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產業迎“春風”
時代鑄就文化魂,春風吹拂產(chan) 業(ye) 興(xing) 。在“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的偉(wei) 大征程中,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是一縷噴薄的朝陽,不斷照亮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待。
回首2021年,杭州全市文化企業(ye) 頂住疫情反複帶來的壓力,依舊保持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2021年,杭州全市文化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2586億(yi) 元,同比增長8.7%,占GDP比重14.3%;全市規上文化企業(ye) 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8212億(yi) 元,同比增長11.6%,占浙江比重61.5%。
“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的杭州實踐,離不開文化的精魂。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朝陽,杭州將錨定“城市之窗”,厚植特色優(you) 勢,著力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為(wei) 建設世界一流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兩(liang) 帶”引領新格局 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以水為(wei) 脈,踏浪而來。一條錢塘江,一條大運河,是新時代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兩(liang) 大著力點。如今,在之江文化產(chan) 業(ye) 帶和大運河(杭州段)文化產(chan) 業(ye) 帶的引領帶動下,杭州基本形成以數字內(nei) 容、影視生產(chan) 、動漫遊戲、創意設計、現代演藝等為(wei) 優(you) 勢發展行業(ye) 的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格局。
2011至2021年,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從(cong) 400億(yi) 元增長為(wei) 2586億(yi) 元,年均增速達10%以上,占GDP比重提高了8.6個(ge) 百分點。數據顯示,目前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總量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
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的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行業(ye) 發展已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全球最專(zhuan) 業(ye) 、最頂尖、最具引領性的動漫盛會(hui) 中國國際動漫節,被譽為(wei) 中國四大重點文化會(hui) 展之一的杭州文博會(hui) ,以及中國數字閱讀大會(hui) 、中國視聽創新創業(ye) 大會(hui) 、杭州國際工藝周、杭州藝博會(hui) 等光彩奪目的城市文化品牌,讓我們(men) 看到了杭州特色、江南風韻、中國氣派以及不斷提升的國際影響力。
在“兩(liang) 帶”引領構建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下,杭州文化領軍(jun) 企業(ye) 壯大勢頭正勁,創新創業(ye) 的新天堂更是鸞翔鳳集,人才濟濟。目前,杭州全市規上文化企業(ye) 1288家,已有上市文化企業(ye) 54家。宋城演藝、華數傳(chuan) 媒、華策影視均曾入選全國“文化企業(ye) 30強”。同時,全市擁有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中國國際影視產(chan) 業(ye) 合作實驗區等18個(ge) 國家級重點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基地),並引進餘(yu) 華、麥家、郎朗等30餘(yu) 位文化名人和212位知名網絡作家。
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藝與(yu) 民間藝術之都”,杭州已培育了48個(ge) 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和重點項目、1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在英國、意大利建設的文創產(chan) 業(ye) 交流中心等海外平台有力提升國際文化交流的“朋友圈”。
乘“數”破浪揚帆起 開啟文化產(chan) 業(ye) 數智創新“雲(yun) 時代”
革故鼎新,迎風馳騁。杭州以敢為(wei) 天下先的魄力,在全國率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開路先鋒,數字技術為(wei) 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裝上了“加速器”,與(yu) 城市的生長與(yu) 進步同頻共振。網易雲(yun) 音樂(le) 、微念品牌、中南卡通、電魂網路、微拍堂、玩物得誌、米洛星科技等一大批數字文化企業(ye) 蓬勃發展,以數字和文化融合為(wei) 特色的數字內(nei) 容產(chan) 業(ye) 持續壯大,年均增速連續多年保持在15%以上。
2021年,數字文化領域發展表現強勁,新聞信息服務、內(nei) 容創作生產(chan) 、創意設計服務和文化傳(chuan) 播渠道等四類規上文化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分別實現3429億(yi) 元、2787億(yi) 元、1064億(yi) 元、348億(yi) 元。根據清華大學、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聯合發布的《中國數字內(nei) 容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及評估報告(2021)》顯示,杭州數字內(nei) 容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居全國第一梯隊。
縱深推進數字化改革,為(wei)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提供強勁動力。過去一年,杭州在深化文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改革的道路上,數字支撐更加有力,創新基石更加堅實。創新推出“文創e點通”數智應用平台,設置“文創頭條”“文融通”等五大應用場景,為(wei) 文化企業(ye) 提供“在線店小二”式服務。同時,宋城演藝、網易雲(yun) 音樂(le) 入選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單體(ti) 類),目前全市基地總數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浙江數字文化國際合作區獲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成為(wei) 全國唯一的數字文化貿易功能區。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ye) 態、改造提升傳(chuan) 統文化業(ye) 態,包括培育壯大線上演播、數字創意、數字藝術、數字娛樂(le) 、沉浸式體(ti) 驗等新型文化業(ye) 態,強化科技在演藝、娛樂(le) 等傳(chuan) 統文化行業(ye) 的應用”。杭州依托良好的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基礎和濃厚的發展氛圍,數字展覽、數字藝術、網絡直播、數字創意、沉浸式體(ti) 驗等新興(xing) 業(ye) 態崛起壯大,文化生產(chan) 要素不斷實現優(you) 化組合,一個(ge) 屬於(yu) 文化產(chan) 業(ye) 的“雲(yun) 時代”正在加速開啟。
助力建設新天堂 打造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杭州樣本”
一張亮眼的產(chan) 業(ye) “成績單”背後,是杭州穩紮穩打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是為(wei) 杭州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所跑出的加速度。
大都市引領新征程,新天堂開啟新篇章。2022年是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舉(ju) 辦之年,是杭州加快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的關(guan) 鍵之年。
接下來,杭州將緊緊圍繞高水平建設世界一流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聚焦聚力“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辦一屆成功的亞(ya) 運會(hui) ”,不斷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動能,持續激發文化創新活力,產(chan) 業(ye) 發展競爭(zheng) 力始終保持浙江乃至全國前列,全力打造全國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杭州樣本”。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把宏偉(wei) 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的奮鬥征程中,杭州將高水平推進之江文化產(chan) 業(ye) 帶、大運河(杭州段)文化產(chan) 業(ye) 帶等重點平台建設,壯大數字內(nei) 容、影視生產(chan) 、動漫遊戲、創意設計、現代演藝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深化國內(nei) 外和長三角區域文化產(chan) 業(ye) 交流合作,加快“文創西進”,不斷提升杭州城市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產(chan) 業(ye) 綜合競爭(zheng) 力。
在此過程中,如何厚植“新天堂”的特色優(you) 勢?強文化之根,築創新之魂,揚特色之優(you) 。文化企業(ye) 發展實力將進一步壯大,人才隊伍培養(yang) 建設將更具競爭(zheng) 力。同時,在當好數字化改革標杆的進程中,杭州將深化加速數智創新,推動數字文娛、數字音樂(le) 、數字閱讀等數字內(nei) 容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發展新型文化業(ye) 態,以不斷前行的澎湃動力再謀新篇。
錨定“城市之窗”,打造“人文之窗”,杭州文化產(chan) 業(ye) 又將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什麽(me) ?乘著亞(ya) 運的東(dong) 風,2022年杭州將精心籌備辦好中國國際動漫節、杭州文博會(hui) 和係列配套文創活動,進一步提升展會(hui) “國際化、產(chan) 業(ye) 化、專(zhuan) 業(ye) 化、品牌化”的辦展水平。同時,不斷拓展國際文化交流“朋友圈”,助力打造東(dong) 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
大都市的未來坐標已經錨定,新天堂的宏偉(wei) 藍圖已經繪就,文化的光輝照耀著嶄新的時代。在新的趕考路上,杭州將加快推進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建設,將創意中的杭州全方位展示在世界麵前。在努力建成“人文之窗”的進程中,讓文化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更加強勁,國際文化交流更為(wei) 活躍,都市風範更富感召力、親(qin) 和力、吸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