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臨平區加快推進智能製造
浙江省杭州市臨(lin) 平區,浸潤著越風吳韻,如今邁出嶄新的發展步伐。自《浙江省培育建設“未來工廠”試行方案》印發以來,臨(lin) 平區以打造全省智能製造中心為(wei) 目標,積極推進“未來工廠”建設。
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強
走到老板電器茅山基地二層眺望平台,燈光昏暗,耳邊傳(chuan) 來機床衝(chong) 壓金屬板的聲音,機器在無人化的智能生產(chan) 車間“摸黑工作”。
“通過5G網絡技術,車間生產(chan) 設備全部接入工業(ye) 互聯網數字平台,實景和數據融合,聯動呈現生產(chan) 現狀。”廠區控製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所有點位的物料都實現了自動流轉和預警。
依托創新驅動提升產(chan) 業(ye) 層級,是臨(lin) 平區國家級經開區——餘(yu) 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堅守。在這裏,老板電器、春風動力等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悄然轉型。
“推進數字化改革,是整合資源、降本增效,推進企業(ye) 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餘(yu) 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些年,臨(lin) 平區把推進企業(ye) 智能化轉型放在突出位置。
從(cong) 傳(chuan) 統製造走向智能製造,再走向全麵數字化,傳(chuan) 統與(yu) 現代和諧共生。2021年5月,餘(yu) 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全省首批產(chan) 業(ye) 集群(區域)新智造試點。
目前,通過政府力推、專(zhuan) 業(ye) 介入、平台帶動等舉(ju) 措,臨(lin) 平區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厚植沃土環境優(you)
“從(cong) 資金、產(chan) 業(ye) 化、行政審批、市場準入到人才引進等方方麵麵,臨(lin) 平區給予我們(men) 一係列扶持。”貝達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為(wei) 臨(lin) 平區良好的創新創業(ye) 環境點讚。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線上,臨(lin) 平區政府打通省“企業(ye) 碼”臨(lin) 平專(zhuan) 區和杭州“親(qin) 清在線”平台;線下,打造企業(ye) 服務中心,為(wei)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助力護航,營造良好創新發展環境。
截至目前,臨(lin) 平區累計創建省級“未來工廠”認定企業(ye) 4家,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7家,有29家企業(ye) 被列入市級“未來工廠”體(ti) 係培育名單。
近年來,依托數字經濟先發優(you) 勢和智造強企集聚基礎,臨(lin) 平區加快推進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浙江分院建設,提升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服務型製造研究院、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運營實效,為(wei) 推進智能製造夯實基礎創新平台,並促進平台與(yu) 企業(ye) 深入合作,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ti) 。
杭州意豐(feng) 歌服飾有限公司落戶在臨(lin) 平區藝尚小鎮,公司創始人錢曉韻深有體(ti) 會(hui) :“臨(lin) 平是片創新熱土,企業(ye) 能進一步發揮現有優(you) 勢,強化協同創新平台發展,構建企業(ye) 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
拓寬渠道人才興(xing)
無碳小車、混色3D打印機、桌麵級五軸機械臂……去年11月8日,在臨(lin) 平區“未來智造工程師精英計劃”頒獎現場,一批優(you) 秀科技成果亮相。
在杭州創業(ye) 的青年工程師吳卓奇說:“置身於(yu) 濃厚的智能製造氛圍中,可以與(yu) 其他工程師在研發上進行思維碰撞,找到創新靈感。”
人才興(xing) 則產(chan) 業(ye) 旺。臨(lin) 平區加速推進新型工程師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拓寬引才渠道。自2020年8月杭州未來智造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揭牌以來,共吸納9700餘(yu) 名技術專(zhuan) 家及在職工程師等進駐中心庫,現已聯合開展重大技術攻關(guan) 35項。
“從(cong) 去年9月開始,臨(lin) 平區開展‘臨(lin) 聚裏’品牌係列活動,成立未來智造工程師聯盟,舉(ju) 行了未來智造工程師研討會(hui) 等活動。”臨(lin) 平區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企業(ye) 、人才是推進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臨(lin) 平區委書(shu) 記陳如根說:“下一步,我們(men) 將強化數字經濟和新製造業(ye) ‘雙引擎’驅動,加速‘製造’向‘智造’轉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3日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