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報告最後還提到,一定悟透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麵,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想問題以民意為(wei) 重,辦事情以民生為(wei) 本,下大氣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中新網記者 闞楓)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