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無錫:人才“錫引力”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3-09 16:08: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掩映在蠡湖山水之中的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無錫市委組織部供圖

  “他們(men) 很專(zhuan) 業(ye) ,不隻是傳(chuan) 統的獵頭服務,還以谘詢顧問的角色,設計薪酬績效方案,甚至在職業(ye) 發展規劃上給予了我很多幫助!”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市民趙雯,在無錫市人才集團的引薦下成功入職當地一家企業(ye) ,擔任總經理一職。

  2月24日,位於(yu) 長三角中心區域之一的無錫宣布組建成立人才集團,通過國資平台注資1.5億(yi) 元,打造城市首屈一指的人才集成運營平台,也為(wei) 更多像趙雯一樣的青年才俊架設起橋梁,吹響了聚才成勢、聚智興(xing) 業(ye) 的“集結號”。

  近年來,無錫緊緊圍繞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總體(ti) 要求,以“太湖人才計劃”為(wei) 統攬,持續擦亮“無比愛才,錫望您來”城市人才品牌。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計引育省“雙創人才”610人、“雙創團隊”58個(ge) ,引育市級領軍(jun) 人才(團隊)2700個(ge) ,全市人才總量超過195.4萬(wan) 人。

  創新人才政策 拓寬引才渠道

  劍指“人才”之城,無錫的強大“錫引力”從(cong) 何而來?

  一套完善的政策保障是無錫引才的先手棋。大力推進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全力支持太湖實驗室等高水平科創平台發展,無錫在全省率先出台科技創新促進條例,政策支持不斷優(you) 化升級。太湖人才計劃及其係列升級版、“錫引”工程升級版8條、“錫引惠才”12條、關(guan) 於(yu) 促進港澳青年人才來錫就業(ye) 創業(ye) 的若幹措施……從(cong) 諾獎得主到中外院士,從(cong) 優(you) 秀大學生到技能型人才,各類人才都能在無錫找到相應的政策支持。

  作為(wei) 較早回國的一批科技人才,許誌翰最終選擇了將公司落戶在無錫市濱湖區。不料恰逢通信市場發生變革,處於(yu) 轉型期的公司資金周轉十分困難。得知企業(ye) 需求後,濱湖區先後幫助其申報各類國家、省市級人才項目,獲得550萬(wan) 的資助,免除租金近400萬(wan) 元、協助獲取科技貸款……公司在雪中送炭下深耕十餘(yu) 年,最終成為(wei) 濱湖區第一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上市企業(ye) ,並一度享有創業(ye) 板“科技股王”之稱。

  從(cong) 率先實施“海外引才專(zhuan) 項”計劃,到出台海內(nei) 外英才兼顧的“飛鳳人才計劃”,再到國內(nei) 領先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人才精準扶持政策,高新區(新吳區)著力實施更加開放的引才育才政策,努力營造更加有效的聚才興(xing) 才用才氛圍,激發更加強勁的創新創業(ye) 就業(ye) 活力。截至目前,全區人才總量已達29.4萬(wan) 人,其中高層次人才5.6萬(wan) 人,累計引進和培育國家級專(zhuan) 家126人。

  對於(yu) 人才的招引,不僅(jin) 要注重活動牽引,更要廣發“英雄帖”。無錫已連續2年舉(ju) 辦“太湖杯”創新創業(ye) 大賽,落地和意向落地項目超過220個(ge) 。連續5年舉(ju) 辦太湖人才峰會(hui) ,促成近1000個(ge) 產(chan) 學研合作項目簽約。連續9年舉(ju) 辦“百企千才高校行”青年人才招引活動,促成近500個(ge) 科技人才項目簽約,與(yu) 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00餘(yu) 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效聯係機製。

  千方百計拓寬引才渠道,無錫真正在踐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持續開展的“創投無錫”太湖人才金融路演活動,已促成108個(ge) 項目獲得42.9億(yi) 元融資。無錫市委組織部供圖

  激活人才價(jia) 值 厚植發展沃土

  以城聚才,以才興(xing) 城,無錫產(chan) 才融合發展路徑愈加明晰。

  2021年,無錫地區生產(chan) 總值超過1.4萬(wan) 億(yi) 元,人均GDP達18.74萬(wan) 元,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2萬(wan) 億(yi) ,擁有10大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強勁的經濟發展讓無錫在引才聚才上更有底氣。“產(chan) 才融合是無錫最鮮明的導向,我們(men) 側(ce) 重高端製造業(ye) 和科創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人才強市首位戰略。”據無錫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袁曉雷介紹,“無錫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體(ti) 係,圍繞全市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出台相應的人才政策,包括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數字產(chan) 業(ye) 等,爭(zheng) 取做到一個(ge) 產(chan) 業(ye) 就配一套專(zhuan) 項的人才計劃。”

  “引進一個(ge) 人才,集聚一個(ge) 團隊,培育一個(ge) 企業(ye) ,帶動一個(ge) 產(chan) 業(ye) ”的生動故事在無錫各地持續上演。

  早在2012年,惠山區聚焦院士(團隊)項目引育,創新打造了“一鎮一院一產(chan) 業(ye) ”引智模式,布局形成“院士經濟”。2016年,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機器人所所長張剛初來乍到,便獲得研究院提供的300萬(wan) 項目啟動資金,且3年不設考核指標。

  暢通的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為(wei) 人才鬆綁,經過十餘(yu) 年的發展,惠山區“院士經濟模式”勢能彰顯。截至2021年,研究院擁有20個(ge) 技術團隊,知識產(chan) 權405項,孵化企業(ye) 33家,產(chan) 值總額達4.11億(yi) 元。研究院的“領頭羊”丁漢院士團隊拿到2020年無錫“太湖人才計劃”1億(yi) 元資金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完善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支持力度,讓各類人才潛心鑽研、盡展其能”,讓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事業(ye) 部設備運維部經理趙偉(wei) 眼前一亮。多年來,她接觸最多的就是科技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各地如何打通人才招引的“最後一公裏”,在她看來,產(chan) 教融合是關(guan) 鍵所在。為(wei) 此,她建議,可嚐試成立產(chan) 教融合試點研究和推進機構,編製行動計劃,擴大試點地區和試點企業(ye) 的覆蓋麵,同時探索建設區域性產(chan) 教融合信息服務平台,促進校企各類需求精準對接。

  一張張耀眼的“成績單”背後,無錫產(chan) 業(ye) 與(yu) 人才相互成就、雙向賦能的局麵正加快形成。

在無錫市新吳區人力資源市場,不少年輕人前來谘詢就業(ye) 落戶事宜。儲(chu) 霞攝

  優(you) 化人才環境 打造宜居棲所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引入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通過提升“數字化”立體(ti) 服務,提供專(zhuan) 業(ye) 規範、高效便捷的服務,無疑是增強人才“錫引力”,打造最佳營商環境城市的不二砝碼。

  走進無錫人才金融港,線下服務專(zhuan) 窗、智能自助終端、樂(le) 享書(shu) 屋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無錫攜手深交所、江蘇高投等金融機構,積極構建“撥、投、貸、保、險”聯動的多元投入體(ti) 係,優(you) 化高層次人才子女教育、醫療衛生、出入境便利等服務,激發人才創新創業(ye) 活力。截至目前,14家人才企業(ye) 在境內(nei) 外上市,其中科創板5家,A股市值突破7000億(yi) ,占無錫全市上市企業(ye) A股市值的45%。“真的是一應俱全,非常方便。”前來辦理業(ye) 務的市民說。

  在梁溪區國際人才公寓,家的氣息撲麵而來。為(wei) 了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梁溪區將位於(yu) 通沙路的老舊園區改造成國際人才社區,開闊明亮的休憩空間、簡約動感的健身房、充滿文藝氣息的Loft住宿空間,精致的打造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在錫山區東(dong) 亭街道,投資約3000萬(wan) 元改造的人才公寓,預計每年將為(wei) 這裏“引流”超1000名的高端青年人才。

  不止於(yu) 此,2元優(you) 惠價(jia) 無限次乘坐地鐵、免費遊覽無錫公辦園林景區等,無錫在優(you) 化人才服務上也充滿了“細節感”。據統計,2021年共有2.6萬(wan) 人享受到無錫“地鐵優(you) 惠、遊園免費”這一福利。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發布“引才”新政,大招頻放,各有倚重。江蘇作為(wei) 全國重要的人才高地,亦不斷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奮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今年,江蘇省委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南京、蘇州、無錫等地在經濟實力、科教資源、產(chan) 業(ye) 集群、人才集聚等方麵具有優(you) 勢,有基礎、有條件爭(zheng) 創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人才平台。

  開啟新征程,人才“錫引力”持續在線,無錫高質量發展亦底氣十足。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