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生態賦能做靚龍泉“水文章”

發布時間:2022-03-31 15:11:00來源: 麗水日報

  兩(liang) 次獲評浙江省“大禹鼎”銀鼎,成功招引落地“麗(li) 水山泉”青坑底礦泉水項目年產(chan) 值達1.6億(yi) 元……近年來,麗(li) 水龍泉市“以水為(wei) 名、因水而興(xing) ”,立足優(you) 質水資源稟賦,構建“水生態、水資源、水產(chan) 業(ye) ”三位一體(ti) 發展模式,不斷拓寬“兩(liang) 山”轉化新路徑。

  優(you) 化“水生態”,譜寫(xie) “水經注”。自“五水共治”以來,龍泉創成省級“美麗(li) 河湖”6條,深入開展“碧水行動”,實施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修複工程,攜手麗(li) 水景寧、雲(yun) 和建立麗(li) 水甌江流域生態環保聯動聯防體(ti) 係,打造出甌江“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好生態孕育出好山好水。作為(wei) 甌江、閩江、錢塘江三江源頭的國家曆史名城,龍泉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麵水質達標率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連續五年保持100%。

  近日,龍泉水資源品牌“甌江源”商標成功注冊(ce) ,目前已成功注冊(ce) “綠水龍泉”等4個(ge) 飲用水類別商標。2022年3月25日,“麗(li) 水山泉”青坑底水廠也正式投產(chan) ,每小時產(chan) 能3.6萬(wan) 瓶,達到國內(nei) 一流企業(ye) 生產(chan) 水平。

  激活“水資源”,做靚“水之城”。為(wei) 打造水工程與(yu) 水文化相融合的水岸線經濟,近年來,龍泉上茶街、雲(yun) 水街、甌江一號碼頭等以水為(wei) 載體(ti) 的文化商業(ye) 街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2022年以來,上茶街旅遊人數已達3.79萬(wan) 人次,營業(ye) 收入300餘(yu) 萬(wan) 元。

  龍泉以110餘(yu) 公裏長的美麗(li) 河湖為(wei) 紐帶,沿溪打造出特色堰壩、臨(lin) 水驛站、濱水綠道,串聯古鎮、古堰、古渡等人文曆史與(yu) 生態美景,開發仙宮垂釣、夜遊甌江、竹垟潑水節等水旅項目,實現美好生態向美麗(li) 業(ye) 態轉變。

  厚育“水產(chan) 業(ye) ”,做大“水經濟”。龍泉為(wei) 推行“水資源+高山養(yang) 殖”發展模式,又通過“公司+村+基地+農(nong) 戶”規模化、標準化建設運營模式,培育出稻田養(yang) 魚、石蛙、娃娃魚等水產(chan) 業(ye) 。

  該市道太鄉(xiang) 雙平村石斑魚養(yang) 殖基地,是由龍泉市道太鄉(xiang)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發起,安平村、雙平村、夏安村、源口村以資金入股共同建設的水產(chan) 業(ye) 。項目建成後,該公司將養(yang) 殖水池對外出租,當地農(nong) 戶向公司按個(ge) 數租用養(yang) 殖池,購買(mai) 石斑魚種苗進行養(yang) 殖,大幅度減少了農(nong) 戶養(yang) 殖成本、降低投資風險,提升了水產(chan) 品品質,推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

  生態賦能做靚龍泉“水文章”,該市目前已建立水產(chan) 業(ye) 鏈招商項目庫,積極謀劃推進了寶溪水文化園等20多個(ge) 水項目,優(you) 化了“水生態”,盤活了“水資源”,厚育了“水產(chan) 業(ye)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