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場“舍”與“得”的質量變革

發布時間:2022-03-25 15:52:00來源: 天津日報

2021年7月,天津津門湖新能源車綜合服務中心啟用,共設立71個(ge) 充電車位、63個(ge) 多類型充電樁,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車聯網體(ti) 係化運營平台。圖為(wei) 資料照片

市民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期間體(ti) 驗身邊的智慧生活 圖為(wei) 資料照片

  5年,一個(ge) 重要的時間周期。

  5年,一場深刻的質量變革。

  又到草長鶯飛時。天津市第十一次黨(dang) 代會(hui) 以來,天津擁抱新時代,把握大邏輯,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把轉變發展理念與(yu) 轉變政績觀結合起來,大力度擠掉經濟增長中的水分,堅決(jue) 不要徒有虛名的“速”與(yu) “量”,把戰略重點轉到拚質量、拚效益、拚結構、拚綠色發展上,用“綠色係數”考核發展成效,在津沽大地掀起一場影響深遠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經曆了轉型的陣痛、堅守的煎熬、拚搏的艱辛,在“舍”與(yu) “得”的抉擇和實踐中,天津堅毅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政治賬 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紅綠燈

  時代在變革中前行,曆史在抉擇中書(shu) 寫(xie) 。

  時針撥回到2017年歲末,增速一度全國領先的天津經濟,突然來了一次“深蹲”──GDP增速由上一年的9.1%驟降至3.64%,增幅掉了近2/3。

  經濟失速,把天津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斷崖式“跳水”的背後,既有統計口徑的因素,更是天津“自揭家醜(chou) ”“擠水分”的主動之為(wei) ,也有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wei) 繼的局麵之困。

  站在經濟拐點,直麵曆史低點,天津怎麽(me) 辦?

  是在虛高增長的幻象中顧影自憐、沉迷陶醉、不能自拔,還是痛下決(jue) 心、擠幹水分、還原實打實的數字?天津市委倡導全市上下打開腦袋上的“津門”,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天津工作提出“三個(ge) 著力”的重要要求,特別是“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深刻內(nei) 涵,深刻領會(hui)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正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cong) 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cong) 增量擴能為(wei) 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you) 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的曆史必然。

  從(cong) “有沒有”“有多少”到“好不好”“優(you) 不優(you) ”,這是我國邁上更高級發展階段必須越過的坎。新的曆史方位呼喚新的發展理念。既要看發展,又要看基礎;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既要注重GDP增長,更要注重民生改善、社會(hui) 進步、生態效益提高──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是紅綠燈。天津堅決(jue) 算政治大賬,堅決(jue) 甩掉虛的、非綠色的、結構不優(you) 的GDP,把戰略重點轉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爭(zheng) 當高質量發展的“先鋒”與(yu) “闖將”。

  當時,有人為(wei) 天津經濟失速“扼腕歎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shu) 長馮(feng) 奎卻堅定地為(wei) 天津打CALL。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件事背後折射出發展觀念的主動調整。高速度增長不等於(yu) 高質量發展,隻有通過創新、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通過釋放經濟發展的內(nei) 生活力,才能給當地帶來更大的實實在在的收益。”

  馮(feng) 奎調研發現,調整後的天津真正認識到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例如要解決(jue) 產(chan) 業(ye) 結構不協調、產(chan) 城功能不協調等問題,更好地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把港口的戰略價(jia) 值充分發揮出來,“找準了要害和病根,革故鼎新,發展才有後勁。”

  接下來,人們(men) 看到了一係列勢如破竹的“舍”──

  記者從(cong) 市發展改革委獲得一組數據:天津淘汰落後產(chan) 能,堅決(jue) 整治2.2萬(wan) 家“散亂(luan) 汙”企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到2020年鋼鐵行業(ye) 全部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累計壓減煉鐵產(chan) 能454萬(wan) 噸、煉鋼產(chan) 能690萬(wan) 噸,“鋼鐵圍城”治理基本完成;嚴(yan) 控燃煤總量,2016年至2020年壓減燃煤總量485萬(wan) 噸、減少11.5%,“兩(liang) 高”項目盲目發展被堅決(jue) 遏製。

  在天津的核心戰略資源──天津港,一次性取消汽運散煤業(ye) 務,煤炭運輸由卡車全部改為(wei) 鐵路運輸,倒逼港口尋找新的發展動能……

  “舍”的過程注定伴隨著陣痛。明裏看,關(guan) 停企業(ye) 肯定對經濟整體(ti) 增長有影響,但背後卻彰顯著天津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心和信心。

  “我們(men) 減掉的低效率、不符合規劃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園區就有一百多個(ge) ,這些園區關(guan) 停後留出寶貴的土地資源,給天津(西青)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北辰迪信通5G智能製造基地等高質量項目騰出空間。”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工業(ye) 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處相關(guan) 人士說。

  有破有立,“舍”得果決(jue) ,“立”也同樣果決(jue) 。5年來,這些與(yu) 天津相關(guan) 的話題一次次衝(chong) 上各大平台熱搜:

  天津大力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天津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天津高揚創新驅動大旗,天津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天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天津成功舉(ju) 辦智能大會(hui) ……

  人們(men) 關(guan) 注天津,不僅(jin) 是對這座城市放下數字包袱之後怎麽(me) 走感興(xing) 趣,更是對新形勢下區域經濟如何真正實現轉型升級感興(xing) 趣。一向敢為(wei) 天下先的天津,在為(wei) 自身謀發展的同時,也在為(wei) 眾(zhong) 多麵臨(lin) 類似困境的城市蹚路徑。

  經濟賬 放下“曆史包袱”,扛起“天津未來”

  成立於(yu) 2017年4月的海河產(chan) 業(ye) 基金,是天津經濟轉型換擋的見證者,更是參與(yu) 者。

  5年前,天津市委、市政府從(cong) 大局著眼,為(wei) 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快實現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作出了由市財政出資200億(yi) 元設立政府引導基金的戰略舉(ju) 措。

  5年後,瀏覽海河產(chan) 業(ye) 基金的“投資引入項目圖譜”,您會(hui) 看到強大的明星陣容:紫光雲(yun) 全國總部、全球最大玻尿酸生產(chan) 基地華熙生物、愛旭太陽能電池工廠、物聯網獨角獸(shou) G7……

  對海河產(chan) 業(ye) 基金來說,這是艱難和充滿挑戰的5年:“史上最嚴(yan) ”資管新規壓縮了基金的募資渠道,百年一遇的重大疫情加劇了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與(yu) 此同時,全國各地都在抓產(chan) 業(ye) 升級,對新興(xing) 領域的“大塊頭”“新勢力”的競爭(zheng) 無比激烈。每個(ge) 項目背後幾乎都有一段艱辛的故事。

  這是海河產(chan) 業(ye) 基金的最新戰績:截至2021年年末,市財政累計撥款110億(yi) 元,海河產(chan) 業(ye) 基金實際出資128.64億(yi) 元,帶動母基金實繳資金525.04億(yi) 元;通過投資帶動,共實現項目返投215個(ge) ,已到位1552.49億(yi) 元,落地項目杠杆撬動12倍,投資引入規模10億(yi) 元以上重點項目50個(ge) 。

  從(cong) 一張藍圖,到千億(yi) 級母基金,海河產(chan) 業(ye) 基金的5年征程,是天津全市上下錨定高質量發展奮楫篤行的縮影。

  天津深知,沒有市場主體(ti) 的發育壯大,就沒有區域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活力和競爭(zheng) 力。

  而對市場主體(ti) 來說,稅收與(yu) 融資無疑是其最關(guan) 切的兩(liang) 大方麵。

  記者從(cong) 市稅務局獲悉,從(cong) 2019年到2021年,全市3年累計減稅降費1100餘(yu) 億(yi) 元。這是什麽(me) 概念?據剛剛出爐的2021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1.04億(yi) 元,其中稅收收入1621.87億(yi) 元。

  在天津立中車輪公司,全國人大代表郭紅靜告訴記者,2021年,公司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連續升級,比例由75%提高到100%,並允許在預繳時提前享受。在天津開發區稅務局的精準服務下,她所在的這家公司節省了企業(ye) 所得稅近200萬(wan) 元,疫情帶來的資金壓力有效緩解,大大提振了企業(ye) 信心。

  稅費上做減法,是為(wei) 區域經濟的未來做加法和乘法,這同樣是“舍”與(yu) “得”的辯證法。降費減稅等於(yu) 是給企業(ye) 直接發現金、增加現金流,如同施肥施到了根上,根壯才能枝繁葉茂。放水養(yang) 魚,終會(hui) 水深魚多。

  在融資上,據人行天津分行統計,去年我市“金融活水”流向實體(ti) 經濟的資金超4600億(yi) 元。其中,金融機構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30.55億(yi) 元、支持小微企業(ye) 延期本金142.20億(yi) 元,有效解決(jue) 了它們(men) 的融資難題和還款壓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市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高技術產(chan) 業(ye) 中長期貸款分別增長7.3%、17.1%和22.9%。

  “我們(men) 恪守‘應降盡降原則’,全麵實施降費。”郵儲(chu) 銀行天津分行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截至今年2月末,該分行已將減費讓利的陽光灑向4500多戶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從(cong) 全市情況來看,自去年9月30日減費讓利政策落地以來,2021年全年天津市金融機構累計降費規模達1.05億(yi) 元,惠及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110.06萬(wan) 戶,企業(ye) 對降費政策的滿意度達99.44%。

  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當日,時值天津首個(ge) 氫能運輸示範應用場景──榮程集團氫能源項目投用半年。這家天津民企“領頭羊”當天交出了一份亮麗(li) 的成績單:

  半年來,其投入運營的10輛氫能重卡合計行駛裏程24.6萬(wan) 公裏,貨運總量70144.75噸,碳排放總量0,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6.52噸。如按一棵樹一年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來計算,相當於(yu) 種了12000多棵樹。

  當人們(men) 把掌聲送給這家“從(cong) 製造到智造、從(cong) 金屬到金融、從(cong) 鋼鐵硬實力到文化軟實力”實現華麗(li) 轉身的企業(ye) 時,榮程人卻把功勞歸因於(yu) 天津的營商環境。他們(men) 忘不了,市交通運輸委相關(guan) 人士先後深入一線走訪調研二十餘(yu) 次,帶隊到蘇州、上海、北京等地學訪,以“解剖麻雀”和“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攻克了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題,最終僅(jin) 用156天,就實現了津沽大地的“氫突破”。

  從(cong) 打開腦袋上的“津門”到持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從(cong) 直麵挑戰化解遺留問題到精準“拆彈”破除風險隱患,從(cong) 夯實先進製造業(ye) 底盤到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天津高質量發展的脈搏日益強勁。

  民生賬 不要“看上去很美”,而要“走進去很暖”

  祛除“顯績”的浮躁,凝聚“潛績”的專(zhuan) 注,5年來,天津逐漸消解產(chan) 業(ye) 低端之憂,出清結構偏重之困,收獲質量變革之實──

  增速“穩”了。2018年3.6%、2019年4.8%、2020年1.5%(受疫情影響)、2021年6.6%,天津經濟走出一條越來越穩的上行軌跡。2021年天津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1.57萬(wan) 億(yi) 元,增量超過1600億(yi) 元,為(wei) 近年來最大增量;

  結構“優(you) ”了。2021年,天津高技術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5.5%,兩(liang) 年平均增長9.9%;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兩(liang) 年平均增7.3%。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chan) 量分別增長1.7倍、54.3%和53.2%;

  質量“好”了。2021年,天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始終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1.3%,其中稅收收入占比為(wei) 75.8%。2020年,全市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9.1%,能源消費總量比2015年減少215萬(wan) 噸標準煤,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

  創新“強”了。天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強度達3.44%,5家海河實驗室完成掛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均超過9000家。規模以上化學纖維製造業(ye) 、醫藥製造業(ye)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41.7%、18.9%、13.1%。

  ……

  比發展質量,說到底比的是老百姓的獲得感。

  上周,鵝毛大雪不期而至,津城遭遇“倒春寒”。

  “幸好還在集中供暖,咱們(men) 采暖期還將延長到3月底呢!”市民們(men) 紛紛感慨,競相在手機裏曬窗外雪景圖。

  天津已經連續6年啟動提前集中供暖和延長供暖時間。公開信息顯示,市財政為(wei) 此每年籌措資金近3億(yi) 元。

  “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天津每年民生支出占比達75%。千方百計讓群眾(zhong) 居住溫暖、整潔、舒適,供暖時間從(cong) 過去的120天左右延長至150天左右;完成超過145萬(wan) 平方米三年棚改任務,6.3萬(wan) 戶受益;15.2萬(wan) 困難群眾(zhong) 列入社會(hui) 救助範圍,發放社會(hui) 救助資金22.3億(yi) 元……”市發展改革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2021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從(cong) 2017年到2021年年末,能充分體(ti) 現市民幸福感的3個(ge) 指標:民用汽車(主要為(wei) 私人轎車)、快遞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天津皆一路上揚。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從(cong) 5年前的287.75萬(wan) 輛升至去年末的360.03萬(wan) 輛。快遞業(ye) 務量從(cong) 5.02億(yi) 件增至12.34億(yi) 件,5年增長近2.5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5年前的37022元漲到47449元,多了1萬(wan) 元。

  城市環境的變化更是有目共睹。2021年,天津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曆史最好水平。

  眼下,入春多日的七裏海水光瀲灩,群鳥翩躚,美不勝收。

  “到3月中旬,今春遷徙過境的東(dong) 方白鸛數量已超5000隻,主要分布於(yu) 七裏海、北大港、團泊、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沿海灘塗濕地。”市規劃資源局森林野保處副處長教效同說。監測發現,越來越多候鳥選擇在雙城綠色生態屏障區停留。

  截至目前,天津已觀測記錄鳥類達452種,較2014年增加36種。這背後是天津875平方公裏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升級保護,是736平方公裏綠色屏障的加快建設,是153公裏海岸線的嚴(yan) 格保護。如此體(ti) 量的生態工程,也為(wei) 天津長遠發展埋下了伏筆,留下了戰略空間。

  舍去浮華的麵子,得到厚實的裏子。這樣的經濟賬、政治賬、民生賬、長遠賬,天津老百姓會(hui) 算。

  近日,一直高度關(guan) 注天津發展的國家發改委專(zhuan) 家馮(feng) 奎再次接受本報專(zhuan) 訪。幾年前,他曾指出“天津需要蹲下去,再站起來。”如今他的看法是:“天津完成了深蹲階段,正在克服各種困難,穩穩地站起來。”

  在這個(ge) 過程中,馮(feng) 奎注意到天津的一靜一動。“靜是冷靜、平靜。天津冷靜地分析自身優(you) 勢與(yu) 不足,避開是是非非的‘風口浪尖’,營造出風平浪靜、穩中求進的發展環境。”他說:“動是新動能與(yu) 大動作。我注意到天津在數字經濟、物流貿易、綠色發展等新動能領域的發展勢頭較好,新動能與(yu) 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結合緊密,產(chan) 業(ye) 有速度有體(ti) 量有效益。”他尤為(wei) 點讚的是,天津在製造業(ye) 立市、綠色屏障建設、對外開放等方麵“都有勢大力沉的大動作,產(chan) 生了良好的效果”。

  5年風雨兼程,5年砥礪奮進。就像揮別應試考試轉向素質教育的莘莘學子,天津擺脫“分數情結”,卸下“排名糾結”,堅定走向素質提升和內(nei) 涵發展之路。因為(wei) 選擇了遠方,縱有千難萬(wan) 難,又遇疫情突襲,天津的腳步依然鏗鏘篤定,拚來雲(yun) 開霧散,贏得春暖花開。(記者 嶽付玉 陳璠)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