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製造強國建設插上數字化“翅膀”(產經觀察·推動結構政策落地見效③)

發布時間:2022-02-24 14:3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上圖為(wei) 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的智能製造車間。

  尚宇傑攝

  當前,以5G、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正推動我國製造業(ye) 全方位、全鏈條改造。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數字化改造如何為(wei) 製造強國建設源源不斷地注入動力?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又有哪些?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和多家企業(ye) 。

  加大對企業(ye) 智能改造和重大技術改造支持力度

  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發新活力

  經過工業(ye) 互聯網改造升級,安徽華茂紡織工廠每萬(wan) 錠用工由50人降低到15人以下,生產(chan) 效率提高50%,鞍鋼1780熱連軋生產(chan) 線緊急停機、故障維修次數下降20%,作業(ye) 效率提升5%;

  基於(yu) 工業(ye) 互聯網智能決(jue) 策係統,家居企業(ye) 客來福實現一鍵設計、一鍵報價(jia) 、一鍵下單、一鍵生產(chan) ,形成6000多種個(ge) 性化定製方案,產(chan) 品交付周期縮短50%;

  依托5G網絡,山西一處煤礦100多公裏巷道實現5G專(zhuan) 網全覆蓋,自動巡檢機器人、高清巷道視頻監控、遠程控製無人開采等“5G+工業(ye) 互聯網”應用,讓數百米深的礦井更智能更安全……

  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化改造,是我國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一環。工信部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國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5.3%和74.7%,比2012年分別提高30.7個(ge) 和25.9個(ge) 百分點;工業(ye) 企業(ye) 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到70.9%,比“十三五”初期增長16個(ge) 百分點。

  “數字化轉型是以數據作為(wei) 核心驅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各個(ge) 行業(ye) 的全麵融合為(wei) 主線,以更高生產(chan) 運營效率、更快市場響應水平和更大價(jia) 值創造為(wei) 目標,變革產(chan) 品服務形態、生產(chan) 組織方式和商業(ye) 模式的過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說。

  加力、快速擦冰、輕磕、頂線……北京冬奧會(hui) 冰壺賽場上,各國體(ti) 育健兒(er) 展開激烈角逐。確保冰壺與(yu) 冰麵摩擦係數恒定,依靠的是冰麵之下隱藏的工業(ye) 互聯網“黑科技”。

  “冰壺賽場冰麵溫度要求是零下6攝氏度,冰層厚度則要控製在5到6厘米之間。”冰山技術服務(大連)有限公司智聯開發部副部長閻蓋寶告訴記者,通過設置冰麵溫度、紅外溫度、供回液溫度傳(chuan) 感器,“冰立方”等冬奧場館實現了3層冰麵分層精準控溫,還可節約30%的能耗。

  自2017年實施數字化改造以來,冰山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已上線19個(ge) 工業(ye) APP和6個(ge) 雲(yun) 化軟件,服務企業(ye) 150個(ge) ,累計連接工業(ye) 設備5.4萬(wan) 餘(yu) 個(ge) 。得益於(yu) 工業(ye) 互聯網“加持”,大連冰山集團在國內(nei) 工業(ye) 製冷行業(ye) 服務市場中的占有率提升至30%。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對企業(ye) 智能改造和重大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動重點行業(ye) 、重大技術成果工程化產(chan) 業(ye) 化,提升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提升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

  讓智能製造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2月7日,吉利汽車浙江長興(xing) 基地的總裝流水線上,緊張忙碌的氣氛撲麵而來。身穿橙藍相間製服的工人,手拿伺服擰緊槍,按照裝配流程,一絲(si) 不苟地擰緊每個(ge) 螺栓。工位上方,高清攝像頭依托5G網絡,實時監測每個(ge) 擰緊動作,並把所有擰緊點的操作過程數據及結果上傳(chuan) 係統。

  “我們(men) 的總裝流水線實現了100%大數據總裝,每個(ge) 裝配流程都可追溯,出現任何問題都能第一時間排查,確保每台下線的第四代帝豪汽車足夠‘完美’。”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長興(xing) 基地負責人童誌遠表示。

  近年來,吉利長興(xing) 基地積極推進“雙0雙100”精品製造體(ti) 係——零偏差衝(chong) 壓、100%自動化焊接、零汙染噴塗、100%大數據總裝。作為(wei) 2020年工信部離散行業(ye) “5G+工業(ye) 互聯網”高質量平台項目及2021年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應用項目,吉利長興(xing) 基地建立起智能數據平台,通過應用5G透明工廠、設備實時數據采集、5G+XR應用、5G+高清視覺應用、5G+物流管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chan) 、網絡化協調、安全化管控。

  “打造以‘未來工廠’為(wei) 引領,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為(wei) 主體(ti) 的智能製造群體(ti) ,是浙江推進智能製造的重要抓手。”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有關(guan) 負責人說,浙江已經製定“未來工廠”建設導則和評價(jia) 標準,截至2021年底,累計認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23家,“未來工廠”61家,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提高47.8%,能源利用率提高16.3%,運營成本降低20.4%。

  不隻是浙江。2021年,遼寧省財政設立20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支持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推動近2萬(wan) 戶工業(ye) 企業(ye) 上雲(yun) 。遼寧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廳長苗治民告訴記者,3年來,遼寧省已完成109個(ge) 智能製造重點項目建設,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升21.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5.6%。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21年度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工廠揭榜單位和優(you) 秀場景名單》,廣汽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電池、榮耀智能手機等110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以及241個(ge) 智能製造優(you) 秀場景上榜。“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堅持智能製造這一主攻方向,著力提升創新能力、供給能力、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加快構建智能製造發展生態,持續推進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力爭(zheng) 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ye) 企業(ye) 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ye) 骨幹企業(ye) 初步應用智能化。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解決(jue) 方案,做好要素保障

  讓工業(ye) 互聯網惠及更多中小企業(ye)

  春節剛過,位於(yu) 浙江新昌縣的普佑機電軸承生產(chan) 車間已是一片繁忙。設備還是那些設備,操控設備的人員卻已大幅減少。

  “機床改進、工藝參數合理化改進、原輔材料壽命管理、作業(ye) 行為(wei) 習(xi) 慣標準化,去年3月開始,我們(men) 對2017年實施的工廠信息化改造項目進行深度價(jia) 值挖掘提升。過去,一位員工操作一條生產(chan) 線,如今一人管兩(liang) 條。人力節省下來了,我們(men) 便可開展‘雙班製’生產(chan) 。”總經理黃永龍說,在不增加設備和人員數量投入的情況下,公司實現了產(chan) 能倍增,年產(chan) 值也突破1億(yi) 元。

  近年來,新昌軸承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積極開發成本低、方便中小企業(ye) 使用的工業(ye) APP,提供設備監控、遠程運維等服務。目前,已連接300多家企業(ye) 的2萬(wan) 多台設備,設備產(chan) 出平均提升13%,用工減少50%。

  中小企業(ye) 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jun) ,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近年來,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成效顯著,對中小企業(ye) 的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凸顯。“工業(ye) 互聯網廣泛應用在40多個(ge) 國民經濟重點行業(ye) ,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ye) 影響力的平台超過100家,平台連接的工業(ye) 設備數量達到7600萬(wan) 台套,平台匯聚的工業(ye) APP突破59萬(wan) 個(ge) ,平台服務的工業(ye) 企業(ye) 達160萬(wan) 家。”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說。

  “總體(ti) 來看,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難點依然在中小微企業(ye)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認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需更好發揮行業(ye) 龍頭企業(ye) 作用,通過供應鏈,龍頭企業(ye) 的數字化平台可向中小微企業(ye) 開放,進而降低成本,幫助中小微企業(ye) 轉型升級。

  “當前,還有大量中小企業(ye) 由於(yu) 認知、資金、技術等因素限製,難以係統性開展數字化轉型。”餘(yu) 曉暉建議,下一步,數字化轉型應從(cong) 頂層設計、技術產(chan) 業(ye) 、要素保障等角度協同推進。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發布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方案,為(wei) 行業(ye) 和大中小企業(ye) 提供可落地、易操作的數字化轉型參考路線圖。二是圍繞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興(xing) 融合型技術領域加快前瞻性布局,麵向行業(ye) 需求,在通用中兼顧定製化,打造可用好用的數字化轉型解決(jue) 方案。三是聚集政產(chan) 學研用金等方麵合力,利用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等大型聯盟生態,進一步推進產(chan) 業(ye) 協同,做好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保障。

  工信部中小企業(ye) 局局長梁誌峰說,“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實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促進工程,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在中小企業(ye) 落地應用,麵向中小企業(ye) 提供一批成本低、見效快、適用性強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到2022年底,組織100家以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wei) 不少於(yu) 10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評價(jia) 診斷服務和解決(jue) 方案,推動10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業(ye) 務“上雲(yun) ”。此外,還要鼓勵中小企業(ye) 積極融入5G、工業(ye) 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和產(chan) 業(ye) 生態,並夯實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服務基礎。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