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構建藍圖 “無廢城市”建設步入快車道

發布時間:2022-03-29 16:13:00來源: 新華日報

  快遞包裝、塑料製品、報廢汽車、廢舊電子產(chan) 品……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量快速增長。如何將固體(ti) 廢物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讓人們(men) 不再麵臨(lin) 垃圾圍城?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抓好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列入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年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方案》亮出“藍圖”:到2025年,完成全域“無廢城市”建設任務,4個(ge) 以上設區市建成國家“無廢城市”。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基本實現固體(ti) 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什麽(me) 是“無廢城市”?“無廢城市”怎麽(me) 建?記者進行了探訪。

  構建藍圖,

  “無廢城市”建設步入快車道

  在蘇州工業(ye) 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循環產(chan) 業(ye) 園餐廚垃圾處置點,餐廚垃圾成為(wei) 綠色“寶藏”,利用率達94%。“餐廚垃圾經一係列工序後,產(chan) 生的沼氣提純後成為(wei) 天然氣,固體(ti) 殘渣則部分用於(yu) 有機堆肥,部分經過汙泥廠幹化後焚燒發電。每噸餐廚垃圾,可以生產(chan) 出60立方米天然氣,減少約0.75噸碳排放。”蘇州工業(ye) 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占鋒介紹。

  這一探索,是我省固體(ti) 廢物綜合利用的一個(ge) 縮影。“無廢城市”,是指以大宗工業(ye) 固體(ti) 廢物、主要農(nong) 業(ye) 廢棄物、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危險廢物為(wei) 重點,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ti) 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將固體(ti) 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我省徐州市入選國家首批試點城市。

  隨著我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每年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量超過3億(yi) 噸,環境風險壓力較大。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曉東(dong) 認為(wei) ,近年來,江蘇生態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但是全省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重化型”產(chan) 業(ye) 結構、“煤炭型”能源結構、“開發密集型”空間結構尚未改變,環境容量超載、生態成本透支的局麵尚未根本扭轉,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恰逢其時。

  探路“無廢城市”建設,我省已有現實基礎:危廢方麵,探索開展小量危廢集中收集,建成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係統,全過程監管能力顯著提升。一般工業(ye) 固廢方麵,推進多種工業(ye) 固體(ti) 廢物協同利用,利用處置率穩定在90%以上。生活垃圾方麵,統籌推進城鄉(xiang) 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處理能力全國領先。

  記者發現,對於(yu) “無廢城市”建設,我省多地已謀篇布局,“無廢城市”建設步入快車道。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汙防處處長張誌民說,南京正在積極申報“十四五”時期國家“無廢城市”建設。此前,南京市生態環境局與(yu) 相關(guan) 部門已經赴紹興(xing) 、重慶、徐州等試點城市開展廣泛調研,學習(xi) 了紹興(xing) 市“無廢城市”信息化全周期監管、重慶市“無廢城市細胞”引導綠色發展等經驗。在此基礎上,在省內(nei) 率先編製出台《南京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試點探路,

  “百年煤城”蛻變重生

  廢棄的門芯板做成了書(shu) 架,破舊的門框變成了條凳,書(shu) 籍是高年級學長留下來的,裝飾牆麵的藝術品原材料來自於(yu) 落葉樹枝、塑料瓶、廢紙箱……這是徐州市第一中學的“無廢書(shu) 屋”。這樣的“無廢書(shu) 屋”,目前徐州已建成32個(ge) 。

  除了源頭減量,循環利用也是減少固體(ti) 廢物的有效手段。

  “轟隆轟隆”,隨著一陣有節奏的運轉聲,一顆顆黑色的活性炭從(cong) 機器中吐了出來。在徐州市循環產(chan) 業(ye) 園內(nei) ,一家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熱再生工藝,將一噸噸廢活性炭變成再生活性炭投入市場。徐州市工業(ye) 產(chan) 生的廢棄活性炭都集中到這裏實現再利用,每年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萬(wan) 噸。

  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是徐州“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項目。不僅(jin) 是廢活性炭,餐廚垃圾、醫用廢塑料等都能在循環產(chan) 業(ye) 園中被“吃幹榨淨”。如今,產(chan) 業(ye) 園已建成運營日處置生活垃圾225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366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建築垃圾處置、危廢材料處置等10餘(yu) 個(ge) 項目也順利投產(chan) 。

  “以往固體(ti) 廢物處置利用項目多為(wei) 獨立建設,普遍存在設施地理空間碎片化、協同處置成本高、副產(chan) 物二次汙染等問題。”徐州新盛綠源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宣惠介紹,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充分考慮不同項目的技術協同性和規模匹配性,提升運行效率。

  從(cong) 學校到家庭、到機關(guan) 、到工廠的“無廢文化”傳(chuan) 播,使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無廢理念”在徐州得到了廣泛認同。近6萬(wan) 份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徐州“無廢城市”建設宣傳(chuan) 教育培訓普及率98.06%,公眾(zhong) 對“無廢城市”建設成效的滿意程度96.88%。對照各項指標要求,徐州超額完成預定任務,得到生態環境部的充分肯定。

  “通過幾年努力,‘百年煤城’徐州實現蛻變重生。”徐州市生態環境局黨(dang) 組成員、總工程師袁翊清介紹,全市共計消減工礦廢棄地7300公頃,消納利用煤矸石、廢石塊(渣)等1100多萬(wan) 噸、城市建築垃圾等固廢270萬(wan) 立方米。潘安湖、九裏湖等1.67萬(wan) 公頃采煤塌陷地,九裏山、拖龍山等100餘(yu) 處采石宕口,從(cong) “城市之廢”化身“城市之肺”。此外,徐州創新建設囊括五大源固廢全流程數據的“以智管廢”智慧管理平台,匹配建成42家危廢經營單位,危險廢物年處置能力達34.469萬(wan) 噸。

  因地製宜,

  打造地方特色

  “無廢城市”建設,是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舉(ju) 措,也是一項美麗(li) 而艱巨的工作。我省《方案》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全力打造“無廢城市”地方特色。

  “我們(men) 將因地製宜,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張誌民介紹,比如,針對南京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工業(ye) 園區較多的特點,著力實施鋼鐵、石化等南京市重點行業(ye) 綠色化改造,開展工業(ye) 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資源高效配置。此外,結合南京科教資源雄厚,人工智能、計算機等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勢,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網絡、建築垃圾綜合利用信息化交易平台、“無廢城市”智慧化聯合監管平台等平台建設,實現固廢領域“互聯網+”的創新管理模式。

  記者獲悉,《無錫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即將正式印發,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成國家“無廢城市”。“‘無廢城市’建設,將緊密結合無錫的經濟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及地域特點。”無錫市生態環境局固體(ti) 廢物與(yu) 化學品處處長羅小春介紹,“無錫是太湖明珠,未來將把‘無廢城市’建設與(yu) 環太湖城鄉(xiang) 有機廢棄物的處理利用結合起來。不僅(jin) 僅(jin) 是上幾個(ge) 示範項目,而是要從(cong) 整個(ge) 鏈條考慮,源頭怎麽(me) 更好地減量化,在收集、利用處置上,如何與(yu) 一般工業(ye) 固廢或者是生活垃圾的處理能力協同起來,為(wei) 長三角地區城鄉(xiang) 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提供借鑒。此外,針對小微企業(ye) 危險廢物收集處置難的問題,無錫推進了小微企業(ye) 危廢收集處置綠島試點,接下來,將進一步拓展到非工業(ye) 企業(ye) 、企事業(ye) 單位等,確保所有的危廢能夠應收盡收。”

  省生態環境廳固管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製定出台江蘇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ti) 係。同時,將會(hui) 同省級有關(guan) 部門對地方實施方案的編製進行技術指導,“一市一策”製定實施方案,加快補齊固廢綜合治理基礎設施短板,在危廢、醫廢集中收集體(ti) 係建設以及廢鹽、飛灰、醫廢焚燒等利用處置能力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把我省一般固廢、危廢的資源化利用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讓美麗(li) 江蘇更添綠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