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守穩“三農”底線 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發布時間:2022-03-07 15:40:00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農(nong) 業(ye) 大省如何穩住三農(nong) “壓艙石”

  微雨眾(zhong) 卉新,一雷驚蟄始。活潑潑的春天款款走來,希望的田野上,青青麥苗蓄積著向上生長的力量。

  農(nong) 業(ye) 穩,天下安。聚焦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總目標,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2022年開局,江蘇“三農(nong) ”定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機銜接,全麵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能力和綜合競爭(zheng) 力,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今年的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為(wei) 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勾勒明確路線圖;

  1月26日,省委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召開,強調要“增強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三農(nong) ’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鞏固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為(wei) 穩定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2月25日,省委一號文件《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不提新主題、不講新口號,聚焦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總目標,突出年度重點任務,按照既定的路線圖、時間表,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3月6日,省委書(shu) 記吳政隆在《人民日報》發文表示,“三農(nong) ”穩,大局才能穩。我們(men) 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堅持把“三農(nong) ”工作作為(wei) 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

  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江蘇以穩產(chan) 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守穩“三農(nong) ”底線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和挑戰。

  糧食生產(chan) 端穩飯碗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cong) 此起。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從(cong) 南到北,田間地頭呈現出繁忙景象。

  農(nong) 機隆隆作響,農(nong) 戶忙著給青翠的麥苗上肥噴藥;果園裏,“雲(yun) ”課堂熱熱鬧鬧,農(nong) 技員線上問診,果農(nong) “指尖”學技術;溫室大棚內(nei) ,農(nong) 民用手機操控溫度、濕度,盡顯智能種田科技範……在張家港,追著春光趕農(nong) 時的農(nong) 民正借助新技術、新裝備,繪製一幅幅春耕備耕圖。

  “春耕時節非常關(guan) 鍵,關(guan) 係著一年的收成。現在正是小麥拔節長高的時候,需精心照料。”將拔節肥倒進施肥機,張家港市錦豐(feng) 鎮鼎盛村種田大戶高波駕駛著機器,給小麥補營養(yang) 。施肥機開過,機器尾部的肥料便均勻撒落麥田。

  “施肥、噴藥可以同步進行,300畝(mu) 地我1個(ge) 人兩(liang) 天就可以幹完了。”高波介紹,如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各個(ge) 環節都有農(nong) 機助力,種田越來越輕鬆、有奔頭。他還有意讓即將大學畢業(ye) 的兒(er) 子投身農(nong) 業(ye) ,學習(xi) 無人植保飛機、無人收割機操作技術,積極參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觸網”。

  目前,張家港市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7.55%。今年,該市還將繼續落實智能化農(nong) 機購機補貼政策,加快“機器換人”步伐,讓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更加生態、高效、高質。

  “三農(nong) ”向好,全局主動。“把穩守牢‘三農(nong) ’這塊‘壓艙石’,是我們(men)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的工作任務,更是政治責任。”省委農(nong) 辦主任、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楊時雲(yun) 說,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糧食主產(chan) 省,江蘇狠抓農(nong) 業(ye) 綜合產(chan) 能提升,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工程,確保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糧食播種麵積8124.9萬(wan) 畝(mu) ,其中大豆309.2萬(wan) 畝(mu) 的目標任務。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新模式,確保完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下達的60萬(wan) 畝(mu) 目標任務,力爭(zheng) 全省油料作物麵積恢複到450萬(wan) 畝(mu) 以上。切實守穩守牢“米袋子”“菜籃子”,保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為(wei) 全國糧食安全大局作出貢獻。

  圍繞更高水平、更高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的目標,江蘇在全麵落實國家下達的地方儲(chu) 備規模73億(yi) 斤基礎上,自加壓力,自主增儲(chu) 20多億(yi) 斤。“今年到位後,全省地方糧食儲(chu) 備規模將達到93.8億(yi) 斤。”省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二級巡視員孫燕表示,當前,我省糧食庫存充裕、儲(chu) 備充足,能滿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

  確保糧食安全,離不開科技支撐。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表示,將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進一步加大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支撐平台建設,培育和增強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動力源,在打造農(nong) 高區高水平發展平台和打造創新源頭高質量供給平台上下功夫,實施種源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行動、農(nong) 業(ye) 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以及科技富民產(chan) 業(ye) 培育行動。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穩健發展

  正是草莓豐(feng) 收季節,在南京市溧水區金色莊園草莓基地,一座座大棚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一枚小草莓,撬動育種、銷售、采摘、鄉(xiang) 村旅遊等全產(chan) 業(ye) 鏈,托起農(nong) 民致富夢。

  草莓采摘期長達5個(ge) 月,從(cong) 冬季持續到夏季,由於(yu) 夏草莓甜度不及冬草莓,在業(ye) 內(nei) 有一個(ge) 共識,冬草莓適合鮮食,夏草莓適合加工。

  “目前冬草莓價(jia) 格效益不錯,但夏草莓價(jia) 格較低,隻能通過加工來提高附加值。”金色莊園農(nong) 產(chan) 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中平說,目前市場上已有草莓醬、草莓果幹等加工產(chan) 品,但大多數難以保留草莓的原味。去年以來,公司與(yu) 相關(guan) 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高品質深加工產(chan) 品。

  依托草莓產(chan) 業(ye) 基礎及先天優(you) 勢,溧水正在規劃構建“草莓+旅遊、健康、科技、創意”的“草莓+”產(chan) 業(ye) 體(ti) 係,讓小草莓撬動更長產(chan) 業(ye) 鏈,帶動更多農(nong) 戶享受“莓好生活”。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振興(xing) 。如今,我省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思路已延伸至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聚焦產(chan) 業(ye) 強鏈,我省致力於(yu) 培育一批價(jia) 值超千億(yi) 的省重點鏈和一批“鏈主”企業(ye) 、典型縣,引導各地依托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市域、縣域特色鏈,在全省形成“4+N”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格局,推動科技、金融、政策等要素聚焦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

  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則是集聚要素資源、創新體(ti) 製機製、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重要載體(ti) 。走進盱眙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蝦稻共生稻田如棋格般鑲嵌大地;基礎設施正進一步加強改造,環湖大道、龍飛大道黑色化、綠化提升工程已完成20多公裏;全球龍蝦交易中心、溫氏金誠年產(chan) 百萬(wan) 頭生豬屠宰項目也在全麵加快推進中……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一派生機盎然。

  不久前,經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財政部綜合評估,我省泰興(xing) 市、盱眙縣、蘇州市吳江區、寶應縣4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通過第四批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認定,至此,我省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12個(ge) ,總數居全國前列。

  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產(chan) 業(ye) 興(xing) 園”的思路,我省加快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園建設體(ti) 製機製創新步伐,形成開發區模式、鎮園合一模式和一園多鎮模式等3種類型組織管理模式。2021年,省財政下達省以上資金6.19億(yi) 元,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平台載體(ti) 建設。今年將繼續支持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創建、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和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

  在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上做文章,我省推動農(nong) 業(ye) 與(yu) 旅遊、文化、教育、康養(yang) 等加快融合,今年力爭(zheng) 鄉(xiang) 村休閑旅遊農(nong) 業(ye) 綜合收入達1000億(yi) 元,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年銷售額超1150億(yi) 元。同時,依托各類園區、龍頭企業(ye) 、知名村鎮、大中專(zhuan) 院校等,建設一批農(nong) 村雙創園區和孵化基地。

  農(nong) 村環境 穩步改善

  在昆山市周市鎮市北村,團支部書(shu) 記林娟每次走村入戶都會(hui) 帶著花卉、蔬菜種子分給大家,鼓勵村民扮靚自家庭院。她介紹:“現在村裏大環境好了,小家也不能落下,不管哪裏都要美。”

  與(yu) 市北村相距22公裏的張浦鎮南吉山村,村民陸金福也和幾個(ge) 村民熱火朝天地討論如何裝扮自家的庭院。“這是丹桂、旁邊是紅楓,你看我這小院子是不是跟公園一樣?一定能評上星級戶。”說起自家的院子,陸金福總是喜滋滋的。

  陸金福口中的美麗(li) 庭院星級戶,是昆山市文明辦、人居辦、婦聯聯合舉(ju) 辦最美庭院評選活動,在全市範圍內(nei) 尋找出的一批綠化美、清潔美、整齊美、景致美、家風美的家庭,這些小庭院拚出了鄉(xiang) 村的大美景。

  去年底,我省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任務圓滿完成。今年起,我省將以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抓手,持續改善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質量。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副局長劉文俊表示,我省啟動“二二二”建設計劃,即到2025年,推動指導20個(ge) 縣(市、區)、200個(ge) 鄉(xiang) 鎮(街道)、2000個(ge) 行政村發揮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範帶動作用。蘇南及有條件的地區起到示範作用的鎮、村覆蓋率達30%以上,蘇中地區達20%以上,蘇北地區達10%以上。

  小廁所關(guan) 係著大民生。“以前咱們(men) 廁所都是隨便搭建,又臭又髒。現在新建的廁所幹淨衛生還方便,來個(ge) 親(qin) 戚朋友都誇讚。”說起“廁所革命”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連雲(yun) 港市東(dong) 海縣新壩村村民許月霞直點讚。

  廁所改得好不好,改過用上才能知道。我省在推進“廁所革命”過程中不搞“一刀切”,在蘇南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將農(nong) 村戶廁納入汙水管網集中處理,在蘇中、蘇北地區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全省農(nong) 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超95%。

  到2025年,除無人戶等特殊情況外,我省將全麵消除旱廁、全麵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每年廁所糞汙接管處理率和資源化利用率提高5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55%,新建農(nong) 村縣鄉(xiang) 級生態河道1500條,充分彰顯鄉(xiang) 村生態美韻。

  以美麗(li) 村景創建、農(nong) 村公廁建設、長效監管建立等小舉(ju) 措為(wei) 突破口,我省深入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現村莊從(cong) “一處美、一時美、外在美”向“處處美、時時美、內(nei) 涵美”轉變,托起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穩穩的幸福”!

  □ 本報記者 吳瓊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