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上海發布紓困21條,企業呼籲“執行可以更‘簡單粗暴’些”
3月29日,備受關(guan) 注和期待的《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ye) 促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終於(yu) 發布。此前,深圳、蘇州、無錫等地已相繼出台了紓困政策,除了中央層麵的優(you) 惠政策頂格執行,各地還推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創新舉(ju) 措。滬上中小微企業(ye) 主早已品讀,對上海的政策更加“翹首期盼”。
“雖然和預想有差距,但對比2020年上海推出的紓困舉(ju) 措,這次的措施範圍更廣,力度更大。”上海鼎創匯創客空間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斌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了對中小企業(ye) 的扶助。在上海,雖然民營企業(ye) 對GDP的貢獻率不到30%,但貢獻了近七成的就業(ye) 機會(hui) ,大多集中在服務業(ye) ,並且幾乎都是中小型企業(ye) 。近段時間來,上海經濟承壓,尤其是服務業(ye) ,生意幾乎腰斬,近千萬(wan) 人就業(ye) 受到影響。大量中小企業(ye) 急需紓困政策來解渴。新《措施》“對症下藥”,大江東(dong) 工作室劃出三個(ge) 重點——
減租——“當前最性命攸關(guan) 的問題”
“租金減免、租金緩交,這是我們(men) 目前最關(guan) 心,也是最性命攸關(guan) 的問題!”3月29日下午,位於(yu) 愚園路上的創邑公司副總裁黃誌偉(wei) 正在全力組織商鋪保供抗疫,他插空回複東(dong) 妹,“希望減免政策盡快落實到位。”
減租有多緊急?據專(zhuan) 業(ye) 人士透露,在上海開餐廳,租金占到總體(ti) 成本15%-20%。近期,疫情封控,生意銳減,但房租是硬性支出,占用企業(ye) 較大現金流。根據《措施》,一家承租國有房屋的小微企業(ye) ,2022年最多可免除6個(ge) 月租金。
2020年,上海市國有企業(ye) 共給租戶們(men) 發放了超過50億(yi) 元減租紅包。有了之前的經驗,據介紹,今年上海國企的減租力度將繼續加大,相關(guan) 操作細則已在製定中。
補貼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是另一件“頭等大事”,《措施》對此做出明確以外,還特別提出,要對企業(ye) ,尤其是零售和餐飲行業(ye) 的防疫和消殺支出給予地方財政補貼。“國家政策中規定對零售和餐飲企業(ye) 免費開展員工定期核酸檢測費用給予補貼支持、比例不低於(yu) 50%,我市給予全額補貼支持。”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說。
以一家街邊咖啡店為(wei) 例,一間店鋪大概雇傭(yong) 5名員工,按照48小時內(nei) 做一次核酸,一次40元,一個(ge) 月大約花費2400元。“數額雖然不大,但就怕又要遞交各種證明材料,行政和溝通也是巨大的成本,強烈呼籲執行的時候可以‘簡單粗暴’些!”劉斌說。
街邊小店店員需要經常做核酸。 長寧區供圖
疫情複雜,許多企業(ye) 共克時艱,承擔社會(hui) 責任,將保供給和保運行放在企業(ye) 經營的首位,“睡公司”“私家車送菜”“共享用工”……企業(ye) 想盡辦法,與(yu) 城市共渡難關(guan) 。地方財政對其進行防疫補貼也是題中應有之義(yi) 。
東(dong) 妹聯係了幾位小店老板和小微企業(ye) 負責人,他們(men) 無一例外,正在加緊協助街道,協調物資,還無心細讀《措施》中的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政策,“隻想著還沒被‘封印’,多給附近居民送點物資。”愚園路上一間咖啡烘焙店主徐欣怡說。
擅長繪畫的徐欣怡在每份外賣袋上動足了腦筋。 受訪對象供圖
減稅——“相當於(yu) 打了個(ge) ‘折上折’!”
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穩增長”的關(guan) 鍵舉(ju) 措,在《措施》中,上海已在中央授權範圍內(nei) ,頂格使用該優(you) 惠政策。“今年上海預計享受留抵退稅企業(ye) 將達到25萬(wan) 戶。”上海市稅務局副局長龐為(wei) 說。
但增值稅留抵退稅主要針對應稅額超過500萬(wan) 的一般納稅人,普通小微企業(ye) 采取簡易計稅方法,不存在留抵稅額,他們(men) 需要更解普惠性金融政策。
“六稅兩(liang) 費”(即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對於(yu) 小微企業(ye) 更加“稅收有感”。
此前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nei) 減征。上海此次將“六稅兩(liang) 費”的減免範圍擴展到小型微利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並且在國家規定減免幅度內(nei) 按頂格執行。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無錫、哈爾濱也出台了相似的紓困舉(ju) 措。
“對小型微利企業(ye) 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wan) 元但不超過300萬(wan) 元的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上海新徐匯菜籃子公司總經理楊冬梅,看到《措施》中的這一條後立即算了一筆賬,在實際利潤與(yu) 去年持平的情況下,公司一下子可以少交近5萬(wan) 元企業(ye) 所得稅,“相當於(yu) 給我們(men) 打了個(ge) ‘折上折’!”據介紹,這一政策可以新增3.5萬(wan) 戶企業(ye) 享受優(you) 惠。
“當前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很大的困難,今年很多政策是麵向小微企業(ye) 的。”龐為(wei) 說,“不少市場主體(ti) 可以同時享受多個(ge) 稅種的優(you) 惠政策,預計今年全市有100多萬(wan) 戶次企業(ye) 可以享受文件中的稅收支持政策。”
融資:“撐過了疫情,不能沒撐過還貸”
當前,民營企業(ye) 、中小企業(ye) 融資成本高,普遍麵臨(lin) 現金流壓力。上海的《措施》明確,要通過融資擔保、貸款貼息、信用貸款、無還本續貸等多重方式,紓困特定行業(ye) 企業(ye) 。
《措施》在融資擔保費率方麵力度較大:“2022年新申請的銀行貸款,市融資擔保中心融資擔保費率為(wei) 0.5%,再擔保費率減半收取,對創業(ye) 擔保貸款繼續免收擔保費。”
不過,相比於(yu) 擔保費率,中小企業(ye) 更關(guan) 注“我能不能申請得到”“我申請到的金額能不能多一點”。據了解,融資擔保申請門檻較高,一位年營業(ye) 額達到1000萬(wan) 的企業(ye) 主,隻申請到100萬(wan) 額度,並且程序相當複雜。因此,許多初創者認為(wei) “還不如拿出一套房子來貸款創業(ye) 更高效。”
2020年2月,上海發布紓困企業(ye) 舉(ju) 措,相關(guan) 企業(ye) 陸續在3、4月份獲得助力複工複產(chan) 貸款,劉斌介紹,此類貸款普遍以一年為(wei) 周期,2021年中國經濟強勢複蘇,許多企業(ye) 在3、4月份順利還貸,並申請了續貸,擴大經營。眼下,馬上又迎來企業(ye) “紮堆”還貸時刻,疫情早已讓滬上小微企業(ye) “人仰馬翻”,如果疫情過去,好不容易複工,沉重的還貸負擔可能成為(wei)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撐過了疫情,不能沒撐過還貸。“希望加大無還本續貸的覆蓋麵,即不用先還貸再續貸,直接續貸,盡量減少占用企業(ye) 現金流,讓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劉斌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2月份,社會(hui) 融資規模表現良好,這背後是無數民營企業(ye) 背負著高於(yu) 國企的企業(ye) 負債(zhai) 率,為(wei) 中國經濟撐起市場的信心,但曾經“逆勢擴張”的企業(ye) ,在此輪疫情中也“失血”最多。例如近期湧現的本土連鎖咖啡品牌,在上海普遍擁有幾十家門店,幾千名員工,疫情期間門店收入幾乎為(wei) 零,但房租、員工社保都是巨大開銷,他們(men) 是上海就業(ye) 的蓄水池,應值得關(guan) 注。
有調查顯示,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首要問題是訂單不足,開工不足,其次是成本上升,最後才是日常經營資金、發展資金的短缺。疫情期間,許多小店員工已經封控,但老板睡在店裏,愚園路上的一位咖啡店主這樣解釋他的心境:“哪怕不賺錢,做公益,慰問一線醫護,替社區協調物資,我也要努力開業(ye) ,不停奔跑,怒刷存在感,等解封之後,居民還記得我,還到我店裏來消費。”
當前支撐中小企業(ye) 的信念,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解封後的報複性消費,深圳擬安排5億(yi) 元資金,通過特定渠道,以數字人民幣紅包形式發放消費券提振消費,上海急需出台更有力的舉(ju) 措給企業(ye) 和居民下一場“及時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