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肥西:課後服務有特色 落實“雙減”有溫度

發布時間:2022-03-09 15:24: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雙減”之後,課後服務課程如何開展成為(wei) 熱議話題。“雙減”下,學校課後服務如何有趣有料?

  安徽省肥西縣創新舉(ju) 措,聚力加力,把課後服務作為(wei) 推進“雙減”政策落地的精準舉(ju) 措和“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nei) 容,全縣48所學校開設足球、書(shu) 法、素描、舞蹈、航模等個(ge) 性化課程,探索“1+X+1”課後服務模式,為(wei) 學生提供多元興(xing) 趣選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小足球女將”們(men) 在球場上快樂(le) 奔跑。人民網 李希蒙攝

  當“雙減”遇上“非遺”

  手持蓮湘棒,輕移舞步,以棒敲擊肩、臂、背、腿等部位,打擊出有節奏的聲音,學生們(men) 在民樂(le) 中歡快地跳舞……在肥西縣柿樹崗鄉(xiang) 中心校,每天上午的大課間都有這樣一道獨特的風景。

  蓮湘舞是以前當地廟會(hui) 中不可缺少的表演項目之一,又稱“打蓮湘”,頗具地域特色,是中國民間傳(chuan) 統舞蹈,2021年入選第六批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名錄。

柿樹崗鄉(xiang) 中心學校特色蓮湘舞課間操。人民網 李希蒙攝

  2012年,柿樹崗鄉(xiang) 中心校將蓮湘舞引入學校,並把它作為(wei) 少年宮的一門課程,成立了蓮湘舞社團、“舞動蓮湘”藝術實踐工作坊,全麵推進蓮湘舞的傳(chuan) 承工作。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該校又將蓮湘舞納入課後服務課程。與(yu) 此同時,對蓮湘舞進行創新和改革,引入孩子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現代文化元素,分別編排了蓮湘舞和蓮湘操項目,舞蹈動作更現代、節奏更歡快,使傳(chuan) 統非遺項目順利進入校園,融入到學生的文化生活中。

  如今,蓮湘舞像一朵盛開之花在校園不斷地繁衍成長,柿樹崗鄉(xiang) 中心校也成為(wei) 合肥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教育傳(chuan) 習(xi) 基地、首批合肥市中華優(you) 秀文化藝術傳(chuan) 承學校。

  “我們(men) 學校是農(nong) 村校,文化活動相對於(yu) 城區來說較少。把蓮湘舞引入學校,讓非遺文化得到普及和傳(chuan) 承,又能豐(feng) 富孩子們(men) 的課餘(yu) 生活。”校長張高友希望,一屆屆的畢業(ye) 生走出校園後,能將家鄉(xiang) 的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更多地方。

  鄉(xiang) 村少年宮展活力

  埃菲爾鐵塔、盛開的荷花、多功能書(shu) 桌……你能想象這些精美的3D打印作品出自一群小學生之手?

  “雙減”政策落地後,肥西縣上派鎮菁菁小學依托少年宮,把課後服務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整體(ti) 規劃,充分利用資源優(you) 勢,提供多樣化服務項目,著力建設創客社團,以此推進3D打印科技、機器人、航模等創客教育,力爭(zheng) 讓創新理念植根於(yu) 少年宮每一位孩子的心中。

航模興(xing) 趣小組展示無人機飛行技巧。人民網 李希蒙攝

  少年宮負責人劉凱介紹說,學校的科技類社團以星空創客社團為(wei) 主,下設創客實驗室、3D打印室、機器人室、航模室。課堂教學每次一個(ge) 主題,由淺入深,學玩一體(ti) ,通過實驗、觀察、總結、表述等環節的實踐練習(xi) ,激發學生探索科技創新的興(xing) 趣,對於(yu) 培養(yang) 學生想象思維、空間構建和動手操作等多方麵的能力很有幫助。

  “3D打印十分有趣,我們(men) 可以盡情發揮想象,把想要的東(dong) 西打印出來,而當模型做出來時候,心中便會(hui) 有一種極大的成就感。”上派鎮菁菁小學六年級學生吳永馨高興(xing) 地說。

  科技創新激發了學生的潛能。2021年,學校選送的作品獲得全國第19屆NOC大賽(“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yu) 實踐大賽”)二等獎。

“小小書(shu) 法家”正在認真練習(xi) 書(shu) 寫(xie) 。人民網 李希蒙攝

  探索“1+X+1”課後服務模式

  鄉(xiang) 村地區留守兒(er) 童兒(er) 童較多,爺爺奶奶無力輔導孩子功課;家長為(wei) 工薪階層,下班時間與(yu) 學校放學時間不一致……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jue) 呢?

  今年春季開學以來,肥西縣肥光小學在原有的“普惠托管+個(ge) 性化課程”基礎上,結合“雙減”工作要求,探索出“1+X+1”課後服務模式。

  “1+X+1”指什麽(me) ?肥光小學校長徐應闊介紹說,第一時段為(wei) “自主學習(xi) ”,學生自主完成家庭書(shu) 麵作業(ye) ,確保小學生作業(ye) 不出校,初中生難題不出校;第二時段“X”,學生自主選擇參加學校社團、個(ge) 性化課程、作業(ye) 輔導等,滿足學生拓展興(xing) 趣愛好、補差補缺等多種需求;第三時段“溫馨陪伴”,為(wei) 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服務。

  改變,不止這一所學校。

  為(wei) 高質量推進課後服務工作,肥西縣在城關(guan) 及大桃花片區積極推進課後服務“1+X+1”模式,鄉(xiang) 村地區根據實際需要積極引入第三方。除課後“三點半”課後之外,還為(wei) 有需求的孩子提供早托及午托等服務。

  據肥西縣教體(ti) 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肥西縣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為(wei) 62000人(包含民辦及寄宿製學校),參與(yu) 課後服務的學生數為(wei) 56900人,參與(yu) 率為(wei) 92%,五天均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數為(wei) 52943人,占參與(yu) 課後服務學生數的93%。

  “下一步,肥西縣將優(you) 化工作方案,製定相關(guan) 管理細則,多渠道吸收社會(hui) 力量深耕課後服務,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因素,為(wei) 學生提供更全麵、更優(you) 質的教育。”該負責人說。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