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發展 共謀良策(連線·委員通道)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ti) 采訪在人民大會(hui) 堂新聞發布廳舉(ju) 行。8位全國政協委員接受網絡視頻采訪,就低碳轉型、綠色能源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
金鵬輝委員
為(wei) 低碳轉型提供金融支持
“目前我們(men) 正在構建新的轉型金融體(ti) 係,將會(hui) 對包括煤炭在內(nei) 的傳(chuan) 統化石能源的低碳轉型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金鵬輝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說。
“我們(men) 正在形成一種新的金融支持降碳的格局,一方麵大力促進風電、光電等新能源企業(ye) 發展,另一方麵,針對傳(chuan) 統化石能源企業(ye) 降碳改造,我們(men) 也會(hui) 提供資金支持。”金鵬輝表示,“服務降碳,央行一直在行動。”
武鋼委員
為(wei) 世界貢獻綠色能源
“中國已連續10年在全球風電並網裝機容量中排名第一,並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重地和整機及零部件的出口基地。”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介紹。
武鋼表示,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ye) 中,中國占據了6個(ge) 。“不僅(jin) 是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的燈,中國製造的大型風力發電裝備,也為(wei) 世界貢獻綠色能源。”武鋼說。
林凡儒委員
繼續傳(chuan) 承弘揚好沂蒙精神
“這些年來,企業(ye) 發展中遇到一些困難,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我們(men) 拒絕‘躺平’,迎難而上,2021年實現營業(ye) 收入逆勢增長。”翔宇實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凡儒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說,今年山東(dong) 出台十大創新戰略,更加堅定了企業(ye) 發展的信心。
“蒙山高、沂水長,沂蒙人民心向黨(dang) ,沂蒙精神代代傳(chuan) 。在新時代長征路上,我們(men) 要繼續傳(chuan) 承弘揚好沂蒙精神,爭(zheng) 取更大榮光。”林凡儒說。
楊傑委員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我們(men) 這裏有25個(ge) 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各民族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楊傑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表示。
楊傑深情講述了呼圖壁縣一支名為(wei) “阿同汗”的誌願服務隊的故事,這支誌願服務隊目前注冊(ce) 誌願者達到2.6萬(wan) 多人,他們(men) 服務他人,把愛心撒播。“如今的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相信,新疆必將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楊傑說。
詹純新委員
“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為(wei) 世界發展繁榮提供了新的路徑,也給企業(ye) 合作共贏搭建了新的平台。”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純新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說。
詹純新介紹,中聯重科在“一帶一路”沿線打造了多個(ge) 研發製造基地、貿易平台和零備件中心,產(chan) 品覆蓋了87個(ge) 國家和地區,深度參與(yu) 當地民生工程。“中國裝備製造業(ye) 要進一步融入當地文化,成為(wei) 受人尊敬的當地企業(ye) ,實現共同發展。”詹純新說。
楊忠岐委員
保護森林、關(guan) 注森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保護森林、關(guan) 注森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林業(ye) 科學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楊忠岐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舉(ju) 例說,通過穩步推進天然林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東(dong) 北虎生存的森林生態環境得到恢複。
截至目前,我國建成國家級森林城市194個(ge) 。“去年我國又正式設立了第一批5個(ge) 國家公園,今後還將設立40多個(ge) 國家公園,在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係統保護上邁出更大步伐。”楊忠岐說。
馬蕭林委員
讓文物“潮”起來“活”起來
“文博人以更加開放的思維跨界合作,不斷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方式。”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說,深挖內(nei) 涵,讓文物“潮”起來;創新表達,讓文物“活”起來;科技賦能,讓文物“動”起來。
馬蕭林認為(wei) ,“活”起來、“潮”起來的文物,體(ti) 現了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將不再是塵封的記憶,而是會(hui) 變幻出更多鮮活的姿態走進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
歐彥伶委員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綠色發展動力
“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是羅城最大的發展優(you) 勢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歐彥伶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說,羅城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推動產(chan) 業(ye) 生態化、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綠色發展動力,2020年實現了整縣脫貧。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必須用足優(you) 勢,多方發力。”歐彥伶認為(wei) ,要努力探索少數民族地區產(chan) 業(ye) 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密碼,能更有效地助力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1日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