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平穀馬坊物流基地打造“一帶一路”北京起點

發布時間:2022-03-09 10:33: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馬婧)瞄準首都物流高地的發展目標,平穀區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建設首都食材共配中心、動態儲(chu) 備及流通加工中心等重點項目,進一步強化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功能。這裏還將開通中歐班列、中亞(ya) 班列、東(dong) 盟水果班列,到2023年底,鐵路和公路運能規模可達1500萬(wan) 噸,力爭(zheng) 成為(wei) “一帶一路”的北京起點。

  昨天上午,記者在位於(yu) 馬坊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綠色智慧供應鏈基地看到,載著冷鏈食品的大貨車正在卸貨。進口冷鏈食品進入庫房要過“五關(guan) ”,包括質量檢驗、入境檢疫、核酸檢測、消殺、溯源管理等環節,同時實行專(zhuan) 用通道進貨、專(zhuan) 區存放,所有批次商品都須出具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物品消毒證明和檢驗檢疫證明,確保冷鏈係統安全。

  在冷鏈庫房附近,還有一些新項目正在建設。其中,首都食材共配中心預計年內(nei) 完成建設。建成後,將通過使用傳(chuan) 送帶、穿梭車等自動化輸送設備加快周轉速度,可實現年蔬菜周轉能力3萬(wan) 噸,冷凍肉類儲(chu) 備能力5000噸,年配送能力25萬(wan) 噸。

  農(nong) 副產(chan) 品動態儲(chu) 備及流通加工中心已經啟動地基施工,建成後將劃分為(wei) 冷庫、常溫庫、分揀整理等功能區,實現近1萬(wan) 噸的蔬果儲(chu) 備能力,大大提高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儲(chu) 藏、加工能力。

  “農(nong) 副產(chan) 品綠色智慧供應鏈基地全麵建成後,每年可提供120萬(wan) 噸的高品質、全品類且供應穩定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進一步提升生鮮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儲(chu) 備能力,緩解突發事件對城市應急物資保障的壓力,同時滿足首都人民對食品的高質量追求。”基地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圍繞北京市賦予的“三區一口岸”功能定位,平穀區提出了建設“高大尚”平穀的發展目標:“高”就是農(nong) 業(ye) 高科技,建設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打造農(nong) 業(ye) 中國芯;“大”就是物流大流量,服務新發展格局,打造首都物流高地;“尚”就是休閑的新時尚,擁抱新消費、新生活,打造世界休閑穀。

  作為(wei) 物流大流量的主戰場,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建設。預計到2023年,北中南三個(ge) 場區將全部建成並投用。其中北場區將建設鐵路口岸功能區,開通中歐班列、中亞(ya) 班列、東(dong) 盟水果班列,力爭(zheng) 成為(wei) “一帶一路”的北京起點,屆時鐵路和公路運能規模可達1500萬(wan) 噸。

  從(cong) 遠期看,預計到2030年,平穀區將啟動鐵路線北延至大秦線和貨運外環線工程,使京平物流樞紐完全融入國家鐵路網,向北連接京通、京承線,直達莫斯科;向南連通京廣、京九、京滬線,直達東(dong) 南亞(ya) 及中亞(ya) 地區;向西經京平高速直達首都機場,經京包鐵路線直達蒙古國;向東(dong) 經京平、薊津高速直達天津港、京唐港。屆時平穀鐵路運能可達到1500萬(wan) 噸,加上周邊公路運能,可承載的運能為(wei) 4000萬(wan) 噸,約占全市六分之一。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