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媒體高度評價北京冬奧會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北京冬奧會(hui) 各項賽事激烈進行之時,多國媒體(ti) 紛紛對此次冬奧會(hui) 的“綠色味”“科技味”“文化味”給予高度評價(jia) ,稱讚其環保理念、高新科技、中國元素。
環保理念廣泛應用
新西蘭(lan) 廣播電台網站報道說,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大亮點是“綠色辦奧”,中方的碳中和辦賽承諾令人稱道。“鳥巢”“水立方”見證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又在2022年冬奧會(hui) 投入使用。首鋼滑雪大跳台作為(wei) 世界上第一個(ge) 永久保留的大跳台,受到運動員們(men) 的廣泛喜愛。
日本《朝日新聞》介紹了北京冬奧會(hui) 多方麵的環保舉(ju) 措,包括此次奧運冰場使用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為(wei) 奧運會(hui) 上首次采用的最先進製冰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ti) 。此外,賽場電力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等也體(ti) 現了環保理念。
西班牙《阿斯日報》網站報道說,這是北京第二次舉(ju) 辦奧運會(hui) ,中國為(wei) 降低成本開啟再利用模式,對2008年奧運會(hui) 的多個(ge) 場館進行改造。被稱為(wei) “冰絲(si) 帶”的國家速滑館是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曲棍球和射箭項目的臨(lin) 時場地建設而成,其標誌性的絲(si) 帶狀曲麵玻璃幕牆不僅(jin) 展現了靈動的現代建築之美,還兼具高效發電性能。
技術賦能造就創新
意大利國家廣播電台著重介紹了北京冬奧會(hui) 的先進硬件設施。報道說,北京和張家口之間運營著時速可達350公裏的高速鐵路,使運動員、記者和觀眾(zhong) 得以穿梭兩(liang) 地。列車上有中國最新的5G網絡,允許乘客在列車上收看4K高清影像,並允許媒體(ti) 記者傳(chuan) 輸高質量新聞畫麵。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節目體(ti) 育版介紹了主媒體(ti) 中心由機器人製餐送餐的智慧餐廳。報道說,就餐地點設計得就像科幻電影裏的場景,空中雲(yun) 軌從(cong) 天花板送餐,盡可能減少人員接觸。
巴西《時代》雜誌刊文說,北京冬奧會(hui) 引入了體(ti) 育行業(ye) 革命性的創新。文章詳細介紹了減少人員接觸的機器人、智能床墊、奧運村內(nei) 5G覆蓋和電子貨幣的使用等。
國際奧委會(hui) 委員巴達瑪·利斯瓦達恭接受泰國《暹羅早報》采訪時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是一場安全和卓越的體(ti) 育盛會(hui) 。此次冬奧會(hui) 開幕式運用了人工智能、視覺技術、5G和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並取得成功,表明科技手段將在體(ti) 育賽事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元素感染世界
《俄羅斯報》網站報道說,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場館規劃建設中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例如首鋼滑雪大跳台的昵稱為(wei) “雪飛天”,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昵稱為(wei) “雪遊龍”,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的昵稱為(wei) “雪如意”等。這些美麗(li) 文化元素背後映射的是中國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
《日本經濟新聞》在題為(wei) 《冬奧會(hui) 借春節弘揚中國文化》的文章中說,匯聚各國媒體(ti) 的主媒體(ti) 中心除夕時舉(ju) 行了春節慶祝活動,現場設置了剪紙、書(shu) 法等特色體(ti) 驗區。一名美國記者說自己首次嚐試用毛筆寫(xie) 字,能在這裏了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十分高興(xing) 。
墨西哥《金融家報》網站報道說,此次北京冬奧會(hui) 的678道菜品中,中餐和西餐的比例為(wei) 3比7,以便讓所有運動員都能品嚐到中國的特色美食。此外,由於(yu) 冬奧會(hui) 恰逢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春節,菜單上增加了很多與(yu) 春節有關(guan) 的特色美食。
法國《解放報》網站報道說,北京冬奧會(hui) 吉祥物“冰墩墩”獲得了極大成功,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宣傳(chuan) 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參與(yu) 記者 孫丁 盧懷謙 郭磊 周嘯天 胡雪 李曉渝 張繼業(ye) 郭丹 王媛媛 王亞(ya) 光 趙焱 陳威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