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興,財稅金融再加力(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的力量載體(ti) ,保市場主體(ti) 就是保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ti) 保護好,為(wei) 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去年底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繼續麵向市場主體(ti) 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加大對實體(ti) 經濟融資支持力度”。近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宣布,將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央行明確,兩(liang) 項直達實體(ti) 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接續轉換。相關(guan) 領域改革持續深化,為(wei) 市場主體(ti) 穩預期、強信心、添活力。
惠企舉(ju) 措力度不減,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龐大的市場主體(ti) 是我國經濟韌性、潛力所在。2022年,財稅金融政策繼續圍繞市場主體(ti) 發力,為(wei) 宏觀經濟夯實“穩”的基礎,強化“進”的支撐。
——實施規模性減稅降費,推進良性循環。
不久前,位於(yu) 山東(dong) 泰安的普瑞特機械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貼出“喜報”,公司的液態食品智能裝備工業(ye) 設計中心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工業(ye) 設計中心。“我們(men) 一定要抓住機遇,把研發搞上去,把產(chan) 品做精做優(you) 。”普瑞特財務負責人朱慶磊說,2018年到2021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等政策減免稅款1400餘(yu) 萬(wan) 元。
這幾年,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前所未有。2021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1.1萬(wan) 億(yi) 元,“放水養(yang) 魚”“水多魚多”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ce) 的市場主體(ti) 達到1.54億(yi) 戶,同比增長11.1%;2021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ti) 2887.2萬(wan) 戶,同比增長15.4%。2022年,組合式、規模性減稅降費政策已經在路上,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負擔、添動力的政策紅利還將持續釋放。
——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乍暖還寒,湖南長沙東(dong) 瓜山人聲鼎沸,陳華媛的湘西菜館就開在這條美食街上。“之前店裏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我每天心裏七上八下的。”陳華媛說。關(guan) 鍵時刻,建行長沙天心支行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30萬(wan) 元普惠小微貸款為(wei) 菜館解了難,陳華媛高興(xing) 地說:“資金問題解決(jue) 後,店裏生意火爆,營業(ye) 額增長了許多。”
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金融加大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2022年,將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wei) ,2022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保持適當支出強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整體(ti) 看,宏觀政策將促進更多市場主體(ti) 長得大、活得好,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nei) 生動力。”
聚焦重點精細“滴灌”,護航企業(ye) 爬坡過坎
2022年,宏觀政策圍繞“精準”二字持續發力,一方麵聚焦重點市場主體(ti) 需求進行精細“滴灌”;另一方麵注重相機調控,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出手預調微調,護航萬(wan) 千市場主體(ti) 爬坡過坎。
——聚焦重點市場主體(ti) ,提高幫扶精準度。
“機會(hui) 來了!”翻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促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的意見》,位於(yu) 浙江寧波的君禾泵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君波樂(le) 嗬嗬地說:“加強對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的財政金融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信貸支持,正是企業(ye) 最期盼的!”
“因為(wei) 納稅信用良好,我們(men) 不用抵押就獲得75萬(wan) 元的信用貸款。”看著放款單,貴州玉水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安芬激動不已。前段時間,公司新建山茶油加工廠,資金一度緊張。“多虧(kui) 農(nong) 業(ye) 銀行‘銀稅互動’服務幫了大忙!再加上小微企業(ye) 所得稅再減半、自產(chan) 自銷農(nong) 產(chan) 品免征增值稅等,各種優(you) 惠加起來有30多萬(wan) 元。”安芬說。
中小微企業(ye) 是保證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的重要環節。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2022年將聚焦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加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2022年央行將繼續落實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兩(liang) 個(ge) 市場化政策工具。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稅務部門將完善政策標簽體(ti) 係,精準篩選符合優(you) 惠政策享受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實現“點對點”“一對一”及時精準推送,確保各項稅費優(you) 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聚焦重點行業(ye) 領域,提升政策靈活性。
“好政策幫我們(men) 渡過了難關(guan) 。”唐山萬(wan) 浦熱電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晁彩霞說,“年底公司資金周轉壓力驟增,幸好國家及時出台了支持煤電和供熱企業(ye) 的緩繳稅費措施,為(wei) 公司辦理緩繳稅款235萬(wan) 元。”
去年第四季度,稅務部門圍繞促進能源電力保供,對煤電和供熱企業(ye) 實施“減、退、緩”稅政策。全年為(wei) 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辦理緩繳稅費2162億(yi) 元。“緩稅政策精準支持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等特定行業(ye) ,為(wei) 國內(nei) 首次,對促進實體(ti) 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認為(wei) ,這反映出財稅政策“相機而動”的機製日益成熟,未來能更好地支持重點行業(ye) 領域的市場主體(ti) 紓困解難、把握機遇。
各地方、各金融機構服務市場主體(ti) 的創新舉(ju) 措層出不窮: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湖南省推出了“一鏈一行、一鏈一策”服務;工商銀行麵向科創型製造業(ye) 企業(ye) 推出技術提升貸款、知識產(chan) 權貸款;交通銀行利用企業(ye) 收支流水大數據征信平台,在江西省落地全國首批“增信流水貸”……“金融業(ye) ‘求變’意識在增強、‘應變’能力在提升,今後在服務實體(ti) 部門關(guan) 鍵領域、薄弱環節方麵的創新舉(ju) 措將更多。”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政策紅利直達快享,落實落地更加高效
為(wei) 了一刻不耽擱、一分也不少地把政策紅利送到企業(ye) 手中,相關(guan) 部門不斷完善機製、強化協同,提升財稅金融政策效能。
——“兩(liang) 手”配合,促使資源配置更優(you) 。
在屋頂新增一個(ge) 花園,把內(nei) 院變成兒(er) 童娛樂(le) 公共空間……深圳市婦兒(er) 大廈的工地上,改造工程熱火朝天地進行。“這個(ge) 項目業(ye) 態複雜多樣,我們(men) 最終采用‘政府+社會(hui) 資本’的PPP模式。”深圳市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事務中心主任黎少峰說,用財政資金帶動社會(hui) 投資,不僅(jin) 有助於(yu) 降低運維成本、提升項目質量,也能激發民間投資熱情、提升市場主體(ti) 活力。
“以政策性融資擔保撬動銀行信貸,以專(zhuan) 項債(zhai) 拉動社會(hui) 投資等做法,發揮了財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長湧認為(wei) ,隨著相關(guan) 政策落地、相關(guan) 製度規範發揮作用,2022年市場、政府“兩(liang) 隻手”將發揮更大合力,提升市場主體(ti) 獲得感。
——“跨界”聯動,整合政策效能更強。
在廣東(dong)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同廣東(dong) 省財政和工信部門,打通線上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業(ye) 務通道,推出“政采貸”服務;在重慶,工信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推動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chang) 機製試點擴麵,創新企業(ye) 最高可獲財政500萬(wan) 元保險補貼……新的一年,財稅、金融、產(chan) 業(ye) 等政策協調聯動進一步增強,種種“搭配組合”新意迭出,處處“落地生金”惠及萬(wan) 千企業(ye) 。
——“直達”給力,政策落地見效更快。
在浙江偉(wei) 博塑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nei) ,新升級的塑料製品生產(chan) 線有條不紊地運轉。“好政策一竿子直達企業(ye) ,真解渴!”公司董事長牟智豪說,去年的財政貼息資金,不到一星期就打到了公司賬上,普惠型小微企業(ye) 利率優(you) 惠又減少利息支付23.64萬(wan) 元。“這兩(liang) 筆錢都用在激勵研發團隊上,今年新產(chan) 品上市,預計銷售額能增長超25%!”牟智豪說。
去年,兩(liang) 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延期,實現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過4400萬(wan) 戶;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製發揮積極作用,相關(guan) 直接惠企支出累計超6000億(yi) 元。2022年,兩(liang) 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接續轉換,財政資金直達機製無縫銜接,惠企“直通車”汽笛長鳴、動力滿滿。
我國中小微企業(ye) 有靈氣、有活力,善於(yu) 迎難而上、自強不息;我國宏觀調控手段日臻成熟,財稅金融手段措置裕如,將不斷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我們(men) 相信,沐浴著政策春風雨露,萬(wan) 千企業(ye) 將抽枝展葉,蓬勃生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4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