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米油鹽》|新能源車漲漲漲,你還買嗎?
原標題:《財米油鹽》|新能源車漲漲漲,你還買(mai) 嗎?
近期,新能源汽車價(jia) 格“漲”聲迭起。包括特斯拉、小鵬、比亞(ya) 迪、哪吒等在內(nei) 的新能源車企紛紛發布調價(jia) 公告,普遍漲幅在3000元到10000元不等,也有車企上調價(jia) 格近3萬(wan) 元。麵對愈演愈烈的漲價(jia) 潮,消費者不禁發出疑問,現在到底適不適合入手新能源車?
總體(ti) 來看,針對這一輪新能源車漲價(jia) 潮,市場上認為(wei) 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最近包括鋰、鎳等動力電池重要原材料價(jia) 格猛漲,環環傳(chuan) 導,車價(jia) 被迫抬升;二是我國自2013年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目前進入了補貼退坡、換擋前進的時期,按照相關(guan) 部門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新能源車企頻頻提價(jia) 。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向人民網《財米油鹽》表示,這一輪新能源汽車的漲價(jia) 潮,動力電池原材料的上漲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退坡是次要原因。
“據了解,動力電池擴產(chan) 的周期需要6-8個(ge) 月,原材料一般要一年半的時間,而鋰礦等礦業(ye) 產(chan) 能增加則需要兩(liang) 年半到三年的時間,所以原材料行業(ye) 和電池行業(ye) 在整車及整車市場發展的信息並不對稱,也就是說原材料的產(chan) 能建設相對滯後。”許海東(dong) 同時指出,短期內(nei) 很難解決(jue) 新能源汽車“一車難求”的情況,特別是一些熱門車型、新款車型。
趁著新能源車“價(jia) 高”“難買(mai) ”,有人甚至打起了歪主意。通過一次性下單多輛新能源車,先鎖定優(you) 惠再轉手賣出手頭的訂單指標。這樣的“加價(jia) 轉手車”,很可能導致“接盤者”喪(sang) 失原本應有的充電換電、保修等優(you) 惠保障。
別管油車還是新能源車,物有所值是關(guan) 鍵。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原材料大漲,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近期召開座談會(hui) ,要求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加強供需對接,共同引導動力電池上遊材料鋰鹽價(jia) 格理性回歸。2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在發布會(hui) 上也強調,今年將適度加快國內(nei) 鋰、鎳等資源的開發力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jia) 等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