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係(學苑論衡)

發布時間:2022-03-22 15:2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曆史研究是一切社會(hui) 科學的基礎,發揮著傳(chuan) 承文明、啟迪未來,以古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立足中國大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是廣大曆史研究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其中,構建中國曆史學學術體(ti) 係是重要環節,它既受學科性質和任務所規定,又引導話語體(ti) 係的構建。我們(men) 要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唯物史觀,繼承中國史學優(you) 良傳(chuan) 統並立足中國實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並回應現實問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

  中國特色曆史學特就特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堅持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人類曆史發展問題的總立場、總觀點和總方法,深刻揭示了人類曆史發展的根本動因、總體(ti) 進程、一般規律和必然趨勢,科學說明了人類曆史發展的根本原因,是曆史研究必須始終堅持的方法和原則。唯物史觀既是科學的曆史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對曆史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yi) ,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價(jia) 值。因此,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必須堅持以唯物史觀為(wei) 指導,將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即人民的立場,基本觀點如群眾(zhong) 的觀點和階級的觀點等,基本理論如社會(hui) 形態理論等,基本方法如經濟分析法、階級分析法等,運用到曆史研究的具體(ti) 過程之中。

  中國特色曆史學還特在繼承中國悠久的史學傳(chuan) 統,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中華民族有著自強不息、薪火相傳(chuan) 的悠久曆史,有著治史、學史、用史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注重從(cong) 曆史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自覺把握曆史發展的潮流並探尋其規律,是中國史學的突出特點。悠久的史學傳(chuan) 統、優(you) 秀的民族史學遺產(chan) 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不可或缺的資源。中國史學有注重“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傳(chuan) 統,有注重考究曆史發展“大勢”的傳(chuan) 統,有注重史家“才學識”三長和史德修養(yang) 的傳(chuan) 統,有以史為(wei) 鑒的資治傳(chuan) 統,有注重多樣化編纂史書(shu) 的傳(chuan) 統……這些優(you) 秀學術傳(chuan) 統和資源,我們(men) 都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繼承發揚。我們(men) 所要構建的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是帶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的”史學,要將根基建立在深厚的民族史學傳(chuan) 統之上。

  中國特色曆史學也特在順應時代發展並回應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為(wei) 時代問題的解決(jue) 提供曆史智慧,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傾(qing) 聽時代呼聲,回應時代問題,滿足現實和時代的需求,是當代中國史學發展的推動力。史學領域的拓展與(yu) 史學理論的創新,是滿足時代需要、對重大時代問題作出回應的結果。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促進了史學界對生態環境史的研究;中國邊疆史、宗教史、民族史、反貪史等研究也是曆史研究對現實問題的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了中國古代與(yu) 中亞(ya) 關(guan) 係史和海上絲(si) 綢之路史的研究……可見,曆史研究在回應現實問題中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在關(guan) 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不斷形成研究熱點,從(cong) 而不斷為(wei) 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構建提供豐(feng) 厚土壤。現實需要的無限豐(feng) 富性,決(jue) 定了曆史研究課題的無限多樣性;社會(hui) 問題的凸顯及迫切的現實需求,成為(wei) 當代中國史學發展的推動力。曆史研究新領域、新視角、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出現,歸根結底是回應時代問題、滿足時代需求的結果。新的研究領域是適應時代需求而開拓出來的,新的研究視角是依據時代需求而確立起來的,新的研究理論是適應時代需求而創新出來的,新的研究方法是順應時代發展而探索出來的。因此,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必須高度關(guan) 注時代問題和現實需求,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世界眼光,認清當今世界所處的時代,把握時代發展潮流,回應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為(wei) 解決(jue) 世界性的時代問題提供曆史智慧、曆史借鑒。在此基礎上,還應準確把握國際史學發展潮流,吸收借鑒國際史學界的優(you) 秀成果,自覺構建具有民族特色、適應時代需要的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yi) 史學體(ti) 係,進而引領國際史學發展潮流。

  我們(men) 所要構建的中國特色曆史學學術體(ti) 係,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史學體(ti) 係,是帶有民族特色的馬克思主義(yi) 史學體(ti) 係。它是中國的、民族的,也是時代的、國際的;是能夠與(yu) 時代發展相契合、與(yu) 國際史學對話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當代馬克思主義(yi) 史學體(ti) 係。

  (作者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1日 第 10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