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吳興:數字化改革助推工業轉型升級
訂單接單智能化成熟度3分、生產(chan) 排程智能化成熟度3分……浙江貝盛光伏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裏,湖州智能驅動研究院負責人白雅芳與(yu) 研究員正對照智能製造成熟度調研量表給生產(chan) 設備“體(ti) 檢”打分。
“總體(ti) 上,該公司自動化程度高。現階段應主要考慮提高工廠信息化程度,並針對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幾天後,公司董事長邱小永便收到一份詳盡的分析報告。
這是針對電機產(chan) 業(ye) 智能化改造診斷谘詢中的一幕。在浙江湖州吳興(xing) ,越來越多企業(ye) 中出現了第三方機構“把脈問診”的身影。
“免費的‘全麵體(ti) 檢’,還有詳細‘治療方案’,有需要的話設備也可以選擇政府代采呢!”公司設備主管周海權說。
技術升級後,公司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不僅(jin) 生產(chan) 效率提升23.3%,單位產(chan) 值能耗也降低17%以上。“而且節約了人力成本,這下生產(chan) 勁頭更足了。”周海權說。
吳興(xing) 區聯合第三方機構,以數字化改革為(wei) 牽引,分步驟免費為(wei) 企業(ye) 開展智能化診斷工作,提升設備聯網率,促進項目效益提升,打造“未來工廠”。今年以來,已完成高端線材和高效電機、高端裝備領域34家企業(ye) 的免費診斷。
“數字化改革讓工業(ye) 經濟領域提質增效,設備改造帶來更加智能化的生產(chan) 方式。”吳興(xing) 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周洪偉(wei) 表示。
“不過,光有設備也不行,找到領路人同樣重要。”棟梁鋁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守明一度十分苦惱。
棟梁鋁業(ye) 為(wei) 實現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積極推進新型高強度鋁合金材料研發工作,進軍(jun) 車用輕量化鋁材領域。設備可以升級,但產(chan) 品經驗等方麵的短板怎麽(me) 解決(jue) ?
“多虧(kui) 了政府的精準把脈。”趙守明介紹,吳興(xing) 區依托大數據,繪製供給側(ce) 與(yu) 需求側(ce) “人才畫像”,精準對接企業(ye) 引才訴求。
公司實驗室裏,張亦傑博士全神貫注盯著儀(yi) 表盤,實驗台上還放著輕量化鋁合金樣品。2003年以來,他一直從(cong) 事鋁合金領域新材料開發與(yu) 成型工藝方麵的研究。如今,關(guan) 鍵人才的引進有效提升了企業(ye) 發展的“加速度”,產(chan) 業(ye) 升級走向快車道。
“我們(men) 以數字化改革為(wei) 依托,對轄區人才資源庫精確檢索,匹配到張亦傑博士。”吳興(xing) 區委人才辦專(zhuan) 職副主任周斌說,政府還積極引導棟梁鋁業(ye) 與(yu) 科研院所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訂單式”輸送青年科技人才。
這是吳興(xing) 以人才助推工業(ye) 轉型的縮影。依托大數據,吳興(xing) 通過“人才項目全鏈通”數字化改革,建立統一的人才數據庫,打造轄區人才分布數字地圖,同時構建智選平台,從(cong) 行業(ye) 領域、發展方向、技術需求多個(ge) 維度,精準鎖定引才方向。目前已累計為(wei) 用人單位匹配青年博士61名、教授級人才21名。“我們(men) 還不斷加大對人才在落戶、購房等多領域的支持力度。”周斌說。
多措並舉(ju) 之下,吳興(xing) 去年404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產(chan) 值842億(yi) 元,增長32.1%,實現納稅超億(yi) 元企業(ye) 10家,同時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實現翻番,一條工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路正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8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