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共富,甬麗衢共建18個鄉村振興示範村
房屋青瓦白牆、祠堂修舊如舊、花壇漂亮整潔……寧波鄞州區以近600萬(wan) 元援建資金對衢州市衢江區湖南鎮蛟壟村進行全麵改造,不僅(jin) 鄉(xiang) 村舊貌換新顏,而且重新激活該村數百年的生薑種植曆史,使43戶結對的低收入農(nong) 戶,每年人均收入從(cong) 0.6萬(wan) 元增加至1.5萬(wan) 元。
蛟壟村是寧波攜手麗(li) 水、衢州打造山海協作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的典型案例。記者2月17日從(cong) 寧波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獲悉,三年來寧波持續發揮援建項目資金作用,累計投入9246萬(wan) 元,加快推動麗(li) 水、衢州結對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強村富民,累計建成麗(li) 水蓮都區麗(li) 新鄉(xiang) 馬村、衢州衢江區湖南鎮蛟壟村等18個(ge) 山海協作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
“我們(men) 通過規劃引領、項目示範帶動,攜手對口地區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為(wei) 推動我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和我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貢獻力量。”寧波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據介紹,寧波市各地因地製宜,通過幫扶項目的實施,支持麗(li) 水、衢州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積極拓寬群眾(zhong) 增收渠道,推動當地特色農(nong) 旅融合發展,直接帶動低收入農(nong) 戶增收。
“20畝(mu) ‘紅美人’柑橘,預計每畝(mu) 收益5萬(wan) 元以上。”在麗(li) 水遂昌縣北界鎮的桃溪紅農(nong) 旅融合精品示範園水果基地,負責人畢樂(le) 軍(jun) 說。北界鎮是遂昌的北大門,是典型的農(nong) 業(ye) 鄉(xiang) 鎮。
在掛職幹部的牽線搭橋下,該鎮與(yu) 寧波市象山縣達成山海協作援建項目意向,引進象山“紅美人”柑橘,在桃溪紅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推廣種植,並打造試驗基地,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好風景要變成好“錢景”,離不開好“賣相”。通過沙灘提升等一係列項目工程建設,寧波市北侖(lun) 區讓麗(li) 水雲(yun) 和縣石塘鎮長汀村“點沙成金”,累計投入資金230萬(wan) 元助力長汀村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特色示範村。目前該村累計接待遊客超過200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4500多萬(wan) 元,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創收500餘(yu) 萬(wan) 元。
佘鄉(xiang) 大舞台、垂釣基地、全花宴、精品民宿……象山縣累計在遂昌坑口村投入援建資金300多萬(wan) 元,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村級集體(ti) 經濟也顯著提升。
在加快山海協作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過程中,寧波大力推進“消薄飛地”建設,打造了6個(ge) 省級“消薄飛地”。2021年向6個(ge) 山海協作結對地區返利,共計固定收益3984.95萬(wan) 元。此外,還充分利用農(nong) 業(ye) 展會(hui) 、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營店、互聯網銷售平台等,推廣“麗(li) 水山耕”“衢江山農(nong) ”等品牌,完成消費幫扶12256.08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