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行道樹為城市增綠 給生活添彩

發布時間:2022-03-18 16:3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2022年03月17日 第 14 版 版麵截圖

  豆科槐屬,樹冠寬廣,枝葉繁茂,常見行道樹和庭蔭樹。喜光,喜幹冷氣候;耐鹽堿,耐煙塵;深根性,生長快,壽命長。

複羽葉欒樹

  無患子科欒樹屬,夏日黃花,秋日紅果,適合南方地區作為(wei) 庭蔭樹、園景樹及行道樹。喜光,喜溫潤濕熱環境;抗煙塵;深根性,生長快。

長白鬆

  鬆科鬆屬,樹幹通直,樹形優(you) 美,適合東(dong) 北地區作為(wei) 綠化樹種。喜光,極耐寒冷,喜幹燥土壤,適生於(yu) 沙地;生長速度較快。

  原題:遮陰蔽陽、減少噪聲、美化市容,行道樹——

  為(wei) 城市增綠 給生活添彩(美麗(li) 中國)

  核心閱讀

  在城市綠化中,行道樹不僅(jin) 在遮陰蔽陽、減少噪聲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更為(wei) 城市勾勒出獨具特色的綠色脈絡。

  從(cong) 南方的姹紫嫣紅到北方的成行綠蔭,在不同地區,對行道樹的選育和規劃有哪些“講究”?從(cong) 小小樹苗到片片蔥鬱,如何實現對城市樹木的有效管護?

  又是一年春來到。

  攤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地圖,一眼便看見,圍繞城市的環城高速被百米寬的行道樹綠化帶“包裹”。往裏看,行道樹簇擁著城市的主幹道網絡,形成骨幹綠道。更細微處,仍是細密的綠色,填滿了交織的次幹道和毛細道路。

  “在我看來,行道樹是觀察城市綠化的一個(ge) 窗口,圈定了整個(ge) 城市的綠化空間。”銀川市園林管理局二級調研員鍾建元自大學畢業(ye) 就從(cong) 事園林設計工作,至今已近40年。

  兼顧景觀、生態等功能,為(wei) 城市圈定綠化空間

  行道樹,即種在道路兩(liang) 側(ce) 以及分車帶,為(wei) 車輛和行人遮陰並構成道路生態景觀的樹種。從(cong) 辦公樓下到馬路兩(liang) 旁,各式行道樹為(wei) 城市披上了美麗(li) 衣衫。

  “行道樹以‘線’的形式連接城市中‘點’‘麵’式的綠地,承擔著綠色廊道的功能。”鍾建元說,如今,銀川市共有近30萬(wan) 棵行道樹,守護著綿延1550公裏的城市道路,不僅(jin) 在遮陰蔽陽、減少噪聲、淨化空氣、美化城市等方麵發揮作用,還串聯起城市綠地,勾勒出綠色生活空間。

  在江蘇省南京市,龍蟠中路3公裏長的景觀大道上,香樟、枇杷、桂花等植物新葉萌發,渲染出深深淺淺、不同層次的綠意。到了6月,香花紅葉紫薇還會(hui) 潑灑出大團紅色;時至10月,烏(wu) 桕繽紛的紅、黃色葉片隨風搖曳,更將為(wei) 這裏添上一分迷人氣息。“樹漂亮,樹蔭下麵也舒服。”南京市民孫女士說。

  “最開始,我們(men) 在行道樹的種植中常常是‘有什麽(me) 種什麽(me) ’。現在,我們(men) 對行道樹的選擇日益多元,從(cong) 美化環境、遮陰蔽陽到減少噪聲、固碳釋氧,方方麵麵的功能都會(hui) 統籌考慮,努力讓行道樹發揮更多作用。”南京市園林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園林和景觀院院長李平介紹。

  從(cong) 鄉(xiang) 土植物中選育良種,兼顧安全、美觀

  3月的銀川,氣溫逐漸回升。銀川市園林管理局綠化二處副主任周潤福蹲在馬路邊,撥開金葉榆的枝條,緊盯底下漫延的水流。眼瞅土壤冒出細小泡泡,水慢慢浸下去,他才長舒了一口氣。

  從(cong) 事園林管理工作20多年,周潤福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路邊的一棵棵行道樹。“西北的樹最渴水,春天土壤一解凍就得先澆‘頭水’。‘頭水’澆好了,4月份抽芽開花就不成問題。”周潤福告訴記者,行道樹的選育有諸多要求,要林蔭大,能遮陽;要樹幹筆直,對建築無妨礙;要耐高低溫,耐鹽堿,生命力頑強……而在缺水的西北,最重要的就是樹木的抗旱能力。

  這樣的樹木哪裏找?“往村裏看,鄉(xiang) 親(qin) 們(men) 房前屋後種什麽(me) ,我們(men) 路邊就種什麽(me) 。總結起來就四個(ge) 字——鄉(xiang) 土樹種。”周潤福回答。目前,銀川市已種植了30多種抗旱性較強的鄉(xiang) 土樹種,其中,楊樹、柳樹、榆樹、槐樹占了多數。

  鄉(xiang) 土樹種應用到城市綠化中,不僅(jin) 適應性好、易成活,更有著巨大的改造潛力。

  在銀川市西夏區的行道樹選育苗圃中,一棵白蠟長得格外高大,枝條則收束成齊整的球形。“雖然是本地常見的樹種,但在選育中,我們(men) 仍會(hui) 根據需要定點培養(yang) 。”銀川市園林管理局創城辦主任姚加佳介紹,選育後的白蠟更高,樹冠更濃密,抗逆性更強,更能適應城市建設需求。如今,經過後期選育的沙棗、刺槐、白蠟等樹種已經進入銀川市,成為(wei) 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道樹伴著道路生長,不但要種得活,更得種得安全、美觀。“更多元化的樹種選擇,一方麵是為(wei) 了美觀,還有一個(ge) 重要方麵則是為(wei) 了道路安全。”李平解釋,過於(yu) 單一的景觀容易造成駕駛疲勞,缺乏層次、過於(yu) 茂盛的樹枝樹杈,還會(hui) 造成司機安全視距受限等問題,“通過樹種色彩的變化,使路邊景觀更具層次,有效避免了因過於(yu) 單調而引起的視覺疲勞;另一方麵,在一些道路交會(hui) 點,移除了長勢密集的部分喬(qiao) 灌木,既突出場地文化特征又可滿足道路安全視距要求”。

  從(cong) 枝杈到根莖,讓樹木在城市有序生長

  種植在“鋼筋水泥”間的行道樹在為(wei) 行人帶來綠蔭的同時,也難免會(hui) 與(yu) 其他市政設施、建築等產(chan) 生“矛盾”。

  “我們(men) 接到電話跑到現場一看,頭都大了。”山西省太原市園林局綠化管理科科長李擘至今對幾年前的一幕記憶猶新。當時,一排整齊的行道樹,從(cong) 分枝點附近被人砍掉。經過了解,原來是正在旁邊進行電力管網施工的工作人員幹的。“因為(wei) 樹枝枝杈太密,影響到旁邊的管線施工,就被人砍掉了。”如今說起來,李擘還是忍不住直搖頭。

  “不隻架空電線,以前,到了夏天,一些路段繁茂的樹枝會(hui) 遮擋附近住戶的房屋采光;晚上路燈比較高的地方,過於(yu) 茂密的樹冠還會(hui) 遮擋燈光。”太原市園林局規劃建設科科長王耀波說。

  “對於(yu) 這些問題,最有效的解決(jue) 方法之一,就是由專(zhuan) 人對樹木進行定期修剪。”李擘告訴記者,通過定期整形修剪,不但可以讓大型行道樹幹擾城市上方架空設施、遮擋公共交通標誌或影響居民采光等情況得到有效緩解,還可以提高樹冠的通透性,並通過控製樹木高度、平衡樹木根冠比等,降低樹木倒伏風險,有效保障行人安全、交通安全。

  修剪樹枝是一門技術活。“我們(men) 提倡‘強枝強剪,弱枝弱剪’,通過專(zhuan) 業(ye) 手法達到讓行道樹美觀、有序、健康生長的目的。各區園林部門按照屬地原則,成立專(zhuan) 門養(yang) 護隊伍,對範圍內(nei) 的行道樹進行常態性修剪。”李擘說。

  枝杈需要謹慎修剪,若遇上道路改造、地下管網維護,則更考驗各地的智慧與(yu) 能力。

  “行道樹是一座城市的‘門麵’,特別是其中的大樹與(yu) 古樹,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曆史、現在,更關(guan) 乎未來。樹與(yu) 路,都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東(dong) 南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係教授王曉俊說,在城市發展與(yu) 道路建設中遇到大喬(qiao) 木或古樹名木應該盡量避讓,或者道路從(cong) 旁邊繞行,或者通過市政與(yu) 綠化設計整合的辦法將樹木保留在綠化帶中——要統籌考慮的確不易,但也正是對這些“難題”的解答過程,展現著地方政府部門決(jue) 策的魄力與(yu) 尊重自然的智慧。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