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發布時間:2022-03-11 15:3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重慶市黔江區雙石村幹部給脫貧戶一家拍照。楊敏攝(人民視覺)
圖②:工人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一紡紗企業(ye) 的車間工作。章勇濤攝(人民視覺)
圖③: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xiang) 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攝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隻要在黨(dang) 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習(xi) 近平

  團結就是力量,奮鬥開創未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百年來,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代表委員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一致表示,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高揚理想信念的旗幟,加強中華兒(er) 女大團結,凝聚萬(wan) 眾(zhong) 一心的偉(wei) 力,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努力爭(zheng) 取新的更加偉(wei) 大的勝利和榮光,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

  2021年,無論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還是在中華民族曆史上,都是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一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迎來百年華誕,召開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並作出黨(dang) 的第三個(ge) 曆史決(jue) 議,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實現,在中華大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

  “受益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和衷共濟、真抓實幹,我們(men) 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局長金花委員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現在,我們(men) 正全力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短板,讓老百姓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等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重慶市疾控中心主任戎蓉委員堅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對我國疫情防控取得的顯著成效深感自豪:“麵對世紀疫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這讓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團結一心的力量,感受到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

  力量生於(yu) 團結,幸福源自奮鬥。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六安在上世紀50年代修建大別山水庫群、淠史杭灌區,如今奪取了老區脫貧攻堅全麵勝利。我們(men) 將從(cong) 百年黨(dang) 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弘揚大別山精神,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老區人民的獲得感。”安徽省六安市委書(shu) 記葉露中代表說。

  團結一心謀發展,家鄉(xiang) 變化說不完。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代表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改革開放40餘(yu) 年來墨脫的巨大變化。從(cong) 正式通車,摘掉“高原孤島”的帽子,到全縣脫貧奔小康,縣裏有了公園、建了電影院……“墨脫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的結果,也是各族群眾(zhong) 團結一心拚搏進取的結果。”格桑德吉代表說。

  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是黨(dang) 的事業(ye) 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所在。團結奮鬥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錘煉鑄就的寶貴精神品質,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團結奮鬥,攻堅克難,我們(men) 國家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塘約村也從(cong) 一個(ge) 窮困村變成了人均年收入超萬(wan) 元的小康村。”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le) 平鎮塘約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左文學代表表示,有了黨(dang) 的堅強領導,我們(men) 堅定了奮鬥方向。這些年,村兩(liang) 委帶領村民抱團引進項目發展產(chan) 業(ye) ,塘約村一步一個(ge) 腳印,實現了蝶變發展。

  “萬(wan) 夫一力,天下無敵”,團結蘊藏著巨大正能量。在西藏大學教授圖登克珠委員看來,我們(men) 之所以能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個(ge) 又一個(ge) 困難,取得一個(ge) 又一個(ge) 勝利,關(guan) 鍵在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在於(yu) 黨(dang) 內(nei) 的高度團結統一。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全力推進黨(dang) 的政治建設,健全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製度,黨(dang) 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曆史充分表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dang) 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2020年,雲(yun) 南省麗(li) 江市永勝縣鬆坪傈僳族鄉(xiang) 鬆坪村脫貧了,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wan) 多元。“黨(dang) 群一心,其利斷金。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在每個(ge) 人的不懈奮鬥下,我們(men) 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鬆坪村監委會(hui) 主任胡勝寶代表深有感觸。現在,村裏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產(chan) 業(ye) ,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接續奮鬥。

  黨(dang) 中央強調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是著眼於(yu) 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那滿鎮新立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羅朝陽代表說,新立村居住著壯、漢、瑤等民族,村幹部經常上門走訪,傾(qing) 聽群眾(zhong) 心聲,解決(jue) 群眾(zhong) 問題,各族群眾(zhong) 和睦相處,村風正、民風好,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

  團結就是力量,奮鬥開創未來。能團結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鬥的政黨(dang) 才能立於(yu) 不敗之地。回望曆史,代表委員深刻感悟到,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

  “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黨(dang) 的生命。”湖南省株洲市委書(shu) 記曹慧泉代表說,我們(men) 黨(dang) 的初心使命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在初心使命召喚下,全黨(dang) 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yu) 為(wei) 人民幸福而奮鬥。黑龍江省工商聯副主席、黑龍江飛鶴乳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友斌代表表示,“企業(ye) 要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我們(men) 既要辦好企業(ye) ,生產(chan) 好的產(chan) 品,也要努力為(wei) 群眾(zhong) 創造更多就業(ye) 崗位、帶動耕地增值、助力農(nong) 民增收,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

  過去一百年,我們(men) 黨(dang) 向人民、向曆史交出了一份優(you) 異的答卷。現在,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綠色低碳發展是能源行業(ye) 的重要目標。”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副總工程師黃立軍(jun) 代表說,要繼續推進智能運管維、智能調車、智能駕駛等項目,通過技術攻關(guan) 、智能設備研製、生產(chan) 數據整合和應用,建設“保安、提效、降本、減人、可持續”的智慧發展體(ti) 係。

  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委員表示,要守護公平正義(yi) ,推動社會(hui) 和諧。“我要繼續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履行好法律賦予的職責使命,為(wei) 維護公平正義(yi) 、創造美好生活貢獻力量。”李大進委員說。

  我們(men) 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

  奮鬥創造曆史,實幹成就未來。“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代表委員表示,要萬(wan) 眾(zhong) 一心、攜手奮進,努力爭(zheng) 取新的更加偉(wei) 大的勝利和榮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現在,國家對科技創新企業(ye) 的支持越來越多,讓科技企業(ye) 更有信心、幹勁更足。”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wei) 委員表示,黨(dang) 和政府送出了政策“大禮包”,企業(ye) 更要苦幹實幹,提升創新能力,助力智慧城市和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讓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群眾(zhong) 。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幹篤定前行。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於(yu) 旭波代表說,2021年,集團牽頭成立了“數控機床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打造“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協同創新平台。“我們(men) 要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為(wei) 強鏈補鏈提供技術支撐,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能力,為(wei) 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貢獻央企力量。”於(yu) 旭波代表說。

  廣西投資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周煉代表表示,要牢牢把握機遇,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要求,強弱項、補短板,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範,不斷提升企業(ye) 發展的質量效益。內(nei) 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全文代表表示,要在科技創新、企業(ye) 管理、技術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加大投入、埋頭苦幹,向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的目標奮進。

  “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製定的一係列幫扶支持政策,中小企業(ye) 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發展穩中向好。”天津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委員說,中小企業(ye) 要勇於(yu) 擔當,共同創造社會(hui) 財富,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努力在擴大就業(ye) 、改善民生、促進創業(ye) 創新等方麵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浙江省正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紹興(xing) 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建明代表介紹了村裏今後5年的發展藍圖:將累計投入810萬(wan) 元,打造“慧質蘭(lan) 芯”的浙江省級未來鄉(xiang) 村樣板、省級共同富裕示範村。“慧質”即重點推進數字技術賦能鄉(xiang) 村,實現治理數字化和服務數字化;“蘭(lan) 芯”即數字技術賦能蘭(lan) 花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業(ye) 數字化。劉建明代表說:“隻要我們(men) 堅定信心,不懈奮鬥,村民們(men) 一定能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們(men) 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產(chan) 品質量,打造品牌,讓鄉(xiang) 村就業(ye) 工廠迸發活力,帶動更多人致富。”甘肅省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西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天龍代表說。他2018年牽頭創辦的扶貧車間如今變身就業(ye) 工廠。隨著生產(chan) 的衣服質量提升,訂單越來越多,生產(chan) 規模不斷擴大,去年銷售了近兩(liang) 萬(wan) 套服裝。“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接下來,我們(men) 將繼續擴大規模,打造更加市場化的優(you) 質品牌,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馬天龍代表說。

  我們(men) 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代表委員表示,隻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隻要14億(yi) 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一起向未來,隻要9500多萬(wa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與(yu) 人民心連著心一起向未來,我們(men) 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

  (人民日報記者孟祥夫、袁泉、張璁、常欽、金歆、李龍伊、張棖、齊誌明、徐靖、周珊珊、郭雪岩、李家鼎、葛孟超、王錦濤、王驍波、王玉琳、羅珊珊、蘇濱)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1日 07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