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型城鎮化今年的任務舉措(經濟新方位)

發布時間:2022-03-22 16: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指出堅持把推進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wei) 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重點針對存量未落戶人口深化戶籍製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製度,提高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

  深入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還有哪些新任務、新舉(ju) 措?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guan) 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促進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融入城市

  去年秋季開學第一天,電梯維修工姚道飛將兒(er) 子送進浙江寧波奉化區錦屏中心小學。從(cong) 安徽潁上縣到寧波務工,姚道飛在奉化成了家、買(mai) 了車,解決(jue) 孩子入學成為(wei) 過去半年一家人最大的心事。

  “沒想到能順利入讀本地的優(you) 質公辦學校,這顆心終於(yu) 踏實了。”看著兒(er) 子背著新書(shu) 包走進漂亮的校園,姚道飛滿臉喜色。

  去年,在奉化區,共有3600餘(yu) 名外來工適齡子女順利入讀當地公辦學校,占外來產(chan) 業(ye) 工人適齡子女總數九成以上。

  寧波的實踐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的縮影。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1.3個(ge) 百分點,高於(yu)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0.83個(ge) 百分點的提高幅度,這是“十三五”以來兩(liang) 個(ge) 城鎮化率首次縮小差距。

  去年,城市落戶門檻繼續降低,城區常住人口300萬(wan) 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製政策,城區常住人口300萬(wan) 以上城市的落戶條件有序放寬,一大批在城鎮穩定就業(ye) 生活的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落戶。同時,常住人口也享有更多更好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居住證製度全麵實施,義(yi) 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位持續增加,90.9%的義(yi) 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讀或享受政府購買(mai) 學位服務……

  “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ye) 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要著力提高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促進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融入城市。

  根據《重點任務》,提高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今年將完成四方麵的任務。一是暢通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舉(ju) 家進城落戶渠道,實行積分落戶政策的城市要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二是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農(nong) 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yi) 務教育,以新生代農(nong) 民工為(wei) 重點推動參保擴麵。三是加強農(nong) 民工就業(ye) 服務和技能培訓,開展農(nong) 民工補貼性培訓600萬(wan) 人次。四是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市民化獎勵資金支持力度,推動省級財政建立市民化獎勵資金,重點支持吸納跨市域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落戶多的城市。

  力爭(zheng) 改善840萬(wan) 戶老舊小區居民居住條件

  在江西銅鼓縣,新裝的電梯讓幸福家園小區居民們(men) 告別了每天爬樓的日子;在重慶九龍坡區,“屋頂漏水、管道堵塞”變“長廊串聯、綠植遍布”,白馬氹社區煥然一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去年,我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wan) 個(ge) ,40個(ge) 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近100萬(wan) 套,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裏程超過7000公裏,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和汙水處理率均超過9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超過99%,城市建設品質不斷提高,居民居住條件持續改善。

  硬件提升的同時,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更為(wei) 充分。去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出台實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啟動建設,優(you) 質公共服務資源惠及更多群眾(zhong) 。街道(鄉(xiang) 鎮)社會(hui) 工作站超過1.5萬(wan) 個(ge) ,社會(hui) 治安防控逐步完善,社會(hui) 治理能力增強。

  “目前我國生活在城鎮的人口已達9億(yi) 多人,今後還將繼續增加。”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城市建設要重視“麵子”、更要注重“裏子”,隻有“裏子”基礎更加牢固,“麵子”才能更加亮麗(li) 。

  根據《重點任務》,今年將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包括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等9方麵任務。

  促更新,今年將啟動實施城市老化燃氣等管道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澇設施,力爭(zheng) 改善840萬(wan) 戶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更多采用市場化方式推進大城市老舊廠區改造,因地製宜改造一批大型老舊街區和城中村。

  強保障,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wei) 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jue) 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ti) 住房困難問題。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利用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ye) 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chan) 業(ye) 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

  補短板,健全便民服務設施。探索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一點多用”,統籌設立托育服務設施、養(yang) 老服務站、家政服務網點、體(ti) 育健身設施、微型消防站、維修點、食堂、公共閱讀空間,補齊養(yang) 老服務設施短板,建設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加快建設充電樁,優(you) 化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布局。

  重保護,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重點任務》要求,保護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曆史文化街區、曆史建築、曆史地段,保留曆史肌理、空間尺度、景觀環境。禁止拆真建假、以假亂(luan) 真,嚴(yan) 禁隨意拆除老建築、大規模遷移砍伐老樹,嚴(yan) 禁侵占風景名勝區內(nei) 土地。

  “要優(you) 化城市發展理念,建設宜居宜業(ye) 城市,打造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空間。”該負責人表示。

  推進城鎮公共服務向鄉(xiang) 村覆蓋

  我國即使基本實現城鎮化,仍將有4億(yi) 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nong) 村。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任重道遠。

  2021年,我國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從(cong) 上一年的2.56降至2.50,新一輪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啟動實施,城鄉(xiang) 統一的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製度基本建立,組建縣域醫共體(ti) 超過4000個(ge) ,縣域內(nei) 就診率超過九成,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醫療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基本消除,絕大多數縣實現縣域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縮小城鄉(xiang) 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需要在促進城鄉(xiang) 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方麵,下大氣力改革探索,以工補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提供製度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重點任務》要求,今年我國以縣域為(wei) 基本單元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xiang) 村延伸、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事業(ye) 向鄉(xiang) 村覆蓋。

  推進城鎮公共服務向鄉(xiang) 村覆蓋。積極建設城鄉(xiang) 學校共同體(ti) ,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結餘(yu) 留用,增強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推動城市優(you) 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

  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xiang) 村延伸。因地製宜推動供水供氣供熱管網向城郊鄉(xiang) 村和規模較大中心鎮延伸,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建設聯結城鄉(xiang) 的冷鏈物流、電商平台、農(nong) 貿市場網絡。推動城鄉(xiang) 基礎設施管護一體(ti) 化。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2日 0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