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國人大代表趙偉:五年履職讓我感受到了人民民主就在身邊

發布時間:2022-03-11 15:21: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全國人大代表趙偉(wei) 。受訪者供圖

  “企業(ye) 轉型對技術工人需求越來越大,但學校培養(yang) 的人才,還要在企業(ye) 再培養(yang) 兩(liang) 三年才能正式上崗。”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事業(ye) 部工程部經理趙偉(wei) 提交了《加快推進〈國家產(chan) 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的建議》,她建議進一步深化職業(ye) 教育校企合作,加快推進國家產(chan) 教融合建設試點。

  “深化產(chan) 教融合 助力產(chan) 業(ye) 強市”這是趙偉(wei) 所在的蘇南工業(ye) 重鎮無錫踐行的區域發展思路之一,亦是當地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據了解,“十四五”期間,以無錫科教城為(wei) 例,當地將年均培養(yang) 1.6萬(wan) 名畢業(ye) 生和近3萬(wan) 名實習(xi) 生,形成輻射長三角地區的高技能人才資源蓄水池,加速建設現代化科教深度融合的新型功能區。

  也正是如此,趙偉(wei) 的這條建議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小組會(hui) 上一經提出,便獲得了不少代表的關(guan) 注與(yu) 討論。

  1989年,大學畢業(ye) 的趙偉(wei) 進入無錫威孚,成為(wei) 了一名自動化設計工程師。在日常工作中,她發現,隨著進口設備的不斷引入,企業(ye) 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可進口設備的維修周期長、成本高,也反過來成了製約企業(ye) 進一步發展的難題之一。2005年,趙偉(wei) 擔任工廠進口維修中心主任,帶領團隊專(zhuan) 門攻克進口機器的維修。隨著工作的深入,接觸到的進口設備越來越多,趙偉(wei) 的這份緊迫感也越來越強。

  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趙偉(wei) 便提交了《盡快尋求核心裝備、關(guan) 鍵零部件及高端工業(ye) 軟件的技術突破的建議》,建議政府集中優(you) 勢資源資金,加強基礎研究及應用開發,扶持高端製造業(ye) 項目攻關(guan) 、技術突破,改變長期以來受製於(yu) 人的局麵。同時,她還關(guan) 注到了高技能維修人員缺失的現狀,提交了《關(guan) 於(yu) 加大關(guan) 注製造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工人現狀的建議》,建議加大產(chan) 業(ye) 工人職業(ye) 再培訓,提高職業(ye) 技能、拓展職業(ye) 領域。

在無錫市新吳區,當地探索構建了校企高層次人才共享機製和工學交替的實踐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 劉海文攝

  5年來,從(cong) 深入開展調研到廣泛聽取群眾(zhong) 意見,趙偉(wei) 的一條條建議也在時間的曆練中逐漸成熟,履職期間她累計提出了23份建議,其中不少得到了國家及地方各部門的積極回應和解決(jue) 。

  2021年,趙偉(wei) 展開了有關(guan) 勞務用工市場秩序的調研,組織了三輪交流研討會(hui) ,最終形成了《治理勞務用工市場秩序,維護良好營商環境的建議》《勞務派遣稅務風險與(yu) 建議》兩(liang) 份建議。其中,《勞務派遣稅務風險與(yu) 建議》因“具有重要參考價(jia) 值”收到了國家稅務總局發來的感謝信。

  作為(wei) 長期工作在企業(ye) 一線的技術工作者,趙偉(wei) 深知創新的重要性。2021年,在江蘇省人大的支持下,趙偉(wei) 提出了《“健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建議》,受到了高度重視。同年7月8日,國家科技部通過視頻會(hui) 議,與(yu) 趙偉(wei) 和無錫威孚相關(guan) 負責人關(guan) 於(yu) 產(chan) 業(ye) 轉型及科研工作進行了專(zhuan) 題討論。7月21日,趙偉(wei) 被邀請參加了人社部召開的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ye) 形態代表溝通座談會(hui) ;8月5日,被全國人大邀請參了工信部“兩(liang) 會(hui) ”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視頻會(hui) ,並再次就推動5G和工業(ye) 互聯網加快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個(ge) 個(ge) 建議的落地有聲,讓趙偉(wei) 更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了人大代表的權利與(yu) 職責。“履職盡責,不僅(jin) 是對自身能力的全麵提升,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民主就在身邊。”她說,“接下來,我將繼續關(guan) 注智能製造企業(ye) 在科技創新上的探索,一方麵是研究如何建立更好的知識共享平台,另一方麵是鼓勵培植標杆型行業(ye) 協會(hui)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