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湖州德清縣支行:金融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活水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強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融服務”單列出來,提出要從(cong) 各類金融機構層麵強化金融服務,加快服務下沉和產(chan) 品創新,大力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推動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
連日來,農(nong) 行湖州德清縣支行針對農(nong) 業(ye) 企業(ye) 以往無抵押物用於(yu) 融資的困境,通過金融產(chan) 品嵌入,創新融資模式,為(wei) 亟須大資金運作的智慧農(nong) 業(ye) 提供了高效的信貸支持。
“標準地”讓土地再生“金”
“這筆貸款期限長、金額大,真是解了我們(men) 的燃眉之急。”浙江德清一家農(nong) 業(ye) 公司總經理吳誌廣說。
據了解,作為(wei) 德清科技興(xing) 農(nong) 的典範,該公司創建的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示範區,已成為(wei) 集國際合作、技術應用開發等業(ye) 務於(yu) 一體(ti) 的景觀綠化苗木容器栽培示範基地,如今正在著手推進生態休閑、鄉(xiang) 村旅遊等項目。
乘著德清縣農(nong) 業(ye) “標準地”改革的東(dong) 風,該公司順利拿到了5畝(mu) 農(nong) 業(ye) “標準地”。然而,該項目投資接近7500萬(wan) 元,並非一筆小數目。
正當公司為(wei) 缺少啟動資金犯愁時,農(nong) 行德清縣支行主動上門進行對接。針對該公司麵臨(lin) 的缺乏有效抵押物以及現代農(nong) 業(ye) 投入大、周期長的問題,該行創新推出並及時發放了浙江省首筆農(nong) 業(ye) “標準地”抵押貸款。
該筆“標準地”貸款以集體(ti) 建設用地的使用權作為(wei) 擔保物,再加上在建工程,綜合授信達2500萬(wan) 元,按工程進度陸續進行放款。目前,項目貸款已發放1370萬(wan) 元,有力保障了整個(ge) 項目建設和企業(ye) 經營的資金需要。
吳誌廣表示,該“標準地”計劃建設產(chan) 學研基地、觀光農(nong) 業(ye) 、民宿、產(chan) 業(ye) 園等項目,有助於(yu) 進一步壯大村級經濟,帶動周邊村民就業(ye) ,實現村民穩定增收,助力當地走出一條“農(nong) 文旅”融合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子。
“雲(yun) 大棚”促智慧農(nong) 業(ye) 走進生活
近日,在德清縣阜溪街道龍勝村一間蔬菜大棚內(nei) ,工人們(men) 正在采摘番茄、生菜。該蔬菜大棚采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無土栽培“空中番茄”,實現了溫、光、水、肥等種植要素的智能精準控製,是名副其實的智能化“雲(yun) 大棚”。
“這間溫室大棚的畝(mu) 均投資達到100萬(wan) 元,另外還有4000多萬(wan) 元的設施設備投資,實現了高科技、高投入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智慧農(nong) 業(ye) 轉變升級。”該大棚所屬農(nong) 業(ye) 公司負責人嵇成偉(wei) 表示。
該公司以蔬菜“雲(yun) 大棚”作抵押,從(cong) 農(nong) 行德清縣支行獲得了1800萬(wan) 元的貸款,目前首筆700萬(wan) 元資金已經落地,這也是浙江省農(nong) 行首筆生產(chan) 設施抵押貸款。
據了解,該農(nong) 業(ye) 公司擁有全國首個(ge) 具備國家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農(nong) 業(ye) 綜合體(ti) 和浙江省第二批數字農(nong) 業(ye) 工廠試點,旨在讓新品種、新技術從(cong) “試驗田”走向“大田”,引導農(nong) 民走向規模化、智能化的智慧農(nong) 業(ye) 新路子,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實現共同富裕。
“對於(yu) 農(nong) 業(ye) 企業(ye) ,這樣的額度非常難得。我們(men) 更看中企業(ye) 的還款來源,尤其是其通過模式輸出,未來效益還是很可觀的。”農(nong) 行德清武康支行行長表示,該公司智慧農(nong) 業(ye) 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農(nong) 行德清縣支行在給予企業(ye) 貸款支持的同時,還創新推出“電商+金融”的模式,將企業(ye) 種植的番茄等農(nong) 產(chan) 品進行網絡銷售,使該公司的產(chan) 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如今,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量突破400單以上,進一步拓寬了企業(ye) 銷售渠道,提升了銷售額。
農(nong) 行德清縣支行行長邱丹梅表示,針對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的新階段新情況,該行主動推出金融服務創新,為(wei) 企業(ye) 破解融資瓶頸,適時注入金融活水,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智慧和力量。(董玉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