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沂:科技賦能農業生產 做大做強“甜蜜”產業
人民網徐州3月10日電 早春三月,在江蘇新沂市時集鎮的水蜜桃精品示範基地裏,紫金黃脆,紫金玉脆,霞暉8等多個(ge) 新培育出的優(you) 質水蜜桃樹苗長勢良好,“這些都是新培育現來適宜大規模推廣的新品種,產(chan) 量高,品質好,可有效替代原有的種植品種。”新沂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高級農(nong) 藝師張宏圖如是說。
新沂是水蜜桃種植的集聚區,目前的種植麵積超過8萬(wan) 畝(mu) ,包括沙紅、突圍等在內(nei) 的多個(ge) 品的種植曆史均在20年以上,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種植品種的更新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新沂市抓住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這個(ge) 重點,經過長年不間斷地科技試種示範,相繼成功培育和改良出了春美、中國砂紅、新白鳳等在內(nei) 的10餘(yu) 個(ge) 早中晚熟品種,滿足了桃農(nong) 需求的同時,也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新沂市北峰家庭農(nong) 場是新沂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指定的水蜜桃新品種實驗推廣基地,在水蜜桃種植區,兩(liang) 條鋼絲(si) 繩攔起來的一排排桃樹格外引人注目。張宏圖表示,這是一種新型栽植技術,主要是幫助桃樹往高處長,“桃樹光照更強,桃產(chan) 量高,品質好。”張宏圖說,桃農(nong) 定期對桃園進行雜草清除的工作,也被一種叫苕子的植物替代,不僅(jin) 減去了勞作的辛苦,種該種植物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加濕度,“這就是農(nong) 業(ye) 科技的力量。”
35歲的桃農(nong) 範衛中就是嚐到了科技帶來的甜頭的桃農(nong) 之一。在農(nong) 技人員的指導下,他的50畝(mu) 桃園種了3個(ge) 品種,6月份上市的突圍、7月份上市的沙紅、9月份上市的川島,三個(ge) 品種把桃子的收益期拉長了,平均一畝(mu) 地純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
新沂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魏聯善表示,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強化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建設。近年來,新沂不斷強化和提升水蜜桃產(chan) 業(ye) 的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專(zhuan) 家團隊+示範基地+技術培訓+品牌培育”產(chan) 學研新模式,成立新沂水蜜桃產(chan) 業(ye) 研究院,推廣了高效、綠色、智能化管理新模式0.5萬(wan) 畝(mu) ,示範設施栽培、生草栽培、水肥一體(ti) 化、綠色防控、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栽培新技術、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閆峰、趙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