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將改造提升354條背街小巷
本報訊(記者 王斌)今年是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昨天,北京市城市管理委、首都文明辦、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共同主持召開2022年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創建工作交流推進視頻會(hui)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今年,本市將實施17個(ge) 片區環境綜合治理,包括東(dong) 城區東(dong) 華門片區、什刹海金絲(si) 套片區、天橋鋪陳市社區等。同時,完成354條達標類、精治類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任務,並對已完成整治提升的2932條背街小巷全麵實施精細化長效管理。
據了解,2021年,北京完成1396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工作,其中,城六區和通州區打造的200條精品街巷納入年度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湧現出新鮮胡同、鷂兒(er) 胡同、永順中街、望京小街、五塔寺路等一批首都文明街巷和北京最美街巷,群眾(zhong) 身邊環境進一步改善,區域環境麵貌得到整體(ti) 提升。
本市去年還完成206公裏架空線入地,拔除各類線杆6700餘(yu) 根。在城市部件治理方麵,去年完成8338處公共設施規範整治,拆除閑置廢棄信息亭69座,撤除挪移把口占道報刊亭50座、地鐵便利車28座,完成1.1萬(wan) 根公交站杆、站牌更換。平安大街、五四大街、五塔寺路等16公裏道路完成“多杆合一”和155台電力箱體(ti) “三化”治理(隱形化、小型化、景觀化),淨化公共空間、暢通慢行係統。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已印發《片區環境綜合治理總體(ti) 工作指引》,科學細化環境綜合治理片區。片區麵積一般為(wei) 0.1平方公裏至1.5平方公裏,包含臨(lin) 近地鐵站、小微空間、畸零地等。片區環境綜合治理將整合各類空間資源,加強城市修補,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