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暢通“兩山”轉化通道 推動全麵綠色轉型

發布時間:2022-03-25 15:52:00來源: 天津日報

中新天津生態城如今已是一座人與(yu) 環境和諧共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宜居新城。資料照片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動全市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更好地把“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經天津市委、市政府同意,《天津市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日前正式印發實施。《方案》緊密結合天津實際,突出天津特色,從(cong) 頂層設計上明確了我市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包括六個(ge) 機製和27項重點任務。

  近年來,天津堅持厚植綠色、擦亮底色,持續加大生態投入,加強環境整治,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加快生態格局重構重塑,著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現代化美麗(li) 天津。如何進一步將生態資源轉化為(wei) 生態資產(chan) ,將生態價(jia) 值體(ti) 現為(wei) 經濟價(jia) 值?

  “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關(guan) 鍵路徑。《方案》的出台,對深入推進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政策製度體(ti) 係,探索形成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天津路徑具有重要意義(yi) 。”市發展改革委規劃處相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方案》圍繞破解生態產(chan) 品‘度量難、交易難、變現難、抵押難’的問題,全麵對標對表國家相關(guan) 部署要求,明確了我市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四梁八柱’,並細化提出重點任務清單。”

  明確六個(ge) 機製 立足優(you) 勢破解難題

  圍繞破解生態產(chan) 品“四難”問題,結合天津實際,聚焦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方案》提出了“六個(ge) 機製”。

  一是建立生態產(chan) 品調查監測機製,這是價(jia) 值實現的重要前提,包括開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和生態產(chan) 品信息普查。《方案》明確,202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適時啟動非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逐步實現全市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全覆蓋。對土地、礦產(chan) 、森林、濕地、水資源等重要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用途進行統一調查、監測評價(jia) 。建立全市生態產(chan) 品目錄清單,定期開展生態狀況評估。建立開放共享的生態產(chan) 品信息雲(yun) 平台。

  二是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評價(jia) 機製,這是價(jia) 值實現的關(guan) 鍵基礎,包括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評價(jia) 體(ti) 係、製定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規範、推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結果應用等。《方案》提出,2023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全市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製度體(ti) 係;2025年年底前,完成全市基準年行政區域生態產(chan) 品總值核算。《方案》明確,2022年年底前,在薊州區、寧河區、津南區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試點,逐步完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辦法,製定全市統一的核算規範,推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標準化。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進規劃、進決(jue) 策、進項目”,探索在編製規劃和實施項目建設時,結合生態產(chan) 品實物量和價(jia) 值核算結果采取必要的補償(chang) 措施,確保生態產(chan) 品保值增值。

  三是健全生態產(chan) 品經營開發機製,這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實現路徑,包括推進生態產(chan) 品供需精準對接、拓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模式、促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增值、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等。《方案》提出,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nong) 業(ye) 、綠色低碳循環產(chan) 業(ye) 、生態文化旅遊,著力推動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紮實推進小站稻振興(xing) ,推廣綠色生態的稻漁綜合立體(ti) 種養(yang) 模式,完善天津市大神堂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管理,探索構建集漁業(ye) 資源增殖和生態保護於(yu) 一體(ti) 的海洋牧場發展模式。加強生態產(chan) 品品牌培育和保護,提升生態產(chan) 品溢價(jia) ,促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增值。2025年年底前,累計培育10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區域公用品牌,綠色食品、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數量達到220個(ge) ,“津農(nong) 精品”品牌數量達到200個(ge) 。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積極開展碳排放權、排汙權、用能權交易。

  四是健全生態產(chan) 品保護補償(chang) 機製,這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實現路徑,包括完善縱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等。《方案》提出,在縱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方麵,研究製定天津市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辦法,合理優(you) 化水流、濕地、森林、海洋、耕地等重點領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範圍,探索逐步將綠色生態屏障、水稻田、種質資源、特色蔬菜基地、濱海濕地等具有天津特色的生態資源納入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方麵,加強京津冀三地水汙染治理聯防聯控,依據出入境斷麵水量和水質監測結果等,開展跨地區、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建立健全引灤入津上下遊、永定河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

  五是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保障機製,這是價(jia) 值實現的重要支撐,包括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考核機製、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導向機製、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等。《方案》提出,探索將生態產(chan) 品總值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jia) ,適時實行經濟發展和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雙考核”,探索構建覆蓋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和個(ge) 人的生態積分體(ti) 係,將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納入失信記錄。創新綠色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方式,拓寬綠色產(chan) 業(ye) 融資渠道,推動綠色金融多元化創新發展,推動申請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探索建立綠色項目庫。

  六是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推進機製,這是價(jia) 值實現的組織保障,包括加強組織領導、推進試點示範、加強政策支持、完善基礎支撐、強化智力支撐等。《方案》提出,支持薊州區、寧河區等區及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涉及區域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多元化參與(yu) 的生態保護修複資金投入機製。強化農(nong) 業(ye) 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用地保障,加大交通配套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業(ye) 加強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創新研究。

  27項重點任務推動生態價(jia) 值實現

  為(wei) 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政策舉(ju) 措和項目落地落實,《方案》提出了配套政策措施、重大平台及重點項目,形成了27項重點任務清單和責任分工。在建立生態產(chan) 品調查監測機製方麵,提出了開展海洋資源所有權委托代理機製試點等5項重點任務;在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評價(jia) 機製方麵,提出了選取西青區王穩莊鎮、北部山區、七裏海濕地、中新天津生態城等行政區域和特定地域單元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試點等3項重點任務;在健全生態產(chan) 品經營開發機製方麵,提出了在薊州區、寶坻區、寧河區、西青區、津南區等區建設特色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中心等9項任務;在健全生態產(chan) 品保護補償(chang) 機製方麵,提出了研究出台天津市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辦法等5項重點任務;在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保障機製方麵,提出了搭建碳金融綜合服務平台等2項重點任務;在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推進機製方麵,提出了在濱海新區、薊州區、寧河區、西青區、津南區等區打造一批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示範基地等3項重點任務。

  市發展改革委規劃處相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和全新的改革任務,政策空白多、推進難度大,既要係統謀劃、穩步推進,更要積極探索、支持創新。我市將以《方案》作為(wei) 具體(ti) 路線圖,加快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完善配套政策支撐,推動具備條件區域先行開展試點示範,積極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天津路徑,推動天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記者 陳璠)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