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4個案例入選浙江省鄉村振興創新實踐案例
浙江省委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公布了浙江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創新實踐案例名單,其中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十佳創新實踐案例1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創新實踐優(you) 秀案例11個(ge) 。寧波市共有4個(ge) 案例入選,入選數量居浙江省第一。寧波市奉化區實行漁船“編組生產(chan) ”打好漁業(ye) 安全保衛戰、象山縣激活閑置農(nong) 房改革、鄞州區“稻花香裏”追夢人、餘(yu) 姚市“良田+良法”解鎖糧食安全密碼入選創新實踐優(you) 秀案例。
奉化區登記海洋捕撈漁船997艘、數量浙江省第五,直接從(cong) 業(ye) 人員6500餘(yu) 人,是浙江省八大漁業(ye) 捕撈強縣之一。近年來,針對全國漁業(ye) 生產(chan) 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該區創新推進“編組生產(chan) ”製度改革,把全區漁船分組編隊41個(ge) 中隊,實行數字化共享、網格化管理、全員化聯動,有效解決(jue) 了漁業(ye) 安全隱患,有力促進了漁業(ye) 生產(chan) ,走出一條“海上楓橋、漁民共富”的新路子。連續10年未發生較大以上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事故。
象山縣激活閑置農(nong) 房改革。該縣以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為(wei) 抓手,以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為(wei) 核心,加快農(nong) 村閑置農(nong) 房盤活利用,有效破解“建設用地缺乏、資金投入不足、產(chan) 業(ye) 人才匱乏”三大製約,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添共富動能。全縣累計發放農(nong) 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chan) 證128本,盤活和利用宅基地(農(nong) 房)7.3萬(wan) 平方米;引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項目112個(ge) 、總投資超20億(yi) 元;引進各類鄉(xiang) 賢、農(nong) 創客、新農(nong) 人600餘(yu) 人,2020年被列入新一輪全國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縣。
鄞州區“稻花香裏”追夢人——“90後”種糧大戶汪琰斌,是深入實施“兩(liang) 進兩(liang) 回”行動、結出農(nong) 業(ye) 領域創業(ye) 創新成果的鄞州眾(zhong) 多樣本之一。1991年出生的汪琰斌大學畢業(ye) 後毅然返鄉(xiang) 創業(ye) ,在鄞州薑山鎮承包農(nong) 田,創辦歸本農(nong) 場,開啟種糧創業(ye) 之路。通過規模化經營、科技化種植、融合化發展、品牌化營銷大力發展現代化糧食生產(chan) ,農(nong) 場總經營麵積達2780畝(mu) ,成為(wei) 鄞州最年輕的“種糧大戶”,獲得全國農(nong) 村創業(ye) 創新優(you) 秀帶頭人、全國“風鵬行動·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等榮譽。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年來,餘(yu) 姚市堅持黨(dang) 政同責,大力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確保年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40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17萬(wan) 噸以上,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連續五年實現“雙增長”,成為(wei) 寧波的重要糧倉(cang) 、浙江省產(chan) 糧大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