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超87億立方米

發布時間:2022-03-14 16:39:00來源: 四川日報

  原標題: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超87億(yi) 立方米

  利好

  ●截至2月底,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為(wei) 87.05億(yi) 立方米,占汛末蓄水計劃的98.05%,較多年同期增加5.06億(yi) 立方米

  ●2021年,我省農(nong) 村水利工程水毀程度較多年情況偏輕,麵上沒有大規模發生重特大水毀

  挑戰

  ●全省今年3月—5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盆地西南部、中部、南部可能有一般性春旱發生,局部可達中等強度

  應對

  ●各地要加強春灌工作的分片巡察督導

  ●在川中老旱區和春旱易發區,要做好降水精細化預報,強化蓄水保水措施安排

  從(cong) 本月中下旬開始,我省將由南向北陸續啟動春灌供水,農(nong) 業(ye) 用水需求將持續增加。水稻作為(wei) 我省大春主要糧食作物,今年用水需求及相關(guan) 保障如何?3月10日,記者從(cong) 省農(nong) 村水利中心獲悉,從(cong) 我省近5年的大春保栽情況看,今年全省水稻保栽麵積將在去年2800萬(wan) 畝(mu) 實栽麵積的基礎上穩中有升,水利工程保栽需水量約60億(yi) 立方米。

  蓄水量能否滿足今年春灌之需?省農(nong) 村水利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根據當前水利工程蓄水及曆年大春用水情況初步研判,今年春灌用水的水源保障總體(ti) 正常。

  這種判斷有科學的數據支撐。截至2月底,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為(wei) 87.05億(yi) 立方米,占汛末蓄水計劃的98.05%,較多年同期增加5.06億(yi) 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2.18億(yi) 立方米。

  除了蓄水情況良好,2021年,我省農(nong) 村水利工程水毀程度較多年情況偏輕,麵上沒有大規模發生重特大水毀,也為(wei) 今年春灌工作提供了良好工程保障。

  盡管蓄水情況良好,但今年我省也麵臨(lin) 一些挑戰。

  據氣象部門預測,全省今年3月—5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除川西高原北部和盆地北部降水量偏多1—2成外,其餘(yu) 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2成,盆地西南部、中部、南部可能有一般性春旱發生,局部可達中等強度。特別是遂寧、資陽、內(nei) 江、自貢等地無水源保障區域的春耕生產(chan) 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用水隱患。

  針對這些情況,省水利廳在印發的關(guan) 於(yu) 切實做好2022年大春生產(chan) 用水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強春灌工作的分片巡察督導,部署當地蓄水保水、冬修進度、服務隊伍建立、供水保障等工作;在川中老旱區和春旱易發區,要做好降水精細化預報,強化蓄水保水措施安排,儲(chu) 足抗旱水源、備足抗旱農(nong) 資、建好抗旱隊伍、做好抗旱預案。

  延伸閱讀

  都江堰灌區今年供水計劃出爐

  77.5億(yi) 立方米,水怎麽(me) 分?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邵明亮)每年3月初,都江堰灌區會(hui) 根據岷江上遊來水情況對年內(nei) 灌區用水進行分配。3月11日,記者從(cong)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獲悉,《都江堰灌區2022年度供水計劃》已於(yu) 近期正式印發。

  先看供給端。《計劃》顯示,預計今年都江堰渠首來水約為(wei) 148.5億(yi) 立方米,與(yu) 去年實際來水流量基本持平,計劃引入灌區的水量為(wei) 112.6億(yi) 立方米。再看用水端。根據都江堰灌區各縣(市、區)上報的2022年計劃需水量,都江堰灌區今年將向灌區內(nei) 的40個(ge) 縣(市、區)提供總計約77.5億(yi) 立方米的水量,涵蓋灌溉、生活、生態、工業(ye) 等多種用水需求。

  在都江堰灌區供水所涉及的7個(ge) 地級市中,成都市和德陽市需水量最大,分別約為(wei) 55.0億(yi) 立方米和14.2億(yi) 立方米。此外,綿陽、遂寧、樂(le) 山、眉山、資陽的部分縣(市、區)合計約為(wei) 8.3億(yi) 立方米。

  根據水利部規定的水量分配和調度原則——優(you) 先保障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用水、確保生態基本需水、優(you) 化配置生產(chan) 用水,都江堰灌區用水將實行總量控製和定額管理相結合的製度,即科學確定灌區分區域的用水定額,結合灌溉麵積、渠道灌溉水利用係數,扣除當地可供和可利用水量,分別確定支渠口、幹渠和總幹渠口的應配水量,對灌區農(nong) 業(ye) 配水量實行總量控製;城鄉(xiang) 居民生活和工業(ye) 用水及生態環境用水按供用水雙方的合同約定,依計劃供給。

  都江堰水利工程曆經2278年發展,如今灌溉麵積達到1131萬(wan) 畝(mu) ,覆蓋成都、德陽、綿陽等7市40個(ge) 縣(市、區),成為(wei) 兼具防洪減災和保障成都平原經濟區生活、生產(chan) 、生態等綜合供水功能的全國第一大灌區。(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邵明亮)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