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江蘇省東台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法化解矛盾 送去法律溫暖

發布時間:2022-01-27 11: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2022年01月27日 第 19 版 版麵截圖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重視的傳(chuan) 統節日。過一個(ge) 平安、溫暖、祥和的團圓年,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春節前夕,本報記者走進公安、消防、法律援助中心等單位的基層一線,記錄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和細致的工作,見證他們(men) 的堅守和付出。也正是廣大平安守護者的默默奉獻,我們(men) 的春節才能過得平安幸福。

  讓我們(men) 向平安守護者致敬!

  ——編 者

  江蘇省東(dong) 台市法律援助中心

  依法化解矛盾 送去法律溫暖

  本報記者 魏哲哲

  “非常感謝你們(men) 幫助!”1月20日,朱某接到江蘇省東(dong) 台市法律援助中心回訪電話時高興(xing) 地說,“我不但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資,還有了新工作。這些天,正備年貨呢。”

  原來,朱某等50名農(nong) 民工之前因所在的公司宣布停產(chan) ,他們(men) 不僅(jin) 被拖欠工資,還麵臨(lin) 失業(ye) 的困境。“我們(men) 多次找企業(ye) 要說法都沒結果。”就在一籌莫展之時,東(dong) 台市園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了解到這一情況,第一時間對接市法律援助中心。經審查後,法律援助中心及時指派援助律師介入。

  沒有了工資保障,員工情緒很激動。援助律師張國華向朱某等人了解情況,引導他們(men) 依法理性表達訴求。了解到公司不再複工,朱某等人希望律師幫助維權。

  每個(ge) 人的欠薪情況、掌握證據等情形不同,如何確保受援人的最大利益?張國華製定了處置方案:對被拖欠工資額較大,且有明確充分證據的,建議申請勞動爭(zheng) 議仲裁;其餘(yu) 員工欠薪金額不大,但證據不充分,需要與(yu) 公司溝通確認進行調解。

  “勞動爭(zheng) 議仲裁委立案後,想組織雙方先期調解,但在送達法律文書(shu) 時又遇到了困難。”張國華說,因企業(ye) 停產(chan) ,留守公司人員無法取得公章,導致仲裁法律文書(shu) 無法送達,仲裁委隻得通過公告形式送達。得知公告期需要60天,朱某等人很著急,張國華一方麵與(yu) 企業(ye) 負責人溝通協商,另一方麵通過法律援助中心協調相關(guan) 部門及時介入,組織雙方多輪調解、溝通。最終,朱某等人與(yu) 公司達成調解意見,50名農(nong) 民工全部領取到應得的工資和經濟補償(chang) 金。

  案件順利化解,法律援助服務並未止步。“回訪時了解到,50名農(nong) 民工絕大多數是技術熟練工,仍想留在東(dong) 台工作。”東(dong) 台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馬冬梅介紹,他們(men) 安排援助律師進行培訓指導,聯係園區勞動部門了解相關(guan) 企業(ye) 信息,為(wei) 農(nong) 民工牽線搭橋。很快,朱某等人有了新工作。

  法律援助是一項暖民心的民生工程。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guan) 和法律援助機構主動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維護了受援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2021年,中國法律服務網“農(nong) 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及時解答留言谘詢、收集欠薪線索、轉辦法律援助案件,為(wei) 農(nong) 民工提供法律谘詢2萬(wan) 餘(yu) 人次,各地“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為(wei) 農(nong) 民工提供法律谘詢46萬(wan) 餘(yu) 人次。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