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積極推進“三農”法治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發布時間:2022-02-22 14:4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1年全國人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推進“三農(nong) ”領域法治建設。立法工作的顯著特點是: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wei) 。

  一是積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通過實施,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法律支撐。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為(wei) 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總抓手,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到2050年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全麵實現。經過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全國人民的艱辛努力,我們(men) 於(yu) 2020年底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取得了舉(ju) 世公認的曆史性成就。同時,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xiang) 差距較大、脫貧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差等問題仍比較突出。2020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座談會(hui) 上強調,“要接續推進全麵脫貧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ti) 製機製”。黨(dang) 中央明確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後,要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為(wei) 切實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全國人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草案牽頭起草單位,積極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草案的修改完善和通過實施。2021年4月通過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增強脫貧地區內(nei) 生發展能力,建立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幫扶長效機製,持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動態監測預警和幫扶機製,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這一規定彰顯了國家推進脫貧地區全麵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決(jue) 心,為(wei) 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確保脫貧地區進一步實現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提供法律保障,並且提出相關(guan) 製度建設要求。下一步要認真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建設宜居宜業(ye) 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二是圍繞落實“藏糧於(yu) 地”戰略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抓緊起草黑土地保護法。黑土地的土壤性狀好、肥力高,糧食產(chan) 量高而且品質好。東(dong) 北黑土區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chan) 基地,耕地麵積不大,但糧食產(chan) 量約占全國的1/4,調出糧食約占全國的1/3,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長期以來的開發利用,加上風蝕、水蝕侵害,導致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對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帶來不利影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時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ge) “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同年12月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要求,把黑土地保護作為(wei) 一件大事來抓,把黑土地用好養(yang) 好。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將黑土地保護提升為(wei) 國家戰略。2021年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上,有代表提出製定黑土地保護法的議案。

  全國人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黑土地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到黑土地保護事關(guan) 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是落實“藏糧於(yu) 地”戰略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積極研究論證,建議製定黑土地保護法,並於(yu) 2021年4月抓緊開展起草工作,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聽取意見,深入東(dong) 北黑土區開展調研,多次召開座談會(hui) ,廣泛聽取地方人大、政府有關(guan) 部門和人大代表、專(zhuan) 家學者、基層幹部群眾(zhong) 的意見建議,深入研究,反複修改,形成黑土地保護法草案,並於(yu) 當年12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受到普遍好評。黑土地保護法是一項“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實現了代表當年提出議案、當年研究論證、當年完成起草並提請審議。

  三是圍繞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助力打好種業(ye) 翻身仗,及時開展種子法修改工作。建立健全激勵和保護原始創新的種業(ye) 法律製度,是打好種業(ye) 翻身仗的關(guan) 鍵。我國農(nong) 作物育種的突破性品種少、同質化問題突出,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對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不夠,導致原始創新動力不足,套牌、修飾性品種多,低水平重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下決(jue) 心把我國種業(ye) 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優(you) 良品種,從(cong) 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和黨(dang) 中央精神,全國人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研究提出,抓緊修改種子法,重點完善植物新品種保護製度,強化植物新品種權保護,鼓勵育種創新。經過深入研究論證,廣泛聽取有關(guan) 部門、科研機構和育種科研人員、專(zhuan) 家學者的意見,反複修改完善,提出了種子法修正草案,擴大了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範圍,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製度以激勵原始創新,完善植物新品種侵權賠償(chang) 製度。修正案草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實現了當年起草、當年提請審議、當年通過。

  (作者為(wei) 全國人大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1日 15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