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白洋澱野生鳥類數量較新區設立前增加24種

發布時間:2022-03-15 15:21:00來源: 河北日報

  從(cong) 安新縣自然資源局獲悉,截至2月2日第26個(ge) 世界濕地日,他們(men) 共觀測到約計600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為(wei) 新區設立以來越冬灰鶴最多的一年。隨著白洋澱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恢複和提升,澱區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在白洋澱遷徙、越冬的鳥類數量也有較大提升,再現了“華北明珠”的澱泊風光與(yu) “鳥類天堂”的生態美景。

  白洋澱是我國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鳥類種類多、數量大,是濕地水鳥集中分布區。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堅持補水、治汙、防洪“三位一體(ti) ”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大力開展控源截汙、河道整治、內(nei) 源治理、多源補水、退耕還澱、生態修複等工作,實施了包括府河河口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孝義(yi) 河河口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唐河汙水庫汙染治理與(yu) 生態修複工程、唐河入澱口生態保護項目、藻苲澱退耕還澱生態恢複工程等標誌性生態治理工程項目。

  安新縣加大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嚴(yan) 厲打擊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等活動。2021年入冬至今,安新縣大力推進“政府+民間”的形式,在科研巡查工作的基礎上,廣泛協調、帶領民間愛鳥、攝影人士,積極參與(yu) 白洋澱野生鳥類科研等工作。在野生鳥類越冬期,先後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約50隻,數量與(yu) 上一年基本持平。還記錄到約10萬(wan) 隻國家“三有”保護鳥類骨頂雞在白洋澱越冬,這也是這一鳥種連續第二年,越冬數量再次達到10萬(wan) 隻的級別。此外還觀測到約1.5萬(wan) 隻綠頭鴨、斑嘴鴨、羅紋鴨、赤頸鴨等野鴨組成的雁鴨類越冬種群,種類、數量較上年也略有增加。

  截至2022年1月底,白洋澱野生鳥類數量共計230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2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白枕鶴、青頭潛鴨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水雉、黑翅鳶等41種。(記者張偉(wei) 亞(ya)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