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互聯網+”勾畫中國鄉村新圖景(網上中國)

發布時間:2022-02-28 17:13:00來源: 人民網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雙鹿村一家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在學習(xi) 電商銷售技巧。胡衛國攝(人民圖片)

  智慧大棚、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平台……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不斷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融合發展,為(wei) 農(nong) 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數字基礎設施和互聯網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正紮根鄉(xiang) 村、服務農(nong) 民,通過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讓鄉(xiang) 村生活更美好。

  田間地頭的高科技

  在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永坪鎮聶家坪村智慧大棚內(nei) ,一壟壟草莓果實飽滿,長勢喜人。大棚鋼架上,噴淋、灑藥裝置自動操作,通風係統和大棚卷簾也根據棚內(nei) 溫度和透光量實時調整,宛如一場田間地頭版的“科技秀”。

  “我們(men) 叫它智慧大棚,所有操作都能在家裏用手機完成。”當地種植戶李世平表示,過去在傳(chuan) 統大棚裏種草莓,不論是澆水還是施肥都靠人力來完成,草莓長勢也要“聽憑天意”。如今智慧大棚不僅(jin) 配備了自動放風、自動打藥、軌道車等智能化設備,而且在手機上就能輕鬆完成,節省了種植戶的勞力,草莓也長得又大又甜。

  智慧大棚的應用是近年來中國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在技術助力下,村民可以實時在線觀察土壤酸堿度、養(yang) 分等信息,了解農(nong) 作物最新的生長狀況,實現科學管理。遇到病蟲害問題,係統不但能夠自動預警,還可依托大數據給出相應解決(jue) 方案,或遠程視頻谘詢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尋求有效措施。

  近日,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印發《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從(cong) 智慧農(nong) 業(ye) 創新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等方麵,對“十四五”時期數字鄉(xiang) 村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作出部署安排。圍繞智慧農(nong) 業(ye) 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部署了多項重點任務,鼓勵建設智慧農(nong) 場、智慧牧場、智慧漁場等,加快推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促進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根據《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要求,到2025年,中國將實現鄉(xiang) 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數字化轉型明顯加快,智慧農(nong) 業(ye) 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智慧生活的幸福感

  除了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紅利也進村入戶,在提高鄉(xiang) 村治理水平的同時,為(wei) 打造高質量智慧鄉(xiang) 村生活提供了基礎,切實提升了鄉(xiang) 村生活的幸福感。

  “聽說村裏要給大夥(huo) 安裝‘移動看家’安防攝像頭,我第一時間就讓孩子給家裏裝上了,遇到生麵孔就能在手機上提醒。”山東(dong) 省青島市丁石窪村村民王大伯介紹,家裏裝攝像頭不僅(jin) 是要“看家”,更是為(wei) 了讓孩子隨時都能“回家看看”。“我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平時想家了就讓他們(men) 打開攝像頭看幾眼,還能通過攝像頭和我說話,真的太方便了。”

  AI攝像頭等智能設備在鄉(xiang) 村治理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與(yu) 5G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的推廣密不可分。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麵實現“村村通寬帶”,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xiang) 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農(nong) 村光纖平均下載速率超過100mb/s,已實現與(yu) 城市“同網同速”。根據《行動計劃》,未來將進一步推動鄉(xiang) 村數字基礎設施升級,包括推進鄉(xiang) 村信息基礎設施優(you) 化升級、推動鄉(xiang) 村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等。

  與(yu) 此同時,“互聯網+政務服務”也不斷向鄉(xiang) 村延伸,讓“數字紅利”真正地進村入戶。河南省洛陽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當地通過“智慧鄉(xiang) 村信息係統”創新基層“智治”新模式,從(cong) 近2000項服務事項中梳理出11類135項與(yu) 鄉(xiang) 村群眾(zhong) 密切相關(guan) 的事項,主動送服務上門。村民可通過掃碼對43個(ge) 行業(ye) 部門13類87項政策進行谘詢、建議和投訴,實現問題“碼”上說、“碼”上辦。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推動力

  雲(yun) 南的鮮花、四川的臘肉、浙江的茶葉……隨著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發展,各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通過網絡走向全國、銷往世界,不僅(jin) 成為(wei) 鄉(xiang) 村百姓的致富經,更為(wei) 各地努力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作為(wei) “中國名茶之鄉(xiang) ”,浙江遂昌的茶葉產(chan) 業(ye) 是當地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chan) 業(ye) 。當地推出“茶葉數字化加速工程”,全力打造集研發、加工、物流及產(chan) 業(ye) 配套服務於(yu) 一體(ti) 的數字茶業(ye) 創業(ye) 園。隨著電商直播間、產(chan) 地倉(cang) 、創客空間等功能空間的建成,園區將為(wei) 70家茶葉加工企業(ye) 提供產(chan) 供銷服務,直接增加400餘(yu) 個(ge) 電商營銷就業(ye) 崗位,預計年產(chan) 值將達3.5億(yi) 元。

  從(cong) 先期不斷摸索到市場政策引導,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如今已成為(wei) 農(nong) 村地區增收促收的重要抓手。《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突出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大力發展農(nong) 村電商,著力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品牌,以品牌化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充分調動政府、企業(ye) 、農(nong) 民等各方積極性,激發鄉(xiang) 村發展內(nei) 生動力。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you) 、特色顯的農(nong) 村電商產(chan) 品品牌。

  隨著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相關(guan) 數字人才培養(yang) 工作也正加速進行。中央網信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人才支撐,瞄準數字鄉(xiang) 村發展需求,引導高校合理設置農(nong) 業(ye) 智能裝備工程、智慧農(nong) 業(ye) 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依托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提升行動,開展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手機應用技能、電商服務等培訓活動,讓廣大農(nong) 民更好享受數字紅利。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