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南種子行業助春耕:種苗“出倉”,追趕春光

發布時間:2022-02-28 16:54:00來源: 湖南日報

  太陽“露臉”,春風在笑,土地變“俏”;鄉(xiang) 間田野的犁耙水響,越來越熱鬧。

  “追”著春光,大批種子調運湖南春耕一線。戶外育苗基地裏,辣椒苗、茄子苗等蔬菜苗“蹭”著暖陽,一茬接一茬“出貨”;暗室催芽間內(nei) ,自動化育秧苗床在調溫、控溫、補水等自動化控製下,出芽又快又好……

  水稻種子銷售忙

  2月19日,隆平高科在安徽合肥召開超級稻品種“瑋兩(liang) 優(you) 8612”生產(chan) 預約會(hui) ,安徽、河南、江蘇三省400多名種業(ye) 經銷商、零售商慕名而來。

  2月20日,隆平高科在江西南昌召開“隆兩(liang) 優(you) 華占”營銷座談會(hui) ,當地種子零售商將會(hui) 場擠得“滿滿當當”;同日,在湖南津市新洲鎮,“隆晶優(you) 1212”品種在訂購會(hui) 上被當地農(nong) 戶一搶而光。

  湖南奧譜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春耕備耕中,已累計為(wei) 懷化市生產(chan) 和銷售雜交水稻種子14.5萬(wan) 公斤。

  正值種子銷售旺季,隆平高科等省內(nei) 種業(ye) 企業(ye) “加足馬力”跑市場,讓好品種、優(you) 品種盡快出庫入戶。

  湖南省種子管理服務站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省種業(ye) 企業(ye) 的供種能力為(wei) 8000萬(wan) 公斤左右,其中雜交稻為(wei) 6800萬(wan) 公斤左右,常規稻為(wei) 1200萬(wan) 公斤左右,雜交水稻種子供需平衡且略有剩餘(yu) 。

  目前,全省儲(chu) 備早稻種子5375.9萬(wan) 公斤,同比增長19.29%,可完全滿足春耕生產(chan) 用種需求。這其中,高端創新技術品種廣泛應用。

  “冠兩(liang) 優(you) 華占”是隆平高科近年重點推廣的優(you) 勢新品種之一,廣適性好、高產(chan) 、抗倒伏、抗病性強,2021年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廣泛測產(chan) 的幹穀產(chan) 量在850公斤/畝(mu) 左右。

  2022年,130萬(wan) 公斤“冠兩(liang) 優(you) 華占”種子早已售罄。2023年,該品種已規劃300萬(wan) 公斤的銷售量來滿足市場需求。

  “前方”銷售旺,“後方”技術忙。

  在國內(nei) 最大的生物育種關(guan) 鍵共性技術平台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人員正緊張地將種子分裝、打包,並寄送至長江流域100餘(yu) 個(ge) 試驗點開展生態測試,為(wei) 新品種審定、推廣提供技術支持。公司還積極與(yu) 長沙市農(nong) 業(ye) 綜合執法局合作,對春播農(nong) 作物種子質量進行監督抽查,以杜絕假冒偽(wei) 劣種子流入市場,確保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種安全。

  育苗基地好風光

  長沙市望城區烏(wu) 山街道團山湖村,80多畝(mu) 的農(nong) 美育苗基地,近50個(ge) 溫室大棚整齊排列,頗為(wei) 壯觀。

  大棚裏的辣椒苗一壟一壟連成片,綠油油的長勢旺盛。離大棚不遠的公路上,隻聽見馬達一響,車子載著10萬(wan) 株辣椒苗,直奔益陽一大型種植基地去了。

  “這兩(liang) 天天氣好,我們(men) 正大批出貨。”連日來,湖南農(nong) 美科技總經理張蘭(lan) 芳每天早上六七點開始發貨,一直要忙到深夜。

  張蘭(lan) 芳告訴記者,年前訂單大多是老客戶,主要來自長沙、江西、湖北等地區的蔬菜基地;年後來現場洽談的,多是臨(lin) 時找過來要農(nong) 美“救急”的。

  原來,受今年冬天長時間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不少農(nong) 戶、種植基地自己育苗的成本高、難度大,隻好找專(zhuan) 業(ye) 基地供貨。

  運用自動化播種設備以及溫室智能控製係統,農(nong) 美育苗基地不受天氣影響,今年將培育各類蔬菜瓜果種苗近2000萬(wan) 株,市場“保供”無憂。不僅(jin) 如此,農(nong) 美育苗基地通過無土漂浮育苗技術,使辣椒種子培育成活率超98%,能讓辣椒提早上市10至15天。

  農(nong) 美育苗基地往南300多公裏,郴州市石蓋塘街道大溪蔬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培育著近百萬(wan) 株菜苗。該蔬菜基地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之一。

  圍繞“打造種業(ye) 創新高地”,湖南強優(you) 勢、破“卡點”、補短板、提質量,新品種加快推廣,種子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記者 黃利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